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生物《人体免疫系统》教案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第1节 人体免疫系统

  a考点复习目标

  1、知道:免疫的历史

  2、识记:免疫的概念和分类、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现代免疫学的应用(选学)

  3、理解: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抗原和抗体

  4、应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5、通过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具备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免疫方面的问题会熟练分析的能力。

  b知识要点提纲

  c重点难点突破

  1、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又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它是通过遗传巩固下来的,对抗原的识别和作用没有特异性。它能在特异性免疫因素出现前防止病原体定居,限制病原体扩散和繁殖,是机体防御机能的第一道防线。它的防御机制跟下列因素有关:

  ①屏障 机体完整的皮肤和粘膜是防御病原体侵入的有效屏障。皮肤的皮脂分泌物和汗液含有杀灭病菌的脂肪酸。呼吸道粘膜的湿润表面能诱捕异物,并用纤毛清除它。胃粘膜分泌的胃酸也有灭菌作用。鼻腔分泌物和唾液里含有的粘多糖,能灭活某些病毒,眼泪中含有的溶菌酶,能杀死某些细菌。

  ②体液因素 在体内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是通过体液广泛分布的。如溶菌酶存在于机体的大部分组织内,也存在于鼻和肠的粘液、唾液、汗液及尿中。它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碱性蛋白质,能分解细菌的细胞壁,进而引起细菌溶解。又如补体是由将近20种不同血清蛋白质组成的多分子系统,有独特的生物活性。补体能跟各种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而激活,如果复合物的抗原是细胞,补体可使细胞溶解。补体也能被细菌类毒素等激活,再产生各种活性物质,参与中和病毒,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吸引中性粒细胞等。

  ③吞噬作用和炎症反应 在非特异性免疫中有活跃地吞噬外来颗粒的细胞群。例如,巨噬细胞能吞噬细菌,对炎症反应有保护作用,吞噬细胞集中在感染部位,有活跃的吞噬功能。同时炎症部位温度升高,不利于病原体生存。

  ④生理因素 例如体温在决定机体对某些传染因子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时是一个重要因素。各种感染以后的发热,有助于免疫反应和抑制入侵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发热可以看作是对抗病原微生物的一种保护反应。

  ⑤遗传和营养因素 不同种或同种的个体,由于遗传的原因,对传染病的易感性有较大差别。另外营养不良会增加对各种细菌疾病的易感性,或使白细胞减少,或降低白细胞的吞噬活性。

  2、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又叫做特异性免疫,它必须在机体免疫细胞与抗原接触后才能产生,对抗原的识别和作用有特异的选择性。特异性免疫是微生物突破机体天然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后遇到的第二道防线。进行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按照它们的作用机制,可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

  ①细胞免疫 这类免疫主要通过T淋巴细胞完成。T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生成的造血干细胞进入胸腺后,在胸腺的诱导下增生、分化而来的。它的细胞膜上有特殊的受体,能存活几个月到几年。T淋巴细胞在胸腺成熟后,通过血液分布到全身淋巴结和脾脏等有关器官中去,发挥细胞免疫的作用。

  当细菌或病毒入侵体内后,巨噬细胞吞噬了它们,并将它们的带有抗原的蛋白质碎片和带有组织相容性标志的MHC蛋白质呈现给T细胞,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分三个亚群,即效应T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

  效应T细胞的功能主要承担细胞免疫。当它跟抗原接触后产生多种淋巴因子,其中包括:淋巴毒素,它能抑制靶细胞的分裂;转移因子,它能使正常淋巴细胞变成免疫淋巴细胞,使体内淋巴细胞增多,从而增强细胞免疫反应;干扰素,它能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单核——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它能吸引单核——巨噬细胞,增加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辅助性T细胞协助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抗体。抑制性T细胞可以通过抑制各种T细胞和B细胞来调节、控制免疫反应。

  ②体液免疫 这类免疫通过B淋巴细胞完成。B淋巴细胞,在鸟类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在腔上囊分化、发育而来。在哺乳类和人类,有人认为是由骨髓或肠道淋巴组织分化、发育而来。B淋巴细胞膜上有独特的表面抗体——免疫球蛋白(Ig)。免疫球蛋白有5种,分别为IgG、IgM、IgA、IgD和IgE。它们都有4条肽链、2条轻链和2条重链。轻链和重链包围区域的前端(V区)是同抗原结合的部位。这个部位的轻链和重链各由100个以上的氨基酸组成。这些氨基酸的排列是可变的。氨基酸共有20种,每种新排列都能产生一种抗体。因此,在V区可以形成许许多多种抗体。抗体进入体液发挥免疫作用,所以叫做体液免疫。

  3、正常免疫反应和异常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具有两重性,它可以对人体产生有利或有害两种结果。根据免疫反应的不同结果,可以将免疫反应分为正常免疫反应和异常免疫反应两类。

  正常免疫反应是指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能对非己的抗原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排斥异物,发挥免疫保护作用。例如,机体通过正常免疫反应,抵御病原体的感染,清除变异细胞,抑制肿瘤的发生或转移等。

  异常免疫反应是指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免疫反应过强或过弱,对自身造成免疫损伤。例如,免疫反应过高过强时,常会发生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等疾病,以及因某些原因而不能识别自我而造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又如,免疫反应过低过弱时,常常发生反复感染、免疫缺陷症,或因免疫监视功能差而容易发生肿瘤。

  d典型例题讲解

  【例1】(2000年广东高考试题)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人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解析】当病原体或异物侵入体内时,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一种抵抗该异物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而引起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免疫可以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类。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对所有的病原体都起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指后天生活中受到外来病原体等物质刺激时,产生抵抗该物质的抗体,从而获得防御功能。题目中已明确交待,灭毒的蛇毒液注人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因此,蛇毒就是抗原,发生的免疫反应应为特异性免疫。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24471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