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秋之夜美文阅读

经典美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铁锅里的水热了,贴着锅壁在水下形成无数小小的气泡,这在宜昌话中叫做"痱子水"。痱子水开的很快,转眼工夫就开始沸腾起来,开水在铁锅里翻腾着、咕噜咕噜的叫着,铁锅上那竹制的三格蒸笼开始冒出了水蒸气,那原本是丝丝缕缕的蒸汽随着水的不断沸腾变得越来越大,升腾起一股股的白雾。

  我扭过头去叫道:"爸爸,有香味了!"

  爸爸从家里靠窗的那张唯一的小桌边抬起头来,听见了开水的沸腾声,看见了房间里的雾气,也就想起了自己的责任,放下手里的钢笔,站起身来。他的个子很高,在我的眼里似乎离我们家那不高的*棚仅仅咫尺之隔。他熟练地揭开了蒸笼的*盖,大股大股的雾气就从蒸笼里十分壮观的涌出来,先是像云层似的层层叠叠的聚集在房间不高的*棚下,然后再顺着连本来的颜色都看不清楚的破窗户争先恐后的涌出去,消失在因为已近黄昏而光线显得越来越模糊的窗外。

  我很喜欢看着闲居在家的父亲给我们做饭吃,就蹲在那个小煤炉旁,看着父亲看了一下手上的那块瑞士表,就开始从蒸笼里将那些被蒸的又大又胖、又黄又香的窝窝头给捡到一个小簸箕里:刚蒸出来的窝窝头很烫,也很粘手,父亲的动作很快,下手也很准,一抓一个;期间不时伸过手来,让我吹吹他发烫的手指,冲我笑笑,眼疾手快,就又是一个。

  蒸笼里一共有十个窝窝头,刚出锅的那些窝窝头冒着热气,全都像那种胖乎乎、乐呵呵的阿福,横七竖八、大大咧咧的挤在那个小簸箕里,即使是被蒙上了一块白纱布防尘,也依然能闻到那玉米(宜昌话叫包谷)面被蒸熟的香味。不过,那种主食金黄的颜色和浓郁的香味较之其本身粗糙、松散、口感偏硬的味道而言,不知要好多少倍。

  玉米面窝窝头是一种古老的汉族面食,过去是穷苦人家的主要食品,也是宜昌周边那些山区的主要农作物。不过,宜昌城区的居民大多吃的还是从湖南及荆沙运来的大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期间,因为粮食供应紧张,才将居民口粮也换成玉米。好就好在当时一视同仁,不管是工人农民还是官员军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都是那种粗粮供应,所以也就没人发牢骚、说怪话,也没人出来闹事,这就是社会主义平等的具体体现。

  这个世上从来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将玉米吹成是营养平衡、口感一流,100%原汁原味,健康、绿色;将玉米面窝窝头说成是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属低脂、低糖食品,尤其适合糖尿病人及肥胖人群食用,说得天花乱坠,于是这种食品就成了大众的*儿。可是玉米还是原来的那种玉米,如果在制作的过程中没加黄豆粉、面粉、奶粉、发酵粉,没加白糖、鸡蛋,现在的玉米面窝窝头能好吃吗?能百吃不厌吗?

  身为北方人的父亲很满意自己的厨艺,虽然早早的就离开了巍峨的太行山,离开了蜿蜒的拒马河,可是他对面食的熟悉程度还是要远远超越不少的宜昌人。以前工作忙的家里看不见他的人影,现在闲居在家,正好向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手艺。虽然父亲蒸的玉米面窝窝头还是一嚼满嘴的玉米渣,可还是比宜昌五中食堂用土钵蒸的那玉米饭好吃的多。

  父亲在告诉我:"你妈妈和你**要回来了。"

  "**也回来吗?"听见在市幼儿园住读的**要回来,我当然很高兴也很有些不解:"今天不是星期六,**怎么回来了?"

  "今天是八月十五。"父亲告诉我:"中秋节!"

  我们的等待其实并没有延续太久,南正下街的那栋已经破旧不堪的两层木楼狭窄的仅容一个人上下、一踩上去就吱呀呀的响着的木楼梯上就传来一个人轻盈的脚步声,还有一个人叮叮咚咚的脚步声,当然还有结结巴巴的说话声和天真无邪的笑声,我就一边叫着**的名字一边高兴的打开了我们家那扇薄得像层纸、被炊烟熏得看不清原来颜色的房门,母亲就牵着**的小手站在门外对着我和父亲露出幸福的微笑。

  那个场景就是一幅油画:因为已近黄昏,光线已经不那么明亮,房间里还没有开灯,父亲和我面朝着房门,身影几乎都在那间不大的房间的暗影中间;房间的木壁上没有外国的那种风景画,也没有中国的那种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只是贴着一些同样被熏黄的旧报纸,那是为了糊住板壁上越来越大的裂缝;窗户透进来的光线还是很完整的照亮了临门而站的母亲与**的面容,于是,母亲姣好的面容、油光水滑的黑发、温文尔雅的气质和**那眉开眼笑的欢乐、喊着爸爸和哥哥的童声,以及回到家的那种愉悦感全都展现了出来。

  **会问我:"哥哥,你知不知道我们幼儿园为什么今天放假?"

  "当然知道。"我回答得很快:"今天是中秋节。"

  **还在继续问着:"哥哥知道今天该做什么吗?"

  "不知道。"我给他拿了一个玉米面的窝窝头:"我就知道你从幼儿园回来还没吃晚饭,所以你先快吃。"

  "我不吃窝窝头!"**摇着头:"我们班的阿姨说,今天是八月十五,晚上要看月亮、吃月饼!"

  母亲在苦笑着:"看来注重基础教育的师资培训得从幼教开始!现在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还对孩子们讲这些老风俗?正是困难时期,连肚子都喂不饱,还赏什么月、吃什么月饼?"

  "偶尔一次也不是不可以的嘛。"父亲的心情不错:"月饼也不是什么非卖品。"

  "老王同志,你在东山劳动改造了几年,是不是成了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母亲将她的那个线织提包挂在板壁的一个挂钩上:"回家的路上,小毛和我吵了一路,被逼的没有办法,也到一些副食商店看了一下,根本没见月饼的影子。"

  "那是你没有找对地方。"父亲在提醒她:"你去的一定是那些平价商店,为什么不到议价商店找找去?"

  "在现在这样的困难时期,有玉米面窝窝头吃已经谢天谢地了。"母亲硬将一个窝窝头塞进**的手里:"听说有些人家已经快揭不开锅了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jingdianmeiwen/240184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