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3)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7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汉字“甜”“酸”,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2.通过品尝实物来加深幼儿对酸甜的理解。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我喜欢苹果

  2.课件:认识“甜”“酸”

  动画片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引起幼儿兴趣。

  1.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个非常好看的动画片,你们高兴吗?看完以后给大家讲一讲,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好吗?

  2.幼儿观看动画片:我喜欢苹果。

二、谈话导入甜-酸。

  1.谁来讲一讲动画片里演了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小朋友喜欢吃水果。)

  2.你看到了哪些水果?

  (苹果,香蕉,柠檬,葡萄)

  3.你们吃过这些水果吗?你能说说它们是什么味道的吗?

  (引导幼儿说出:甜,酸。)

三、认识汉字:甜、酸

  课件:认识酸甜

  1.图片上是什么?(苹果)苹果是什么味道的?(甜)

  (出示甜字)幼儿跟读。

  2.柠檬是什么味道的?(酸)

  (出示酸字)幼儿跟读。

  3.梨又是什么味道的呢?(甜)

  (出示甜字)幼儿跟读。

  4.谁喜欢吃李子呀?李子是什么味道的?(酸)

  (出示酸字)幼儿跟读。

  5.幼儿看图片一起读读上面的字:酸、甜

四、品尝食物,利用味觉理解酸甜两子的含义。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看看有什么?

  (有香蕉、苹果、李子、话梅。)

  2.请幼儿品尝。

  1.教师:你想品尝哪一种水果?你要先告诉我,这种水果的味道,再尝一尝,看看和你说的是不是一样好吗?

  2.幼儿分别品尝水果,感知理解酸、甜的含义。

五、生活经验讲述

  1.你还吃过什么水果是甜甜的?

  2.你还吃过什么水果是酸酸的?

活动延伸

  回家和家人一起讨论:水果的味道。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2.指导幼儿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熟悉儿歌中间段的内容。

  3.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用的不同碗筷、饭菜等名称,尝试更换儿歌中原来的词,仿编儿歌,发挥幼儿的想像力。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操作卡片《逗蚂蚁》、电视、影屏展示台。

  2.准备不同材料的碗、筷。

  3.配有汉字的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相同)

  (二)知识经验准备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了解不同材料的'碗筷。

  3.熟悉常吃的饭菜名称。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

  1.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蚂蚁的情景,告诉幼儿:“老师今天要给小朋友朗诵一首叫《逗蚂蚁》的儿歌。”

  2.教师朗诵儿歌,注意一问一答部分的语音变化,朗诵应富有节奏感。

  3.出示图片,教师操作,提问:

  ①小朋友叫蚂蚁来干什么?

  ②小朋友请蚂蚁吃什么莱?吃什么饭?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

  ③蚂蚁吃完了吗?怎么吃的?

  ④蚂蚁为什么是“哼唷哼唷搬得欢”?

  ⑤你有没有请蚂蚁吃过饭?吃的什么?

  ⑥如果你请蚂蚁吃饭,想让它吃什么?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

  4.幼儿学习朗诵儿歌1―2遍,朗诵时,教师将幼儿分成两部分,问答两部分分开念,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仿编儿歌

  1.准备不同质地的碗筷。

  2.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请蚂蚁吃饭,吃什么?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实际来思考。

  3.出示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碗筷,如:陶瓷碗、塑料碗、木筷、竹筷、象筷等,教师示范仿编儿歌的中间4句:“什么饭?白米饭。什么菜?炒菠菜。什么筷?塑料筷。什么碗?陶瓷碗。”

  4.幼儿仿编儿歌,然后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朗诵自编的4句儿歌。

  5.幼儿自由仿编儿歌,将精彩的4句组合起来,成为一首新的儿歌。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画蚂蚁,剪蚂蚁,以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理解。学会歌唱蚂蚁,充分感受此文字中的天真烂漫情趣。

  科学:了解蚂蚁的外形和习性。

五、生活中渗透 在生活中,运用已有知识仿编儿歌。

六、环境中渗透 制作蚂蚁手指套,供幼儿平时操作。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朗读这首儿歌,让幼儿充分感受童年天真烂漫的情趣。

八、活动评价

  项目

  目标实现程度

  内容适合程度

  活动设计趣味程度

  幼儿的“三性”表现

  存在问题

  等级

  好

  中

  差

  幼儿仿编的儿歌较为单一。

  评价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9

  教学理论依据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儿童语言发展与外界环境应交互作用。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语言运用的环境,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主动性。”

  《彩色的梦》是一首非常清新、优美的儿童诗。诗歌以梦为出发点,描述了花、草、云与颜色的关系,描绘出美丽的画面。通过小朋友丰富多彩的梦境,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实施策略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视听结合 理解诗歌——朗诵诗歌 感受韵律——创造想象 仿编诗歌

教学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学习朗诵,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

教学准备PPT课件 背景音乐

教学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并学习朗诵,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和仿编。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观看PPT: “今天陈老师带你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

  小朋友都看到了什么?(让幼儿说说小草、小花、白云的颜色)

  他们都闭着眼睛在干什么呢?(请个别或集体回答)

  (2)引导启发: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做过的快乐的梦,教师对幼儿的梦进行总结。

  (3)小结:你们的梦真有趣,看,小草、小花、白云也睡醒了,他们都做了什么样的梦呢?

2、理解诗歌,感知事物与色彩的关系

  (1)出示PPT:小草

  小草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美丽的梦,猜一猜小草梦到什么了?

  播放录音(我梦见我在绿绿的草地上跑来跑去,到处都是绿绿的,好美啊。)

  小朋友说说小草的梦是什么颜色的?(绿绿的)

  为什么说小草的梦是绿色的?

  引导说诗歌里的句式: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

  (2)出示PPT:小花

  小花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快乐的梦,我们一起来问问小花儿吧?(小花小花,你做得什么梦呀?)

  播放录音(我梦见和蜜蜂、蝴蝶姐姐在红色的花园里跳舞,到处都是红红的花,好快乐啊。)

  小花的梦是什么颜色?(红红的)

  引导说诗歌里的句式:小花爱做梦,梦是红红的。

  (3)出示PPT:白云

  白云也爱做梦小朋友猜白云做什么样的梦?(幼儿猜测)

  播放录音(我梦见自己在蓝蓝的天空中和太阳公公捉迷藏,到处都是蓝蓝的,好有趣啊。)

  白云的梦是什么颜色的?(蓝蓝的)

  引导说诗歌里的句式:白云爱做梦,梦是蓝蓝的。

  (4)出示PPT:小朋友

  小朋友也爱做梦,每个小朋友每次做得梦都不同,梦是丰富多彩的,所以你们的梦是彩色的。

  小结:小朋友爱做梦,梦是彩色的。

3、朗诵诗歌,感受诗歌韵律美

  (1)老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播放轻音乐)

  (2)老师领诵,幼儿跟诵。

  (3)提出朗诵的要求,模仿动作,有感情的再次朗诵。

4、创造想象,仿编诗歌

  (1)扩展幼儿发散性想象:想一想还有谁爱做梦呢?

  (2)完整地朗诵诗歌:把小白兔、葡萄和 (小朋友创编的内容)请到大家彩色的梦里。(把仿编后的诗歌完整的朗诵一遍)

  5、活动结束。

  平时都是爸爸妈妈给你们讲睡前故事,今天就由小朋友来给爸爸妈妈朗诵这首优美的诗歌,祝爸爸妈妈做个快乐的梦,我们一起祝各位老师今晚也做个甜甜的梦。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441032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