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九年级化学第一节课件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九年级化学第一节课件

  第一章  空气  氧

  第一节  空 气

  (1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2.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空气的组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难点:通过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

  3.疑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的原理。

  4.解决办法:

  (1)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空气成分的发现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学生对空气及其成分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采用边讲解、边实验、边引导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而得出结论。

  (3)以投影或录象的形式讲述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介绍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或由学生搜集、讲述一些大气污染事件的报道,或组织学生对当地有关的企业所造成环境污染做一调查了解,以培养学生建立环境保护的常识。

  (4)至于实验中为什么以红磷做燃料,而不用碳、铁、硫等,待学习完氧气的化学性质就会解决。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

  2.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

  这一章是学习化学的启蒙章节,又是初中化学中讲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本节介绍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人们最为熟悉的空气,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氧气的有关内容,可以说本节是本章乃至整个初中化学的一个引子。

  为了分散重点,本节就可以介绍几种元素的符号,如O(氧)、N(氮)等。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有燃烧现象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白色的氧化镁粉末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加热碱式碳酸铜。

  3.描述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小结]:观察、描述燃烧现象的方法:

  (1)光、焰、色;

  (2)放出热量;

  (3)生成物的色、味、态。

  [提问引入]: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不过同学们对它了解多少呢?(提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

  [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提问这是空气的    性质),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共同组成的。

一.空气的组成

  [讲解]:在学习空气的组成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个概念。

  [板书]:1.体积分数:空气中各气体成分的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数。

  [举例]:以1L空气中含0.21L氧气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讲解]:下面继续看空气的组成。通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测定出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教师活动]:利用挂图介绍空气的发现史,介绍舍勒、普利斯特里、拉瓦锡为科学而奋斗的精神。利用图片或录像来讲述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九年级化学第一节课件

  [学生活动]:打开课本P7阅读[试验1-1]。  [板书]: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师活动]:介绍实验装置及原理,演示[实验1—1],按以下三步演示:

  1.实验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罩内,观察到木条燃烧的明亮程度与在罩外空气中一样。证明罩内气体为空气——空气的检验方法。以水面为基准,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

  2.引导学生依据观察红磷燃烧现象的方法观察、描述燃烧现象,并观察水面上升的情况,引导学生分析水面上升的原因,上升的水的体积约占罩内体积1/5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实验结束后,迅速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罩内,观察到木条熄灭——氮气的检验方法。从而得出结论: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板书]: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1)发出白光;

  (2)发出热量;

  (3)生成大量的白烟。          点 燃

  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试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

 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教师活动]:介绍大气的自净作用。利用投影或图片介绍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介绍环保知识。

  [学生活动]:讲述有关大气污染的事件,讨论发生在身边的能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阅读课本第9页内容,划出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害物质及来源。

  [板书]:1.空气的污染主要分为:

  (1)粉尘:水泥粉尘、煤烟粉尘、各种矿尘、沙尘等。

  (2)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措施:

  (四)总结、扩展

  本节的重点是空气的成份,但应注意是按照体积分数计算,如果按质量分数计算,氧气、氮气各占空气的百分之多少呢?(已知标准状况下,氧气、氮气、空气的密度依次是1.429g/L、1.2505g/L、1.293g/L)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燃料之所以选择红磷是因为生成物五氧化二磷为固体,而无气体生成,能使钟罩内压强减小。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划出记忆要点,预习第二节内容。

  2.记住氧、氮的元素符号。

 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课时)

  一.教学知识点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用途。

  3.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蜡烛在氧气里的燃烧)。

  4.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260553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