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找寻我自己美文(2)

经典美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罗山县一中校长李林

  这不正是罗山一中办学宗旨“引导学生走向幸福”的具体体现吗?“学校最好的课程是开发我们自己”,李林校长发言结束如是说。是啊,所有别人的理论和经验都是别人摸爬滚打一路过来的实践总结,每个人、每个团队、每所学校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都要像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样,先“占有”,后结合“我自己”的需要“挑选”,然后才能“拿来”并“为我所用”。“开发我们自己”不仅是李林校长最后的结束语,也是罗山一中人一直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在研究和践行的一项伟大工程,段娟老师的激情,杨蕾老师的用心,课堂上学生的踊跃发言、积极合作都是明证。

  研究教育的规律,“开发我们自己”,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昭示了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前行的方向。

  信阳之行,一个方向在面前清晰。

  久仰语文界“男神”肖培东和丁卫军的大名,难以抑制对他们的膜拜和好奇,去信阳之前,我就迫不及待地从微信文章和百度网页中搜罗有关两位老师的信息,以期对他们多一些了解。“‘网’上得来终觉浅”,“百闻不如一见”,此次信阳之行终于如愿以偿能一睹两位老师的课堂风采,他们各自简洁朴实、润物无声、“把公开课上成家常课”的教风为“我自己”的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

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

  肖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阿来的游记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整节课简简单单,肖老师教得从容自在,我们听得兴味盎然。课堂教学的帷幕由他轻轻一句“今天我们来学习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悄悄拉开,教学目标由三个问题的逐一抛出并解决完美达成。

  第一个问题是为第二个问题铺垫的,该问题由阿来博客上的一段写作背景引出:“当地政府知道我来丽江,请我给小学生写一篇关于丽江的文字,我觉得很不好写”,阿来为什么觉得“很不好写”?

  这个巧妙设问如一颗小石子投入水中,激起了圈圈涟漪,引出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丽江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一个景色宜人的旅游胜地,“美到极处言语穷”,更何况但凡著名景区古往今来佳作迭现,阿来如何再创新高?还偏偏是要“写给小学生”读的,这无疑“很不好写”。

  设置了特定情景,激发了学生兴趣,拉近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很不好写”后,肖老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是课堂的主问题,由课后“阅读提示”中人们对此文的评价“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文章”引出:阿来是怎么动脑筋让这篇文章从“很不好写”到“别具一格”的?

  接下来的课堂在师生自读、师生围绕课堂主问题的对话、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语言的品析赏鉴中和谐进行。最后学生自主总结出该游记“别具一格”的几个方面:第一人称,拟人手法,观察视角,游踪安排,详略处理,语言特色等。

  课堂主问题解决后,仿佛是漫不经心顺带一提,实则是匠心独运神来之作,肖老师又设第三问:“从原来的‘很不好写’到后来的‘别具一格’,本文给我们的写作启示是什么?假如写一只小鸟经过丽江,一片树叶经过丽江又会有什么不同呢?”此问照应了开头,让课堂完美地呈现出圆合结构:由写作入文本,析文本之写作,习得写作之法。此问也让这节自读课延伸到了写作方面,完美地体现了阅读课和写作课的相融和统一。

  肖老师的课,浅浅地入,深深地析,悄悄地出,仿佛一滴水,于悄无声息间融入了会场师生的心田,你只感到浸润,却寻之无形;肖老师的课,仿佛一缕风,于灵动无意间拂过了了会场师生的脑海,你只感到清新,却觅之无影。我想,这就是大师的风采吧,他之所以能够如此“浅浅地教语文”,源自他平常对语文教学艺术“深深的积淀”。在多媒体泛滥的今天,也许只有肖老师才敢上这样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公开课,也只有肖老师才能上出这样有着“自己”鲜明特色的原汁原味的语文公开课。

  课堂有尽而余韵无穷,陶醉于“一滴水”的师生在不知不觉间渐入佳境,流连忘返。阿来通过独特的视角带我们游览了丽江美景,肖老师通过一节课给我们分析了阿来从刚开始的“很不好写”到后来的“别具一格”的构思智慧,我们大家则通过肖老师的这节公开课收获了阅读、写作以及讲解游记散文的方法。

  课后的微报告中,肖老师对游记体裁散文单元的讲读课、自读课教学做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并就“一篇新文章怎么教”,给与会老师分享了八条具体明确的备课指导。他的《一滴水经过丽江》正是践行他“把公开课上成家常课”主张的“典范之作”。“语文课堂要把文章好好读一读”,“不要让视频和图片代替了对文章整体感知的阅读”,“要给学生充分接触文本语言的机会”,肖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拿着书本于学生间轻轻穿梭、深情诵读的样子在我脑海中定格为一幅语文老师最有魅力的剪影。

  巧设课堂主问题,把公开课上成家常课,是肖老师的课给我指明的一个正确方向。

  丁卫军老师带给我们的是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课堂伊始,他侧身轻问“告诉我你们来自哪里”,幽默戏谑“‘杂牌军’可不能没有战斗力”,机智暖场“让我们首先把掌声送给刚才给我们写板书的女同学”,三言两语就开启了他无比亲切的“无痕教学”模式。

  接下来的课堂在形式多变的“无痕诵读”中自然推进。齐读、自读、默读、诵读、品读、析读、赏读、悟读……读全诗、读句子、读词语、读语气、读情感……老师示范读、学生自由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分读……整节课的读书声像一根红线贯穿着诗歌鉴赏的始终,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这些读书的花样被丁老师拿捏得恰如其分,指挥得恰到好处,成为了“他自己”这节课鲜明的特色。

  在变幻不同方式读书的过程中,丁老师像个经验丰富的裁缝,根据课堂需要飞针走线、巧剪妙接。借体裁常识析题,由背景“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引出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感知和梳理。他一边牢牢捏住读书的主线,一边紧紧围绕内容设问梳理:本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议了什么理?他巧妙剪裁诗句品析文字,梳理要点赏鉴感悟,做到了读书梳理无痕衔接。

  至此,对诗歌的解读告一段落。能够做到从“无痕地读”到“无痕地悟”已经足够了,可丁老师的精彩还在后面。解读文本告一段落后,课堂插入了一个写话训练,气氛也由活泼转入安静。“用‘我似乎看到了……我似乎听到了……’的句式,站在作者(我)或读者(我)的角度,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这个写话训练,由读到写,既考查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真可谓一箭双雕之举!

