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长恨歌优秀公开课教案(3)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七、名句赏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赏析:古人曾指出,《长恨歌》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比韦应物的《广陵遇孟九云卿》诗中的“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要精细;比起李白的“一笑皆生百媚”来,白居易写回眸,兼写百媚,人物的面部表情自然更加丰富生动.还有,“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以及“含情凝睇谢君王”等,都不失为精当之句.此外,白居易不仅常常用花比美女,而且什么花比什么人,都很符合身份.比如用“娇花”比吴宫中的西施,用莲花比女道士,把死后的杨贵妃比作梨花.梨花是洁白的,不仅象征着作为仙子的杨贵妃的圣洁,还与“温泉水滑洗凝脂”相照应.

八、艺术特色

  这首诗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想想看,白居易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使你感动?

  (1)本诗采用七言歌行体,在继承汉代《孔雀东南飞》和初唐四杰七古的基础上别创新调.

  在形式上采用平仄相调的律句,间用对偶,数句一转韵,音节随情节而曲折,依感情而顿挫,而多处顶针格的运用,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使音韵更和谐浏亮,婉转动人.后人称之为“长庆体”.

  (2)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围绕诗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整首诗的情节跌宕起伏,穷极变化,富有浪漫气息和传奇色彩,充分体现了作者艺术构思之奇妙和想象力之丰富.

  (3)刻画人物细腻传神

  本诗塑造了李、杨两个人物形象.作者不仅生动地描述了他们的行为举止,而且将笔触深入其内心,细腻地刻画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对李隆基,诗歌第一部分重写他贪恋美色.作者对这一人物的描绘、刻画深入腠理的是在马嵬坡兵变之后.

  对杨玉环的描写刻画,作者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她的美貌,一是她的忠贞.

  (4)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

  这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后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

九、课堂小结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自受感染、被诱惑的的力量.

十、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清人洪升的《长生殿》,比较该剧本与白居易诗歌中所表现的主题有什么不同.

  2、完成《课时作业》本课练习.

  板书设计:

  汉皇之长恨:荒淫误国的昏君?深爱杨女的痴心男?

  长恨歌 杨女之长恨:祸国殃民的红颜?忠贞爱情的痴心女?

  诗人之长恨:批评讥讽? 怜悯同情?

【长恨歌优秀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1.长恨歌公开课教案

2.长恨歌的公开课教案

3.《长恨歌》公开课教案

4.小班的优秀公开课教案

5.劝学优秀公开课教案

6.《ie üe er》优秀公开课教案

7.《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

8.小班优秀公开课教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27975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