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班社会活动节约粮食教案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中班社会活动节约粮食教案范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社会活动节约粮食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社会活动节约粮食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我们常吃的粮食,知道粮食对身体的作用。

  2、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各种粮食做成的食物,如米饭、面包、面条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大米、白面、生面条,并请他们说出各种粮食的名称。

  2、将大米、白面、面条煮熟,请幼儿比较与未煮熟时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品尝煮熟的.食物。

  4、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吃这些食物,这些食物对我们身体有什么益处。

  5、小结: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粮食,吃了粮食身体才能健康,才能长大个。

  活动建议:

  可以结合吃饭时间向幼儿介绍各种粮食。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中班社会活动节约粮食教案2

  活动目标

  1、指导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不能浪费粮食。

  2、养成爱惜粮食、节俭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有关粮食的图片、声像资料等。

  2、米饭、馒头、饼干等。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导本课主题。

  教师出示米饭、馒头、饼干等,然后想幼儿提问:这些是什么?可以做什么?指导它们从哪里来的吗?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自由交流。幼儿回答后教师予以表扬。

  2、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幼儿用书《粮食从哪里来》,让幼儿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知道周种粮食的过程很辛苦,要经过犁地、选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

  教师:农民生产粮食的过程是怎样的?(艰苦的。)我们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呢?幼儿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3、结合幼儿的平时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

  4、阅读幼儿用书《谁做得对》,说说谁做得好。

  中班社会活动节约粮食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农民的辛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知道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米饭”图片;《我不浪费粮食》动画视频;“不浪费食物”组图。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米饭”,引导幼儿讨论米饭的来源。

  这是什么?米饭是用什么做的?

  你知道大米是从哪里来的吗?

  播放动画视频《我不浪费粮食》,引导幼儿感知大米的来之不易。

  熊猫奇奇和妙妙也想知道大米是怎么来的,他们和小伙伴一起坐上巴士嘟嘟的飞碗来到了田野寻找大米的由来。

  大米是什么加工而成的?

  稻谷是怎么来的呢?

  小结:农民要经过翻地、播种、育苗、插秧等种下水稻,等待水稻长出金灿灿的稻谷,再进行收割、脱粒,最后把谷粒加工脱壳碾出大米。大米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挑食,爱惜粮食。

  出示组图“不浪费粮食”,引导幼儿了解珍惜粮食的方法。

  1、讨论交流珍惜粮食的方法。

  粮食来之不易,我们都应该珍惜粮食,你知道哪些节约粮食的方法?

  2、出示组图“不浪费粮食”,讨论图中的现象。

  这些行为对不对?应该怎么做?

  小结:我们要懂得珍惜粮食,吃饭的时候双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随意丢弃;去饭店用餐时点菜要适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费粮食。

【中班社会活动节约粮食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1.中班社会活动合作教案范文

2.中班社会节约粮食教案范文

3.中班社会活动规则教案

4.社会活动中班教案范文(精选5篇)

5.幼儿园中班节约粮食教案范文

6.中班社会活动小猫钓鱼教案

7.中班社会活动远离危险教案

8.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知了先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433371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