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王玲湘搭石课件(2)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板书设计】

  21、搭石

  摆 走 让

  搭石 人们

  无私奉献

  【课后反思】

  《搭石》是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编排特点之一,就是以主题组织单元。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人与人之间纯真的爱。紧扣这一主题,这组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述了爱的哲理。我所执教的是《搭石》的第二课时。重点是体会乡亲们淳朴的爱,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小事让我们感受到美的。课后静心反思,感触颇多。现将本节课教学反思如下:

  在教学预设时,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首先,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通过自由的朗读,思考、勾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加强说、写的训练,设计了通过老师的朗读,你想到了那些动人的情景,谁能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了美?你又做了哪些事,让别人感受到了美?把你感受到的美写下来。进行说写训练,训练学生的思维、语言训练与表达。通过朗读──评价,描述画面──评价,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品质。

  其次,注重传授学习方法,提示学习规律。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了解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是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必要前提。在词句教学时,我不光引导学生了解意思,还提示理解方法,如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总结全文,提示写法时,揭示“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蕴涵美,生活处处是文章。

  再次,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追求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功综合训练的同时,我注重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比如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渗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勤劳是美、助人是美、谦让是美、和谐是美、美就在我们的心里,只要我们奉献了爱,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美。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劳动,虽然预设时考虑周全,但是真正教学时未必达到预期效果。静心思索,感觉课堂中存在以下不足:

  1、借班上课,对学情了解不是十分清楚,因而不能兼顾优等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造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忽视的现象。

  2、由于时间关系,原来预定的“写一写你身边的美”临时改成了“说一说你感受到的美”使写的训练没有完成。

  3、由于在教学中既想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想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还想渗透写作方法,认识关联词和中心句的作用,谈体会谈感受。设计的内容太多,想讲授的太多,因而对文章个别语句分析理解不是很到位。例如没有体会“谴责”是什么意思。人们可能会怎么谴责?老人发现搭石不稳时,会怎么想,怎么做?哪些词语写出了老人的“心中有他人”?他满意离开时,又会怎么想,怎么做?等等。

  新课改的探究之路还很长,如何真正落实新课改的思想,是我今后教学思考和实验的主旋律。

  【评析】

  陆老师凭借其扎实的基本功、纯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向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这堂课,紧紧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线”这一线索展开探究,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精神空间,同时以情激情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学生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位提升的过程。

  一、教师的教学设计跟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吻合

  儿童世界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奇妙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思维逻辑、价值观念和游戏规则。不要把成人的思维逻辑、价值观念强硬灌输给他们。“蹲下来”看孩子,力求与儿童世界相似,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契合。因此,陆老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多站在了学生的角度考虑,寻求教材与学生认知的结合点,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成长的过程。

  1、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朗读、感悟、积累、运用:

  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语文又是一门感性课程,生动的语言描绘着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例如,在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师让学生通过欣赏课件,自渎课文,再配乐范读、生生互读互评,作者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是动作的协调有序,“像轻快的音乐”,“给人以画一般的美感”,仿佛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在教师的鼓舞和引领中,学生充满感情朗读、交流,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爱的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2、恰当把握教材的人文内涵,达成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搭石》一课选取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普通生活情景,反映出其中的人性美。这种美主要是指山里人的纯朴、友善与关爱。教学中,教师把对石头的赞美与对人们的尊敬有机地结合起来,紧密结合文本进行思想内涵的感悟,不空洞、不生硬,让家乡的场景与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刻下终生难忘的烙印。

  二、课堂教学中关注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使预设因生成而精彩

  新课程倡导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种资源既包括教材、资料等文本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教学中,对于学生质疑的“紧走搭石慢过桥”教师处理的非常恰到好处,机智灵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并能结合课本理解“为什么紧走搭石?”又怎么是“慢过桥”的道理,尤其是后者,更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语文教学课改追求的纯正的教学境界,就是寻求平衡,走向和谐。这节课总体体现了“实”与“活”的和谐统一,即:学得扎实,教得朴实;讲究艺术,方法灵活。

【王玲湘搭石课件】相关文章:

1.幸福搭石课件

2.语文搭石课件

3.s版搭石课件

4.搭石优秀课件

5.搭石教学课件

6.语文s版搭石课件

7.搭石课文的教学课件

8.搭石公开课课件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235810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