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课文《我的母亲》的教案设计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课文《我的母亲》的教案设计

篇一:《我的母亲》作文综合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把握人物的主要特点,掌握理解人物特点的方法;

  2:使学生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树立起乐观的生活观;

  3: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用感恩的态度对待亲人朋友,对待我们的生活;

  4:附加目的,通过本次教学了解学生对老师的看法,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以及改进不足。

  【重点难点】

  1:让学生以一颗积极的心面对生活的不如意;

  2:使学生真正在心里树立起感恩的意识。

  【教学法】

  对话教学法、分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

  本次活动课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为在学生课前搜集母亲母亲相关事情、理解母亲之后的一次交流课,本次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的相关教学,第三课时为作文批改交流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互相分享了妈妈们精彩感人的故事,这让我想起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今天在我们上课之前,大家一起来唱《妈妈的吻》好不好?(生)“好”(放歌,师生同唱《妈妈的吻》)

  二:旁敲侧击,写作指导

  (师)同学们唱得非常好听,我感觉到大家歌声中对妈妈的深情。我希望大家回家后能对着妈妈唱一遍,让妈妈也感受到你对她的爱好不好?(生)“好”。

  (师)按照我们的的教学过程今天是写作指导。老师以前参加教师培训,指导老师跟我们说老师应该怎样怎样,比如要始终面带微笑,不能有太多手部动作??后来我想要是按照他们的说法的话那么我上课就应该是这样(做出瞪大双眼、面带微笑,机械地左右移动的样子)。我想每个同学在心里都会有一个理想的语文老师形象,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心目中的语文老师他/她是怎么样的?(老师走下讲台,用轻柔的语气)他应该有着怎样的模样?怎样的性格?会怎样上语文课?平时会带我们做什么???(2分钟左右)

  大家都已经想好了吧?那么现在请在第一张纸上写下“我心目中的语文老师”他应该具有的特点,(引导大家从外貌、性格气质、事迹三个方面思考)大家可以尽量详细,各组同学也可以自由交流讨论。(师在走道上巡查)

  大家都已经写好了,很快嘛,看来每个人早就有一个理想老师在自己心里了呀,呵呵。待会儿我要请大家给我介绍你心目中的理想语文老师,所以现在请大家总结概括出你心目中的语文老师最最突出的特点,然后小组内交流,等会儿和我们大家一块儿分享下“你的完美老师”。

  (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老师适当点评)

  (师)听了大家心目中的理想老师,老师就一直在反思:“我是不是像大家的理想老师那样做得好呢?”古人说“挚诚之言,千金不易”,我也想请大家谈谈你觉得老师我是个怎样的人,我有什么特点?还是按照刚才那样我的特点,大家仍然可以自由交流讨论,然后概括出最能代表我的几个特点。

  今天听了同学们的话我就觉得我离大家的理想语文老师差距还有很大的差距呀。老师决定以后好好加油,努力成为大家的理想老师,大家也帮助我好不好?

  三:由表及里,更进一步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呢?(引导学生认识到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往往充满不如意。)大家都说得非常好,有句俗话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这就形象地说明了现实往往不如我们理想得那么美好,比如与你们理想的'语文老师来说,我也许就是你们的“不顺”,作为老师我要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老师,那么作为学生,你觉得当你遇到这样不是你期望的老师时应该怎么做呢?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这些不顺,用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的人与事)

  很好,很好,同学们,如果我们都用一颗充满感恩的心面对世界,我们会发现世界充满了阳光,那些所谓的不顺、坎坷、阴霾都会成为阳光下的点缀,让我们更加自信乐观地生活。

  而上次很多同学都在他们的故事中说和妈妈的矛盾,那么现在当我们试着用感恩、理解的心去理解妈妈,我们又是怎样的感受呢?别急着说,平静你们的心,细细感受,然后以《我的母亲》为题写篇作文,题材不限。(板书“我的妈妈”)大家可以按照你们分析老师那样分析你的妈妈,抓住妈妈最主要的特点,写完后作为一份礼物送给妈妈,告诉妈妈我们是多么的爱她,好不好?

