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课件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课件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课件

  第一课 问声好

教学目标:

  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早上好》、《小麻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教学难点:歌曲唱名的学唱及内心对音高的感觉。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准备:琴、打击乐器等。

总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早上好》。

教学过程:

(一)律动表演:让学生集中精力,尽快进入到课堂中来。

(二)新歌教学:

  1、出示电脑课件:结合电脑画面向学生介绍一下今天要学习的新歌--乌干达民歌《早上好》。

  2、听范唱录音,结合图画感受歌曲的旋律、节拍。

  3、复听歌曲,老师带领大家拍手、踏脚感受歌曲节拍(因为变换拍子是本首歌曲的难点),三拍子时第一拍拍手,后两拍拍腿;二拍子时第一拍拍手,后一拍快速拍两下腿。

  4、说一说自己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再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来说说这首歌的节拍。(3/4、2/4)

  5、老师范唱,利用课件上的伴奏音乐唱,边唱边打节拍,请大家跟着做,在心里默唱。

  6、点击电脑课件,放伴奏音乐,请大家跟音乐打节拍,并小声跟唱。

  7、在听辩了几遍歌曲录音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歌曲两部分都要唱两遍。是什么在起作用?(反复记号的作用)

  8、提示大家用英语问好的时候,早上好怎样说?(good morning)在歌曲中只有morning这个词,老师示范演唱一下,同学们模仿.

  9、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不准确的地方老师点击电脑进行纠正、巩固。特别是变换拍子处要加强练习,多听、多唱,不好掌握时老师做出范唱。

  10、完整的连起来唱几遍,根据同学们的演唱每一遍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提高。

  11、歌曲稍微熟悉后,将同学们分成几组,形成小圆圈,边走边唱。三拍子时顺时针走,走三步, 共八小节;二拍子时逆时针走,走两步。(分成几个大组,组成圆圈,一组一组上来表演,要边唱边走,其他的同学想唱的也可以跟着唱,让每一组都上来表演一次)

  12、表演完后,请同学们同位俩一组或前后位四人一组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然后老师放音乐大家一起做看哪一组编的最好,请他们上来表演一下。(老师不统一动作,以大家的创作为主)表演完后,如果大家觉得自己的动作编的还满意,就自己在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三)课堂小结: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鼓励大家在每天早上的上学路上就可以唱着这首歌来上学了。最后再一起唱一遍歌曲,请大家随意选择可以边唱边表演,也可以边唱边按节拍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森林水车》;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

  提问:

  1、每天早上来上学,同学们彼此之间或同学们和老师都要打招呼问好,你通常会怎样问好?请同学按照自己打招呼的方式示范一下。(同学之间、见了老师,见了长辈等)

  2、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曲名。

  (二)出示1:(歌谱)复习歌曲《早上好》,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是加入表演来唱还是走步唱。

  (三)出示2:(歌谣)

第二课 时间的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唱《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二、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时间象小马车》、《这是甚麽》。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精神。

教学难点:

  探索音响及编创节奏。培养、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与多声部合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准备:琴、打击乐器等。

总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参与学习

  1、 让学生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画面以及声音变化。

  教师导言: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吧?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动画画面以及相应状态下的音响效果)

  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

  师:请你再仔细看一遍刚才的画面,看看"小马车"在行进的途中声音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声音的变化)

  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

  师: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声音变大了,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声音变小了,生活中声音的"大"和"小"在音乐中用"强"和"弱"来表示,刚才的马蹄声是一下子变强,变弱的吗?(启发学生发现声音变化的逐渐性)

  学生发表自己的认识。

  师:你能用动作来表现这种慢慢的变化吗?(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学生大胆尝试用各种肢体语言表现这种逐渐变化的过程。

  2、介绍"渐强","渐弱"两种音乐记号。

  师:同学们能用自己想象的动作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了,真不错!在音乐中,有这样一个记号是用来表现声音慢慢地变强,(出示"    ")这个记号叫"渐强记号"(出示"渐强记号"),"渐"的意思就是慢慢地,表示声音慢慢地变弱的记号叫"渐弱记号",它是这样的(出示"    "渐弱记号)

  3、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渐强、渐弱的声音变化。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老师用两个音乐记号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你想试试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声音渐强,渐弱的变化吗?

  请你选择一种简单的图形来画,画好以后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和做法。

  学生作业。

  师生共同讲、评学生作品。

  师:出示节奏:2∕4 × ×× ∣××  ×‖ 要求学生击掌拍出节奏。

  生:练习

  师:指挥学生以小组一组一组加入和退出的形式击拍出2∕4 × ×× ∣××  ×‖

  的节奏来创造、体验声音的强弱变化。(以六个自然组为例:第一组从头到尾要击拍十一遍 2∕4 × ×× ∣××  ×‖的节奏;第二组击拍十遍;第三组击拍九遍……)

  师:激励学生用打击乐器创造出渐强、渐弱的音响来为小马车"伴奏"。

  学生根据无声的动画用各种打击乐器为小马车的渐近、渐远的场面配上渐强、渐弱的音响。

  第二阶段:培养学生节奏,提高学生多声

  1、听歌曲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

  2、跟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学生独立按节奏朗读歌词,为唱歌的节奏做铺垫。

  4、学唱歌词。

  5、引导学生用渐强、渐弱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如:55 67∣

  嗒嗒 嗒嗒

  12 34∣ 5 5∣ 5 - ‖处用渐强的声音唱,

  嗒嗒 嗒嗒  向 前  跑

  65 43∣ 54 32 ∣55 67 ∣1 - ‖处用渐弱的

  嗒嗒 嗒嗒  嗒嗒 嗒嗒 谁也 少不  了。

  声音表示。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歌唱表现并可以再次加强第一阶段的教学效果。

  6、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如:齐唱;独唱;领唱、齐唱等。

  7、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此活动,要启发学生尽可能地使自己演奏的节奏与所使用的乐器的音响特点相符。并要注意演奏时加强多声部之间的合作能力。)

  参考节奏谱:

  双响筒 ×× ×× ∣×× ×0 ‖

  响 板 × × ∣× × ‖

  碰 铃 × - ∣× - ‖

  三角铁 × - ∣× - ‖

  第三阶段:引导学生探究课后的感受与认识,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师:时间象小马车,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向前跑,小马车跑了,有再回来的时候,可是时间跑了,它还会回来吗?(启发学生认识时间的可贵。)

  学生回答。

  师:是啊,时间跑了,它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有一位大作家在文章中这样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时间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多媒体以逐行出现此段文字,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让学生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教益。)

  师:聪明的小朋友,面对这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

  师:说得多好啊,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老师要送大家一首诗,让我们共同来努力吧!

  师生共同朗诵古诗《惜时》。

  《惜时》

  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无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游戏《和时间赛跑》

  全班学生一个接一个搭着肩膀成长长的一列"火车",教师做"火车头",在《时间像小马车》的歌声中"开动"起来,与时间去赛跑。(以此活动,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在音乐声中教师领着学生离开音乐教室,下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307887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