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满井游记语文优质教案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满井游记语文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2、能力目标:

  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

  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3、情感目标:

  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课前准备】

  学生熟练地朗读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呀?(生答)春天。你们还记得春天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吗?(生答)春天,在诗人笔下是最富有清新、浪漫气息的季节,你知道有哪些关于春天的诗句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叶绍翁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今天,我们将随着明朝文学家袁宏道到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看看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生介绍,师补充)

  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袁中郎集》。

  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写作背景:

  袁宏道不愿作官,把做官看作是“猢狲入笼中”,“世人莫道乌纱好,君独垂头思丰草。”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虽然官务清闲,不像当吴中县令时“苦瘦苦忙”“进退狼狈”,但污浊的.官场仍使他尝尽百暖百寒、乍阴乍阳的人间恶趣。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并矫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

  教师提示应注意的问题:① 读音要正确;② 停顿要分明;③ 注意语调的轻重缓急;④ 恰如其分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顺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

  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燕、朝、恶、廿、髻鬟、鬣、蹇、呷、曝、堕、鹄、倩。

  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词句。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2、掌握下列实词:

  东风时作 作:起。

  土膏微润 膏:肥沃。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于时:在这时。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

  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新开:新打开。匣:指镜匣。

  娟然如拭 娟然:美好的样子。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茗、罍、蹇,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用泉水煮、喝茶、端着酒杯、骑着驴。

  作则飞沙走砾 飞,使沙飞;走,使砾走。

  3、一词多义:

  之:

  一室之内 脱笼之鹄 倩女之靧面 策之不以其道 吾欲之南海 郊田之外 曝沙之鸟 髻鬟之始掠 食之

  4、难句翻译: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词类活用)

  译: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倒装句、主旨句)

  译:(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译: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罢了。

  山峦为晴雪所洗。(被动句)

  5、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这是一篇写景小品,文章以清新的笔调写出北京近郊早春时节的秀美景色。第一段写城中“余寒景象”,写了欲游不能的苦恼。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郊游的所见所感。先交待出游日期、天气、同行人物及出游路线;接着写满井春色,先总写满井全景轮廓,后分写山、水、柳条、麦田、游人、鸟、鱼,并点明文章主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第三段交待出游缘由及作记时间,结束全文。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北京春寒,欲游不能

  郊游见闻和感受 时间、天气、人物、路线

  满井春色 总:全景

  分:水光山色 柳条麦田

  游人欢欣 鱼鸟之乐 点明主旨

  出游缘由及作记时间

四、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311411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