  接下来的丁老师又如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为了增强战斗力,他从文本以外调兵遣将,他调来杜牧《阿房宫赋》中的一段极力铺陈阿房宫富丽堂皇、极尽铺张的文字,让学生感受“兴,百姓苦”;他调来张养浩的另一首小令《山坡羊·骊山怀古》,让学生感悟“亡,百姓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怎一个‘苦’字了得?”至此再读背景“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你能否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之前或之后添加一个语气叹词来表达情感和语气?请带感情地读一读添加以后的句子!”“一个‘苦’字,一个叹词,你读出了怎样的情感?”“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至此,这节课在同学们激情诵读的高潮中落下帷幕。

  读的人身临其境,听的人意犹未尽。恍然惊觉课已结束,抬头看丁老师微驼的背,肃然而起敬意,那一定是他多年伏案读书亦或是伏案备课的印记吧!

  课后的微报告中,丁老师谈到了他的简约语文,谈到了语文课的语文味,谈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他以一节课的两个起点——学生的真实需要和文本的核心价值引出关于简约课堂的真实构建问题,指出当今许多课堂存在的“虚假合作”和奔着结论而去、不关注过程的“挖坑的课”的弊端,强调了处理好“自主”与“合作”关系的重要性,提醒老师们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注意保护稍弱学生,防止课堂“语霸”现象发生。

  假如说肖老师的课让我认准了巧设课堂主问题,把公开课上成家常课的方向,那么丁老师的课则让我辨清了了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的方向。

  信阳之行,一腔热情在胸中激荡。

  如果你参加了这次盛会,你一定会对最后出场的王君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她身上的“自己”让她散发着独特的美丽。她的课题为《宏观主题式阅读,局部立意式研读》,俗称“群文阅读”,她跟我们分享的是其中之一《语言暴力对人的伤害》,课堂通过引导学生研读分析《范进中举》《孔乙己》《窃读记》三篇文章中的语言暴力来为语言暴力分类并指出其伤害,最后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并让学生真正懂得善良是一种才华!

  听过不少喜欢的课:有的是先被课吸引,后喜欢上讲课的人;有的是先被讲课人吸引,后喜欢上人讲的课;王君老师是两者同时具备。进入她的课堂,她爽朗的笑声和灵动的课风绝对霸占你的视听。她的课于古今中外文本间纵横捭阖,她的思想于课堂内外游刃有余。

  正如她自己所说,她喜欢驾驭教材,不喜欢教材驾驭她。她以慧眼观六路,以慧耳听八方,以慧心巧撷取、妙剪裁,制成一件仙衣,披于“自己”的课堂,她凭着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解读凌驾于教材之上,她灵活运用群文思想创造王君“自己”的课堂。她的魅力超越了课堂,她的形象,她的性格……感染者会场的每一个人。也许有人会觉得她太过张扬,但张扬不正是一种播撒生命中的阳光、对自己超级自信的表现吗?

  她侃侃而谈,她滔滔不绝,她看起来不太像一位老师,其实她应该被称为女王,她有这样的气场,也有这样的智慧。她知无不言,她言无不尽,她看起来又不尽像女王,她应该被称为闺蜜,她有这样的亲切,也有这样的热忱。可是,知道她的人都称她“女神”,我想女神的解释应该是比女王少了一些威严,多了一些亲近,应该是比闺蜜少了一些狎昵,多了一些威望吧,“女神”与她再合适不过。

  她淡定从容世界大,她乐观豁达天地宽,她一路修行从卑微中走来,走过了人生低谷,迎来了生命的盛放,成为一个积智慧和才气于一身的女人。她乐意用自己的生活为素材和人真诚交流,她引用了杨绛的一句话,“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毫无关系”,她说她以后要研究她“自己”!

  无疑,见过王君的人都被王君身上的“自己”所打动。不止王君,还有肖培东,还有丁卫军,还有李林,还有……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个可贵的“我自己”,只是有的人完成了人生的修炼,找到了那个“自己”,而有的人只顾匆忙行走,后来发现把“自己”给弄丢了……匆匆赶往会场的老师们

  从对信阳之行的期待憧憬到信阳之行后的满载而归,从名师大家的“我自己”,到反思寻找我自己的“我自己”,信阳之行,不虚此行

  初到信阳的时候,信阳烟雨濛濛,有人说她是北国的江南;离开信阳的时候,信阳艳阳高照,有人又说她是江南的北国。荡舟南湾湖,仿佛置身江南,仰望鸡公山,又觉身在北国。其实信阳就是信阳自己,她就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美丽茶都,这座美丽的小城因了一次语文的盛会在我生命里留下了美丽的印记,我也因了这次信阳之行而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与规划。

  再见,信阳!人生修行之路漫漫,我要勇敢做我自己!

  信阳之行,一条道路在眼前铺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jingdianmeiwen/73746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