篇二:三年级作文我的妈妈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意思”的能力。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而当前的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一种弊端,这就是抄袭范文或者瞎编乱想,写作时东拼西凑、套用模式、人云亦云、空话连篇等现象,我们每每读到这些文绉绉的、缺乏真情实感、毫无新意的文字,便感到肉麻且悲哀奈何。但静思之后,觉得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这个主观因素,应该从客观上去分析问题。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意选择真实而新颖的材料进行写作,教育学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有真情实感,也只有这样的文章才有生命力。

  案例描述:

  生1:这个材料选得不好,怎么能写妈妈的坏话呢?应该写妈妈和蔼可亲的一面。

  师:哪儿是写妈妈的坏话呢?

  生1:“我的耳朵被妈妈的大手揪住了,把我从凳子上揪起来。啊,疼得我哇哇叫,隔壁哥哥姐姐哈哈大笑。妈妈还不解气,又把我那宝贝小恐龙一脚踩扁,还罚我把课文抄写了两遍。”

  师:你觉得这个材料真实吗?

  生1:我想是真实的,但不能写。

  师:这是你的评价。还有谁来说说?

  生2:我觉得这个片段前后矛盾。前面说妈妈让人尊敬,后面写

  王妈妈揪耳朵、踩恐龙、罚抄课文,凶得不得了,这能让人尊敬吗?

  师:请你给说说怎样修改。

  生2:可以把写妈妈凶的语句改一改,比如“我的耳朵被妈妈的大手揪住了,把我从凳子上揪起来”,改成“妈妈在我的桌上轻轻拍了一下,把我吓了一大跳”。

  师:你们觉着这样改一下怎么样?

  生3:很好!写出了妈妈的可敬。

  生4:可这样写,还真实吗?本来不是这样的。

  生5:写作文可以允许进行艺术加工。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写这个片段的小作者本人的看法。我们关心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真的很尊敬妈妈吗?

  生5:很尊敬!

  师:你写的这个材料是真实的吗?

  生5:是真实的。

  师:可我却觉得你写得还不够真实,或者说,你还有一些真实的感受没有写出来。

  生5:(疑惑的)没有呀!

  师:“想不到,妈妈这么凶啊,我可要小心点儿。”这是你的一点真实想法,但你的真实想法还没有写完,你应该写下去,写清楚这件事情对你以后学习的影响。现在,想听你说一说。

  生5:后来,我在家里做作业时,再也不敢开小差。有时,注意力不集中,眼睛想往抽屉里看时,我的耳朵就会感觉火辣辣的。

  师:说实话,你从心里感激妈妈的这次惩罚吗?

  生5:是的。自从妈妈教育我之后,我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妈妈揪耳朵、踩恐龙,还有罚抄课文,我终身难忘。

  师:大家听出来了吗?妈妈的“凶”和《妈妈的账单》中妈妈的故事一样,让人终身难忘!

  (学生若有所悟)

  师:这就是你的真实感受,应该在文中真实地写下来希望你修改时朝着真实的方向改下去,妈妈的可敬之处就会更加鲜明,让“凶”慢慢变成了“敬”。同学们,我们的习作要说真话,写真事。有时候,文章中的问题就出在我们写得还不够真实,还不够真切上。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写文章,请把真话说到底!

  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生活与语文学习的关系。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基本技能之一。当前的学生并不是没有生活,而且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是大部分同学的作文却思想缺乏、毫无个性、语言枯燥、技法雷同,呈现出一种“虚伪的生活”状态。就是由于他们不能捕捉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瞬间,不会运用具体的描写方法来刻画这感动的瞬间。本课就是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习作评改课后,我为自己当时批改中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甚感欣慰。如果当时我的红笔一挥,一“批”而过,就不会有习作评改课上的那段真实而有深度的对话。课堂上,前两个学生的评价其实也是实话实说,站在各自角度思考也不无道理,但作文如做人,习作需求真,不能因为某种功利化的需要,而不顾事实,编造故事。习作评改中,

  需要教会学生表达技巧,更要教会学生敢说真话。把真说到底是一种写作品质,也是一种写作技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314264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