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托班游戏活动的教案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托班游戏活动的教案

设计思路:

  这是托班主题《水果宝宝》中的一个活动,在以前的一系列活动中幼儿已认识了多种简单的水果,如苹果、香蕉、生梨等,而幼儿对桔子好象特别熟悉,因为它在我们这里有种植,许多幼儿到乡下爷爷奶奶家去时,自己采桔子吃呢,而且感到非常开心。这样,根据我班幼儿的兴趣,我设计了这一游戏活动《采桔子》。

  本次活动中,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幼儿发展所需的钻爬、平衡走、跳等基本动作练习融于“采桔子”的游戏情景中。小兔子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动物,于是,整个活动我都以兔妈妈的身份与兔宝宝共同活动,兔宝宝在兔妈妈的带领下一起过小桥、钻山洞,然后采桔子,吃桔子,共同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另外,在环境的创设方面,我考虑到孩子年龄越小,差异越大。因此,绳子上的桔子布置得有高有低,还提供了草盖、字母板凳,让幼儿想办法采桔子,可能有的幼儿会小手一伸就采到桔子,有的会跳起来采桔子,还有的会因为桔子长得高就站在字母板凳上采,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通过采桔子游戏,发展幼儿钻爬、走、跳的能力。

  2、喜欢参加游戏,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桔子若干(幼儿2倍)、小篮2只、小毛巾若干、地毯一块。

  2、钻洞8个、字母板凳8张、绳子一条。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白兔

  兔宝宝们(幼儿答:哎)今天,妈妈带你们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啦。(律动两遍)

  二、游戏一:过小桥、钻山洞

  1、引起兴趣。

  宝宝跳得真好,妈妈还想带你们去一个更好玩的地方,看,前面有什么?(小桥、山洞)

  2、师生共同练习走、钻爬的动作。

  对了,现在我们一起去走一走,钻一钻。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走过小桥,钻过山洞,先到达的幼儿为后面的宝宝喊“加油”。

  三、游戏二:采桔子

  1、哇!你们看,这里有什么?(许多桔子)

  2、妈妈带你们一起采桔子啦。(提出简单规则:我们采一个桔子就放一个桔子,提醒宝宝将桔子放于篮子里)

  3、提供草盖或字母板凳,让幼儿想办法采上面的桔子。

  四、吃桔子

  我们采了那么多的桔子,来一起把它抬到草地上去。

  1、师生共同坐到地毯上,作好吃桔子前的准备。

  那么多的桔子,我们一起尝一尝,好吗?好,先用小毛巾擦擦小手。

  2、剥桔子、吃桔子。

  (1)、剥的时候,引导幼儿将桔子皮放于垃圾桶里。

  (2)、可用儿歌适当引导幼儿观察桔子的形状、颜色。

  (3)、帮助能力弱的宝宝一起剥桔子。

  (4)、品尝桔子。(引导幼儿说出:酸酸的、甜甜的)

  小椅子的表情

  ●活动由来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班上的孩子缺乏推小椅子,爱护小椅子的方法和意识。虽然教师也采用了随时指导和提醒等方法,但收效不大。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够将推椅子这一常规要求曲被动服从变为主动实行,最终内化成习惯。

●活动目标

  1.知道离开位子要推好小椅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2.掌握用双手轻轻推小椅子的方法,知道要爱护小椅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推椅子的常规要求,有刷画的经验。

  2.材料准备:椅子2把,1把外观上比较完整,l把外观破损,魔法纸(画有笑脸和哭脸的白色蜡笔画),刷子、水彩 掌握用双手推椅子的方法,知道自身行为和椅子的“表情”相联系的。

●活动难点

  能根据自己小椅子的表情”,自觉地调整行为。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1)以拟人化的形式把“椅子客人”介绍给幼儿,引导幼儿比较并说出两把椅子在外观上的区别。

  (2)分别将画有笑脸和哭脸的两张魔法纸贴在两把小椅子上,并用施展魔法的形式,用刷子蘸上神奇的药水(有色颜料)刷在魔法纸上,将两种表情刷出来。

  (3)提出问题。为什么一把椅子笑了,一把椅子哭了呢?

  分析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在“小椅子的外观”和“小椅子的表情”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和探知欲,支持幼儿专心倾听,也有助于他们对后面故事情节的理解。另外,为了易于幼乳后面的操作,教师在此环节还要让穗们直观地看到刷表情的过程,了解其中的方法。

  2、情景故事。

  (1)情景一

  外观破损的椅子(哭脸):我的朋友离开位子时忘记把我送回家,把其他小朋友绊倒了,我很伤心。

  外观完整的椅子(笑脸):我的朋友离开位子时,就会把我推到桌子下。(教师示范)

  (2)情境二。 外观破损的椅子(哭脸):我的朋友用力推我回桌子,身上撞出很多伤,好痛啊!

  外观宽整的椅子(笑脸):我的朋友会用双手轻轻地把我推回家(教师示范),我现在还是这么漂亮。 分析 两把椅子前后的对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情境的设置是为了引导幼儿在“小椅子的表情”和“小朋友的行为”之间建立联系。活动中,对话要简洁明了。易于幼儿理解和比较。教师可以利用动作和语言,对如何正确地推椅子进行强化性的示范和讲解,以巩固幼儿正向的行为。

  3、提出问题。

  (1)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小椅子才会笑? (2)想想自己的小椅子是哭了,还是笑了?

  分析 在这个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等方法,帮助幼儿归整思路,加深理解。但因为这种逻辑性的语富表达对小小班幼儿有难度,所以教师还可以在幼儿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后,进行适时的引导和强化。

  4、亲自体验。

  (1)幼儿按桌到老师处领取魔法纸。

  (2)教师观察幼儿离开位子时推椅子的行为表现,发给相对应的表情画。 (适当进行提示)

  (3)幼儿刷画,看表情。 预想及指导策略:对刷出笑险的幼儿,教师予以肯定其行为,给予鼓励;对刷出哭脸的幼儿,教师引导其反思自己的表现,尝试正确的方法。

  (4)提问:我们的小椅子为什在笑? 分析 教师要注意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随机观察,一方面要观察幼儿接受理解的情况;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幼儿所反映出的问题,给予再次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的常规行为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特别是针对“推”这个动作,一定要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中去体验。

  同时,幼儿在刷画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画中的表情与自身行为的直接关系。指导幼儿调整自己的行为,肯定幼儿积极的表现,使他们对遵守推椅子的常规产生兴趣,进而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结束环节。

  (1)将椅子放在~起,比比谁的笑声最大。

  (2)请幼儿将椅子搬固原位,去盥洗室。

  分析 此环节是为了让幼儿感受快乐,肯定自我,并培养幼儿将所学的本领迁移运用到实际的活动申表,巩固他们在活动中取得的新经验。

●活动点评

  在小小班进行有效的常规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搭建适宜的支架,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进而去自觉地理解,接纳并遵守相应的规则呢?

  教师在本次活动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使幼儿在玩情景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理解,感受和掌握新经验。小椅子拟人化的设计手法,加上适宜的情境支持,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教师通过赋予小椅子以感情,从情感入手,尝试通过哭脸和笑脸两种幼儿喜欢并能理解的形象,引导幼儿在自己的行为与小椅子的表情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这样的方法对于幼儿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要求,变为因产生情感共鸣而去主动地爱椅子,去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等方面,都是十分有效的。(天津市河西区第一幼儿园 焦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250540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