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教案设计

教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 教材分析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讲述的是19世纪初期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文学艺术是需要去欣赏去感悟的,但是教材中资料较少,所以应适当增加一些文学片段、音乐及美术作品的 欣赏,让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浪漫主义文艺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影响,与必修一政治模块、必修二经济模块及必修三的启蒙运动内容联系紧密,因而要联系相关内容进行适当扩展教学。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能力目标:在教科书基础上,结合课外资料及相关的图片、影像等资料使学生了解并掌握19世纪初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通过对背景及影响的研究,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先阅读高中语文读本中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如《巴黎圣母院》节选,以及课堂中一些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代表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全面而形象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课堂上,由教师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自身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体会当时文学艺术家门创作的心境,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去理解文学艺术作品。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19世纪初期众多文学艺术作品的了解和掌握,充分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对浪漫注意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及特色的分析,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以及对理想及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如高一语文必修三普希金的诗歌《致西伯利亚囚徒》及语文必修四雨果《巴黎圣母院》的节选)及影视作品、媒体资讯等,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作品已有初步的接触,但学生对浪漫主义的含义,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产生的背景与其特点和影响都未理解掌握。所以本课着重引领学生去分析浪漫主义文艺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重点和难点】

  重点:1.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出现的历史背景及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2.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难点:结合丰富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并进而分析其所产生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以情境教学模式和合作探究模式展开教学:通过历史课件的制作,将文字、图形、视频等媒体有效整合,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题以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探究完成课堂教学。

  三、学法指导

  要激发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引导和情境创设,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探索、合作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去查阅本校图书馆馆藏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雨果《巴黎圣母院》或是阅读高一语文必修三普希金的诗歌《致西伯利亚囚徒》及语文必修四雨果《巴黎圣母院》(即《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节选,及预习本课内容。

  【导入】

  本节课以浪漫之旅的方式整合课堂内容,融合历史课中文学、音乐、(美术)等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既体现文学艺术的时代性,又彰显历史对于文学艺术的强大支撑。老师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到达三个主要景点:一、英国国家图书馆,感受浪漫主义文学的魅力;二、维也纳金色大厅,体会浪漫主义音乐的震撼;三、中国历史博物馆,再现浪漫主义冲击下的中国社会。浪漫之旅,一路探寻,且行且思,从历史的角度探究“浪漫主义”思潮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最后进行“生命的追问”,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浪漫的理解,根据学生回答由教师对学生的浪漫理解进行归纳,引出浪漫主义的概念。(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盛行于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文艺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和文艺思潮 。浪漫主义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检视和抨击当时的社会 ,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而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新授课】

  第一部分“世纪儿”的“性格特点”

  第一站:文学之颠——英国国家图书馆展厅(了解浪漫主义的概念、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地位)

  收集、整理信息:让学生根据概念判断其学习过的语文必修三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否是浪漫主义代表作品并说出理由,让学生加深对浪漫主义的概念的理解,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表格,对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音乐及美术成就进行归纳,使学生了解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地位。【此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站:音乐之魂——维也纳金色大厅(欣赏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体会其深刻内涵,掌握浪漫主义作品的特点)

  1、带领学生欣赏《西风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思考:浪漫主义的取材(内容)具有什么特点?作品有什么重大影响?

  得出浪漫主义的特征之一: 内容反映现实,憧憬未来;强调情感,追寻理想,反对崇尚理性,歌颂本能感情,描绘自然美景,尊重自然。

  2、结合《巴黎圣母院》的内容及其中一段文字“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分析《巴黎圣母院》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由此你认为浪漫主义文学还有哪些特点?雨果的作品有什么重大影响?

  得出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之: 创作上主要采用对比、夸张、比喻 等手法 ;作品有着想像丰富、情节跌宕、重情感心理描写的特点。雨果的作品热情赞美并歌颂了人类美好的心灵,同时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堕落。

  3、分析浪漫主义文学及音乐主要代表作品的出处,

  得出浪漫主义思潮的特征之三: 发展水平:不平衡,文学英法最高,音乐是德国和奥地利最高。

  【此环节通过学生对浪漫主义代表作品的欣赏解析,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问:1、“世纪儿”体现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2、这种特点的成因分析

  第二部分世纪儿性格成因

  情境教学:引入下列材料,为学生创设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情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自身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体会当时文学艺术家们创作的心境,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去理解文学艺术作品,最终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理解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动荡的法国)

  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

  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1815—1830复辟的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

  1830—1848七月王朝

  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

  (动荡的欧洲)

  1820—1823西班牙(反对专制统治)的革命

  1820—1821意大利革命

  1821—1829希腊独立战争

  1825—1826俄国(要求废除农奴制)的革命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30年比利时革命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材料二:

  材料三:启蒙运动引导了法国大革命,但法国大革命之后,并没有建立起启蒙思想中的社会。相反,暴力、恐怖和战争似乎在嘲弄着人们的理性。

  材料四: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战争的箴言“博爱”化为竟争中的蓄意刁难和嫉妒。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刀剑成了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恩格斯原因:

  最终学生探究得出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工业革命也迅速向欧洲各国延伸;各国政治生活中争权夺利现象严重;社会不平等现象严重;对启蒙运动中宣扬的“理性王国”的失望;文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是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

  【此环节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境体验,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提炼概括能力、材料解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世纪儿”浪潮的影响

  (通过剖析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总结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对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影响)

  合作探究——《新文化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鼓舞人们去改造自己和自己周围的环境,影响社会生活的发展。

  思考: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探究浪漫主义思潮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此部分由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介绍自己接触过的浪漫主义作品及那部作品的影响,集思广益,通过合作探究最终完成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教师归纳概括: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剖析,深刻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赞美人类美好的心灵和为自己的解放而进行的抗争,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的欧洲民族民主运动,有利于扫荡封建残余势力,有利于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幸福和解放而斗争。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设计】

  【课堂练习设计】

  1、19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成就最高的国家 B

  A.德国、法国 B.英国、法国 C.法国、希腊 D.俄国、德国

  2、连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桥梁的是 B

  A.舒伯特 B.贝多芬 C.舒曼 D.莫扎特

  3、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因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坛出现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4、英国诗人雪莱在脍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中,豪迈地预言:“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

  A.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后,春天不久也将到来

  B.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

  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会永存

  D.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

  5、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jiaoan/98920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