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太湖石杂文随笔

随笔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太湖石杂文随笔

  玉玲珑太湖石,是上海豫园的镇园之宝,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有记载说是花石纲遗物。唐朝以来,欣赏太湖石之风经久不衰。今人常提到品定太湖石的标准是“瘦绉漏透”四个字,但瘦绉漏透的太湖石之所以美却很少有人提起。

  唐朝宰相牛僧孺,是嗜好太湖石之风第一高潮的发起者。他对太湖石的评价是:“如逢三益友,如对十年兄。”第二次高潮是宋徽宗的花石纲,他曾封太湖石为“盘固侯”,但他们都没有明有明示欣赏太湖石的美学意义。白居易、刘禹锡、陆龟蒙等著名诗人都有过吟咏太湖石的篇什。白居易认为:只有他知道太湖石的.妙处,提出了“苟适吾意,其用则多”的适意原则。直到现在,仍然不能不承认:他的这种自信是很有概括力的。帝王们从中看到的是:“百仞一拳,千里一瞬”的天下;迁客骚人看到的是:“窍如比干之心”;隐逸之士看到的则是:难作高堂之础、高陵之碑。不同的人物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适意寄托,而乐在其中。

  不久前有一首小诗“太湖石”,在《旅游纵横》发表,也可说是对太湖石的一种适意的表现:

  无法做成柱石钟磬;

  也无法刻高陵碑文,

  人道是比干之心防风骨,

  疲倦灵魂偏爱破碎的心。

  千年的磨难逝水的浸沉,

  身心里都是无数的伤痕。

  洗刷了内心软弱与混沌,

  美化了所有的伤损.

  伤痕联成梦的化石,

  凝固成沉思的灵魂。

  《郑板桥集》说到:“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苏东坡又曰石文而丑。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无论米芾的“瘦绉漏透”;还是苏轼的“石文而丑”,其实都是画石的标准。移来作欣赏太湖石的标准也是适应的,正所谓“美景如画”也。从瘦绉漏透里再看出些什么来,则又是旅途的一种乐趣。

【太湖石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1.杂文随笔

2.让的杂文随笔

3.随笔起跑线的杂文随笔

4.七夕随笔的杂文随笔

5.随笔日记杂文随笔

6.羁旅随笔杂文随笔

7.永生随笔杂文随笔

8.随笔记杂文随笔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meiwensuibi/280046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