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赞美皮影的话

话语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1、皮影是精选优质牛皮、羊皮、驴皮等兽皮为原料,经过泡制、刮薄、磨平,呈透明状,再将人物、花草、器物图案描绘于其上,用斜刀、平刀、三角刀等刀具刻凿后,予以染色描绘而成。它的人物形象多是侧面造型艺术,虽然只有半面侧影,却把人物性格刻画得夸张强烈,四肢灵活,能表演出许多优美动作。皮影与民间剪纸艺术相通,汲取剪纸艺术的方法,其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富有韵律,纹路疏密和谐,花纹图案富有装饰性,透明鲜丽。

  2、挂起白幕,敲起锣鼓点,灯光中映出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说唱中道出人世间悲欢离合……这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古老艺术。也许在您童年的记忆里,在家乡,有一种彩色的影人,它在人们的摆弄下,可以表演出各种好玩的动作,人们就被它吸引着,这就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中国皮影。

  3、六月栖栖,风荷簇拥。入梦千回,哼一曲传统戏调、赏一出古朴皮影、吟几首唐诗宋词,仿佛置身于千年流转的舞台,随处都是一幅意境无限的水墨画。红色的演出台下,已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人们低声的交谈,孩子们清脆的笑声,整个现场弥漫着浓浓的温情与神秘。咚咚锵、咚咚锵……开场锣鼓响起,白色的银幕上顿时人影起舞。伴随着激昂有力的唱腔,精彩的皮影大戏拉开帷幕。

  4、敲起锣鼓,吹响唢呐,拉着二胡……阳春三月,在郊区一寺庙内,几名来自陕西的民间艺人正在表演传统的皮影戏。在艺人们精彩的表演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人物”被搬上台,台下不时传来掌声和孩童的笑声……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

  5、在乡下,一年之中最清闲的时光来临了。村上的老人们开始筹划,要唱一场皮影戏。这是我童年记忆里一段抺不掉的快乐时光。一出皮影戏要唱四五个小时。前台师傅一边唱着走调的花鼓词,一边双手灵活地舞着皮影,跟着剧情里的人物同悲同喜;后台师傅兼吹、打、拉、弹、唱于一身,脚敲锣手打鼓,放下鼓锤又拉二胡,忙而不乱。剧目由主家选定。如《薛仁贵征西》《罗冲扫北》《岳飞传》等。山村的夜晚因皮影戏而热闹,在当时没有电视的年代里,看皮影戏是一种绝好的娱乐方式。随着岁月的流逝,唱皮影戏的艺人已相继离世,在乡村再没有皮影戏看了,看皮影戏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在我的记忆深处,至今怀念那儿时看皮影戏的幸福时光。

  6、皮影戏一出现以后,它就和讲史说书结合起来,更多的是表演历史故事和民间的传说。又符合人们的希望和追求,所以群众也很喜欢它。人们围坐在影窗下,看着出神入化的表演,听着如泣如诉的唱念,品味着跌宕起伏的剧情,难免会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联系起来,常常莫名的感动。看似简单而又平凡的皮影戏却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7、而如今,一场皮影戏从开演到结束,观者寥寥,除了老人就是小孩。看着眼前的情景,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观看皮影戏的一幕幕来。那时候,只要有皮影戏表演,村上的喇叭最先开始预报。老人带着板凳三五成群地赶往戏场,买零食的则赶紧到场,期望能占个好位置,小孩们则是你追我赶,好不热闹。一场皮影戏还没有开始,整个戏场早已是人声鼎沸了。

  8、透过雪白的幕板,一个个栩栩如生、色彩斑斓的皮影人物你来我往、嬉笑怒骂,人物活灵活现,情节真切逼人,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忽而凝神屏息,忽而拍案叫绝,不少观众纷纷拿出自己的手机拍照留念,小朋友在一旁拍掌欢呼。“太神奇了!”后面的观众不时伸长脖子,生怕错过精彩画面。现场也有很多年轻的80后:“小时候经常在老家看过皮影戏,人很多特别热闹。搬到城市以后,就很少有机会再看到皮影戏了,今天实在太激动了!”

  9、皮影戏又名“灯影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具戏之一,通过灯光把雕刻精巧的皮影映照在屏幕上,由艺人们在幕后操动影人,伴以音乐和歌唱来表演故事,是一种深受人民欢迎的古老而又奇特的戏曲艺术。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发展于唐,兴盛在宋朝。陕西是中国皮影戏的发源地,其皮影之盛行至今仍为全国之冠。看着皮影艺人表演的精彩场面,台上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热闹非常。而台下稀稀拉拉的人群,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10、有人在研究皮影的独特魅力,说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它有神秘感,对吧?玄学呀,也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很主要的东西。玄,玄是什么?玄就是神秘,那影戏吸收了各种戏曲的精华,使皮影戏更具有地方色彩和群众性。我们皮影独特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它有这一层影窗,那么这一层影窗这一挡,对吧?就带来了神秘感。那么观众不知道我们怎么演的,对吧?那我们也尽量地让观众感受到我们的艺术感染力。

  11、秋渐重阳,午时晴好,废园左近观瞻。几声箫鼓,方寸显坤乾。古韵新辞唤起,幕中影,皆是胜绝。金风敛,遗芳梦室,教汉武魂牵。多情,应笑我,贪词恋曲,不羡佛仙。把戏衫除却,虚度华年。昨日御园影戏,到如今,俗雅相谐。云腴里,寻龙无迹,龙在九重天。

  12、明万历中叶以后,西方传教士开始来我国传教,他们一方面向中国输入了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另一方面也把中国的皮影等优秀文化成果介绍到了国外。公元1767年,来华传教的法国神父居阿罗德把中国皮影带回到法国,在巴黎和马赛表演时,引起轰动,随后又传至英国。特别是当德国大文豪歌德看到了中国皮影戏后,认为影戏是中国艺术中的瑰宝,应该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享受到这种集科学技术和表演艺术于一身的东方发明。他在1774年和1781年,两次作过宣传介绍,使中国皮影戏一度风靡欧洲。

  13、皮影戏《龟与鹤》《梳妆》《大灰狼》,木偶戏《梁祝》四个剧目,或洋溢着童真童趣,或娓娓道来故事传奇,精湛的技艺、婉转的唱腔、惟妙惟肖的角色,无一不让现场的同学们迷醉,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惊叹与掌声。表演者将传统技艺与新时代的多元文化相结合,用传统方式演绎当代情趣,在传承中华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展现出新的内涵与韵味。 “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表演者娴熟的技艺让同学们叹为观止,现场也特别设置了微信互动,同学们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本科生许可心难掩惊叹之情。她表示,头一次面对面触摸皮影,演出特别精彩,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需要传承,需要人们的热情和欣赏,去进一步发展创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huayu/77453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