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班教案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关于小班教案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一、我是手推车

  目的:训练小儿身体悬空,两手着地爬行。锻炼颈肌、臂肌、腰肌及腹肌。

  玩法:

  1、抱腰推行

  要求小儿两手撑在地上,两腿伸直,妈妈双手托住小儿腰部向上抬起,使两腿离开地面,同时对小儿说:“宝宝是小推车,要用两手代替车轮向前爬行。妈妈是推车人,我向前推时,你要用两手掌在地上轮换向前爬行。“然后,边推腰部,边指导小儿向前爬,向左或向右转弯。

  2、抱腿推行

  要求小儿两手仍旧撑在地上,妈妈站在小儿的脚后,用双手将小儿的小腿向上抬起,向前方推着,促使小儿爬行。同时说:“推呀推,推呀推,小推车向前走。向左走,向右走,到站了,停下来。”

  提示:

  爬行时间和距离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操之过急。先玩游戏1,待小儿玩熟练后,再玩游戏2。在游戏中教认左右方向。

 二、取豆数豆

  目的:运用实物数数,掌握从1-3的数目概念。

  玩法:

  1、碗中取豆

  准备一个盛着几十粒黄豆的大碗和一个小碗及一个汤匙;红色和黑色的铅笔各一支,硬纸一张。游戏时,妈妈对小儿说:“请你用汤匙在大碗中取1粒豆放在小碗里。”如果取对了,就用红笔画一个0,取错了就用黑笔打X,然后再对小儿说:“取2粒豆。”同样,对了画红0,错了画X,依此类推。妈妈可以不依次序指令小儿取豆,共5-10次,然后计算小儿取对了几次,错了几次,让小儿数有多少红0,多少黑的X。

  水中取豆

  将盛满几十粒黄豆的碗中加水,豆浮在水面上,爸爸和小儿每人面前放一个小碗和汤匙,妈妈做裁判员。游戏时,妈妈发出口令,要求小儿用匙从水中取豆,从1粒到3粒豆,能完全按口令的要求取出正确数目的为胜利者。

  提示:

  ①为了增加游戏的兴趣,爸爸有时故意出错,使小儿获得胜利,让游戏玩得更活跃。

  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方面可以让小儿练习运用实物来数数。如进餐时,让小儿为一家3口摆3个碗,3双筷子,或者分水果、糖果、饼干,点玩具的数目等,以巩固小儿对1――3数的概念。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猜猜我是谁

 活动目标:通过轮廓判断整体,找到与轮廓对应的动物卡片

活动准备:猜猜我是谁游戏图、卡片1、2

  活动过程:

  (一) 引入活动

  1、 谜语:你站他也站,你走他也走,

  不管你你要去哪里,他会永远跟着你。

  师:小朋友们,你们来猜一猜他是谁啊?

  幼:影子

  师:对,是影子。

  2、 教师做蹲下、站立、走步的动作,并总结:影子会随着身体的改变而变化的。

  (二) 游戏“猜一猜”

  1、 师:小朋友是不是都有影子呀?哪你们想一想,小动物有没有影子啊 ?

  幼:有影子

  师:对,有影子,我这就有一张小动物影子的照片,来看看都是谁的影子?

  2、 幼儿一边观察影子,一边说出是谁的影子。并模仿动物的声音。

  3、 游戏:幼儿观察游戏图,判断每个影子分别是那种小动物的哪种姿态,并在自己的彩色卡片中找到相应的动物卡片,摆放在游戏图相应的影子图上。

  (三) 模仿游戏:

  幼儿模仿每个小动物的动作,边模仿动作边模仿动物的叫声。

  (四) 结束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有表情地朗诵,正确发音:神气、卷笔刀。

  2.巩固对学习用品的认识。

活动准备:

  1.书包等学习用品。

  2.根据诗歌内容准备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一、猜谜:铅笔、橡皮,巩固对学习用品的认识。

  师:你们一定很喜欢猜谜语,下面老师说几个,看谁聪明,猜得快。

  1.师说::身子细又长,黑心长衣裳,走路爱拐弯,脚印老变样。(铅笔)

  出示铅笔卡片,贴在黑板上。

  2.师说:我的朋友好心肠,有方有圆又有长,发现作业有错误,牺牲自己来帮忙。出示橡皮卡片,贴在黑板上。

  3.师说:身子方方耳朵长,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个子小,多种知识肚里装。(书包)出示书包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提问:书包是做什么用的?书包里可以放什么?

  根据幼儿回答,一一出示书包内物品:铅笔、橡皮、卷笔刀。

  诗歌表演:一幼儿边表演边配上儿歌朗诵。请幼儿讲讲表演的内容。

  三、教师边念儿歌边解释词语:神气、仔细。

  1. 请幼儿说说神气还可以用在哪里。(用神气造句)

  2. 请幼儿说说仔细还可以用在哪里。(用仔细造句)

  四、 幼儿学念儿歌:集体、分组

  五、分析儿歌句子,体会儿歌中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诵。

活动结束:

  请个别幼儿上来背着自己的小书包朗诵,体验诗歌中的情感。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发现幼儿园中树的多种多样,初步了解树的基本组成。

  2.能用多种感官探究幼儿园的树的外形特征,用自己的方法记录。

  3.愿意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对园区树木进行观察、了解。

  2.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张记录表、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在观察幼儿园不同树的情况下,开展自由讨论(说说已经认识的树,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我们今天到小山坡来上课,你觉得在这里上课感觉怎么样?小山坡上有好多树,你认识哪些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描述,教师通过追问来帮助幼儿完善)

  师生小结:小山坡上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树。

  2.通过老师的提问和讨论,再次来到户外观察。(观察树的组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1)师:我们已经知道,树有树根、树干、树枝和树叶,那是不是每一种树都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从树的大小、粗细、高矮去发现树的不同)

  (2)介绍记录表,幼儿带着记录表进行观察,教师参与其中。

  (3)分享观察结果,师:谁来说一说,你观察到的树是什么样的,都一样吗?

  (4)幼儿根据记录表分享自己的发现。

  (5)师小结:刚才我们发现了几种大树,它们的树干有粗细不同、大小不同、高矮也不同。有一根粗粗的树干,个子高高的,有细细的树枝,树枝上有树叶,这种树叫乔木。还有一些树(如金边黄杨),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个子矮矮的,那些是灌木。

  3.我与小树做朋友

  (1)幼儿根据图片特征,寻找几种我认识的树。

  (2)与大树拥抱,说说悄悄话,与小树做朋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433876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