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蕴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7)

人生哲理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质疑:是否引导人们拜金?

  针对“这项研究是否鼓励人们拜金”的质疑,周欣悦表示,她并不认为金钱是万能的,相反,金钱的效应虽然被证明可以减缓疼痛感,但是金钱的效应十分短暂,而且有各种副作用。她的建议是,寻求社会关爱比起寻求金钱来说,减缓疼痛的效用更加持久。

  “使用功能核磁共振的脑成像研究表明,受到他人排斥时,以及损失金钱时,人的大脑反应与肢体伤痛时大脑的反应是相似的。”周欣悦说,金融海啸令不少人品尝了金钱丧失的痛苦,这种情况下人们之间的相互关心更显得重要。“虽然金钱能够减缓疼痛,但是社会支持抵御痛苦的能力比金钱更有效且更持久,即便是一句亲切的问候都会有重要的‘止痛’功能。”

银行职员更耐痛?

金钱效应很短暂!

  针对每天都要数“别人的钱”的银行职员是否具有超强耐痛和耐打击能力的疑问,周欣悦表示,数钱只是一种短暂的启动金钱概念的实验范式。这样的启动效应十分短暂,因此银行职员反复数钱并不会带来任何特别的心理后果。

  另外,金钱也是很容易被人们适应的一种刺激(适应性指的是人们对于稳定的刺激变得麻木从而无法感觉到。例如走进一个香气弥漫的屋子之后不久,便会对香气变得麻木,这叫做嗅觉适应)。金钱也是一样,它带来的愉悦感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消失。同样的,金钱的“镇痛”作用也十分短暂。

美国心理学家揭秘人临死时的感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雷蒙德.A.穆迪博士在研究过150个濒死体验者(经历过“临床死亡”后复生的人)的案例之后,试图为人们揭开死亡真相。尽管濒死体验发生的情境,以及亲历该种体验的个人性格都有着巨大的差别,但需要肯定的是,在这些人“濒死体验”的陈述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相似性——我把它们大体归纳为14条,他们是按照感受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renshengzheli/25138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