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法制教育的教案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最新法制教育的教案范文(通用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法制教育的教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法制教育的教案1

  教学内容:

  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乐于参与投掷项目的学习,并在活动中增强信心。

  2、初步掌握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技术,并通过投掷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力量及爆发力等身体素质。

  3、提高机体的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安全锻炼的意识。

  4、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我,并在运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5、渗透法制《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教学重难点:

  投掷时动作的合理用力顺序及身体的协调性。

  教学步骤: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节课内容、任务及要求。

  (4)、游戏:原地传球接力。

  场地器材:在球场上,实心球8-12个。

  方法:把男女生分开,男女生各分成四路纵队,每队人数相等,队员前后相隔1米左右,游戏开始,每队排头队员双手持球从头上后摆传给第二人,第二人接球从胯下向传给第三人,单数队员按第一人方法,双数队员按第二人方法传至最后队员,先传达到为胜。

  规则:①以教师口令统一开始;②按规定动作传接球;③谁掉球谁捡球。

  法制渗透点:告诫不按游戏规则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对于违反纪律,造成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可以给予相应的处分,解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动作,要领:

  (1)握球和持球

  握球的方法:两手十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两手撑,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球的两侧将球夹持,(男生两食指接触,女生两食指中间距离为1-2厘米),两大拇指紧扣在球的后上方成“八”字,以保持球的稳定。握球后,两手下垂自然置于身体前下方,这样可以节省力量,在预摆时增大摆动幅度,握球和持球时应注意:①球应握稳,两臂肌肉放松;②在动作过程中能控制好球并有利于充分发挥两臂、手指和手腕的力量。

  (2)预备姿势

  两脚前后开立,前脚掌离起掷线约20-30厘米,前后脚距离约一脚掌,左右脚间距离半脚掌,后脚脚跟稍微离地,两手持球自然,身体肌肉放松,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偏前,眼睛看前下方。

  (3)预摆

  预摆是为最后用力提高实心球的初速度创造良好条件,预摆次数因人而定,一般是一至二次,当最后一次预摆时,此时球依次是从前下方经过胸前至头后上方,加速球的摆速,此速上体后仰,身体形成反弓形,同时吸气。

  (4)最后用力

  最后用力动作是当预摆结束时两手握球用力积极从后上方向前上方前摆,此时的动作特点是蹬腿、送髋、腰腹急震用力,两臂用力前摆并向前拨指和腕,旨在提高手臂的鞭打速度。先进行徒手练习,注意蹬地,收腹,投球协调,再由轻球到重球进行练习

  2、学生练习: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人数相等相向站立,距离15米,进行练习,练习时由教师或体育骨干指挥,统一口令进行投掷练习,强调注意安全。

  3、法制渗透点:《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

  (二)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对于不按要求,不听指挥造成他人伤害的,可以给予相应处罚,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游戏:

  把学生分成两组人数相等(男女生相等),每次比赛每组两队进行比赛,另两队队员为裁判三次有二次是胜的即为胜。

  第一次:抛球击掌,体前向上抛球,击掌后接球,以击掌次数多者为胜;

  第二次:抛球转体,脑后向上抛球,转体后接球,以转体度数多者胜;

  第三次:蹲、起抛球。下蹲起立的同时向上抛球,下蹲拍地后接球,以拍地次数多者为胜。

  规则:①接不到球或接球脱手落地均为失败;②单手抛球算失败;③越位接球算失败。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小结本课。

  3、归还器材。

  4、宣布下课。

  法制教育的教案2

  一、教学内容:

  当前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本节课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过程:

  1、引言:

  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

  (4)犯罪的类型复杂

  3、学生讨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社会的因素

  (2)家庭的因素

  (3)学生的心理因素

  5、相互交流

  学生与主持人对某一案例,一起讨论,各抒己见

  6、布置作业

  本周大家就本节班会课写一篇周记,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433631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