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班教案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热门】小班教案合集七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人物形象。

  2、知道吃饭要自己吃,不要大人喂。丰富词汇:难为情、帮忙、真能干。

  3、喜欢听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书,投影仪小河马、青蛙的贴绒图片(要能看出大小比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河马围着饭兜兜的贴绒图片,谈话引出故事主人公。

  提问:这是谁呀?它围着饭兜兜要干什么?猜猜它自己会吃饭吗,谁会来帮助它?

  二、教师逐页出示故事边讲解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第一幅图。师:画面中有谁?每天吃饭时,小河马等着妈妈来干什么?它自己在干嘛?小青蛙看见了会怎么说?小青蛙为什么要笑话小河马?你觉得小河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教师完整讲述本页内容)

  2、第二幅图。师:有一天河马妈妈有事出门了,小河马吃饭了吗?它怎么样了?小青蛙来帮忙,喂小河马吃饭,喂完了嘛?为什么喂了半天才喂了一口。

  小青蛙让小河马干什么?小河马是怎样做的?

  3、第三幅图。师:小河马这下吃饭了吗?是怎样吃的?小青蛙看见小河马自己吃饭会对小河马说些什么?

  4、第四幅图。师:这时候谁回来了?妈妈看见宝宝自己吃饭会说什么?

  5、师:你喜欢要妈妈喂饭的小河马还是自己吃饭的小河马?

  三、讨论:小朋友要怎样吃饭。(自己吃,不挑食)四、教师有表情的完整讲述故事一边,有对话的地方可以启发幼儿同自己一起讲述。

  五、小结:小朋友长大了,也要自己吃饭,不让爸爸妈妈和老师喂饭。不挑食,吃饭香,才能长得健健康康!

  活动延伸与建议:

  1、在幼儿园吃饭时,鼓励幼儿自己吃饭。不挑食,不贪玩,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2、提供头饰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了解蓝色与黄色在一起能变成绿色。

  活动准备:

  1、挂图36号,小朋友用书,磁带及录音机。

  2、蓝色、黄色的颜色,水粉笔、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小蓝和小黄的色块。

  1、你看到了什么?那你能说出这两种颜色的名称吗?

  2、引出故事,小黄、小蓝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边看挂图边听故事。

  二、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边看挂图边欣赏。

  1、小蓝和小黄见面了之后做了什么,它们变成了什么颜色的了?

  2、“绿”回家时,蓝妈妈说了什么?

  3、“绿”回家时,黄爸爸说了什么?

  4、蓝妈妈和黄爸爸为什么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了?

  三、欣赏录音讲述故事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觉得故事有趣吗?

  四、蓝色、黄色变变变

  1、出示颜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有小蓝和小黄。看,颜料里有小蓝和小黄,你知道哪个是小蓝和小黄吗?现在我们来变个魔术,将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的话,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变了?是不是变成了绿色。

  2、教师演示颜色的变化。

  3、请个别幼儿参与涂色、对折接压,观察颜色的变化。

  课后反思:

  小班幼儿对于常见的.颜色名称已有一定的认识也能说出它们的名称,而且也喜欢各种漂亮的颜色。而在这节语言活动课中,通过小黄和小蓝的故事让幼儿学会理解故事内容,并让幼儿了解蓝色与黄色在一起能变成绿色的道理。在理解故事中幼儿对于我所提问的问题都 能用故事中的语句来回答,学习欲望比较强,积极性高。由前面环节的铺垫下,幼儿在最后的环节中都能亲自尝试,而且参与涂色,对折接压,观察颜色的变化,幼儿的实验结果让他们开心极了,觉得真有意思,原来蓝色和黄色合在一起会变成绿色,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好奇心强是他们的天性,而从中所变现出来的也是她们最纯真的笑容。

  因此,幼儿对于这节语言活动有带点科学探索性的课,幼儿掌握性比较好,她们在玩中学,玩中乐当中也学到了相应的知识。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在小蓝小黄变魔术的时候,加了太多的水,颜色变的很淡,但是到最后孩子们还是很积极的开心地将其实验完成,在活动中老师始终起到了引导、支持、合作的作用,让幼儿从中获得了知识,掌握技巧。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内容:

  玩得健康好成长

  活动目的: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

  2、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活动准备:

  提供若干组成对的安全行为与危险动作的图片如:“用树枝打闹”、“投掷小石头”、“挥动小刀”等。提供若干个安全品或危险物的实物与卡片,如:空药瓶、易碎物(卡片)、尖锐物(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分组感知讨论,引起幼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1)出示幼儿户外活动时的图片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玩什么?你觉得他们这样玩好吗?也许会发生什么事?

  (会摔跤、会打痛、会从玩具架上掉下来等等)那你觉得应该怎么玩,小朋友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幼儿大胆交流)

  (2)帮助幼儿整理生活经验,了解避免危险的方法: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不玩危险物(如鞭炮、玻璃);正确使用玩具、工具(如剪刀);不追逐打闹等。

  2、寻找教室里不安全的因素① 师:刚才,我们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活动时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教室里、午睡室、卫生间都有许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里的黑板、桌椅等,装水的茶桶等等,如果……

  活动反思:

  幼儿能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能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433644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