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8)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3

  活动设计背景:

  结合主题活动“亲亲一家人”,为了让孩子对妈妈的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手指压印作画,以及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示各种动态的小蝌蚪。

  2、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爱好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对事物的细致观察

  2、掌握曲线添加的方法

  3、对蝌蚪各种动态的表达

活动准备

  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PPT、黑色颜料、黑色水彩笔、抹布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老师:“呱呱呱、宝贝们听一听,是谁在讲话呀?”(课件里呈现青蛙妈妈)

  老师:“原来是青蛙妈妈呀!可是青蛙妈妈皱着眉头,好像不开心的样子,我们一起来问问它是怎么回事吧!”(青蛙妈妈的声音“唉,听说我的宝贝在到处找我,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回到我的身边,真着急啊!”)

  老师:“原来青蛙妈妈担心它的宝贝找不到它,那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蝌蚪赶紧找到妈妈好吗?”

  3、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复习儿歌“小蝌蚪,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我来啦!来了一只大青蛙!”(念完儿歌后课件里呈现了一群游动的小蝌蚪。)

  4、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老师:“小蝌蚪们快乐在水里游来游去。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游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课件里小蝌蚪是往不同方向游动的。

  5、幼儿自由讨论。在前面多个集体活动的环节之后,适当的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调动它们学习的积极性。讨论结束后,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游动的方向都不一样。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边的小蝌蚪是往左边游的。真有趣啊!我们也来学学小蝌蚪游泳好吗?”

  (二)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示,把握手指压印及添画曲线的方法。

  1、老师:“老师这里有一盘黑色颜料和黑色水彩笔,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才能把这些资料都利用起来,变出可爱的小蝌蚪呢?”

  2、在幼儿自由探索之后,老师可以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水彩笔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我们可以一次多压印几个小蝌蚪的身体,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画细尾巴,这样,这群小蝌蚪就会朝不同的方向游动了。假如能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就更好了!”

  3、老师:“请小朋友学学老师的方法试试吧。让更多的小蝌蚪从四面八方游过来,找到它们的妈妈吧!”

  老师巡回观察,适时的加以指导:

  (1)蘸颜料压印后,需要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后再拿水彩笔添画。

  (2)要求幼儿保持画面和桌面及四周环境的整洁。

  (3)请作完画的幼儿把资料和工具放回原处,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4、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以讲故事形式进行引入,略显单一,于是采用PPT的形式,将故事以动画形式播放给幼儿观看,并加以将讲述,这样让幼儿很直观地观察小蝌蚪的各种动态,以及青蛙的模样,青蛙与其它动物的相同与不同;

  2、在活动过程中,在保证幼儿有自由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先进行观察,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再进行绘画基本操作的示范;

  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一些常规教育,以此来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

  4、不足之处在于:从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行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青蛙、蝌蚪、鲤鱼、乌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用彩色粉笔板书汉字:“找”,请学生来认字。说说生活中是怎样用的。(如:找人、找东西、找麻烦等)

  电脑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小蝌蚪要找什么呢?板书:小蝌蚪、妈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小蝌蚪找妈妈》。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同伴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

  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

  大家进行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认识。

  2)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

  3)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

  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

  3、教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不认识可以询问他人。

  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应灵敏。

  5、练习书写: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3)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

  4)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5)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

  6)奖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汉字,师生共同欣赏。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5)

  2、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筛选问题:每名组员说说自己的问题,组长带领大家把问题集中起来,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四)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巩固:

  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察。

  例如:

  看拼音写词语;

  听写词语;

  组词;

  读句子;

  读课文;

  ……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2)思考本组集中的问题。

  3)在作业本上书写难字,然后进行自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2.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提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二、进入新课:

  1、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教师进行板书

  (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的。)

  3、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

  (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教师:整个找**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自己认真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

  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学生说的教师板书有关动词:“迎”“追”“游”

  (小蝌蚪“迎上去”说明小蝌蚪与鲤鱼游的方向是相对的,他在有礼貌地打听。鲤鱼**的一番话,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看见乌龟后,就“追上去”说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乌龟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的心情。乌龟的话使小蝌蚪进一步了解了**的外形特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后,就“游过去”说明他看见妈妈后,十分高兴。)

  4)根据画面内容,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还可以说说读书时有什么困难?

  教师进行指导:小蝌蚪想找妈妈,他们询问鲤鱼妈妈时,要有礼貌,读出渴望找到**的心情;鲤鱼**的回答语速放慢,非常可亲可敬,读出关心孩子的语气。小蝌蚪叫乌龟妈妈时,要读出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乌龟在与小蝌蚪说话时,要读出宽容、耐心、稳重、热情的语气,读书时速度放慢。小蝌蚪看见自己的妈妈后,要读出高兴的语气,青蛙**的话要读得:亲切、自然。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

  评一评读书情况,为什么?

  4、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是怎样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说,可以用笔画出生长过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明。

  在小组内与同学说说,交流交流。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教师出示电脑画面: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地,()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试着进行填写。

  请学生把答案板书到黑板上: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短了→尾巴不见了。

  师生共同读一读。

  根据电脑画面画出小蝌蚪生长过程,与电脑博士比一比。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蝌蚪找**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课外资料谈。)

  教师小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四、积累所得信息:

  让学生想想通过学习打算积累哪些信息。

  在全班范围内说说,相互交流。

  五、布置作业: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

  板书:

  教案点评: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教案设计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研讨突破教学难点。教学媒体运用恰当、适度,为突破重、难点服务。版书设计合理,条理清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406686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