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心情日记

日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热门】心情日记范文五篇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情日记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情日记 篇1

  记得小时候,我总盼着冬天迟些来,雪晚些下。可是,妈妈还没来得及给我做好棉衣,冬天就到了,雪花就迫不及待地落下来了。我只好偎在妈妈烧的热炕上,看着妈妈给我赶制棉衣。

  其实,我是那样地喜欢冬天的雪花啊。有了棉衣御寒,下雪的时候,我就会欢快地跑出去,昂起头,让雪花飘落在脸上,那感觉,竟有一丝丝甜。我伸出小手,想接住雪花,看看它可爱的模样。可一眨眼,雪花就在我手心里融化了。

  外婆说,雪是冬天的魂,有了这些雪,明年的庄稼就有盼头了。那时我才明白:农人们喜欢雪,更多的是对四季交替、来年生产的关注和牵挂。而我们这些孩子,喜欢就是喜欢,很纯粹,没什么理由的。

  时光飞逝,许多美好的记忆,都在岁月的河流中无情地流逝。惟有雪花飘落时,那点点滴滴的记忆,不用谁提醒,就会随着这徐徐飘落的雪花,清晰地浮现在心头。

  今夜,雪来了。这个冬天,让我们久违的第一场雪,终于还是来了。毕竟,有了这第一场雪,这个冬天,才更像个冬天了。

心情日记 篇2

  糖块,是如今极为普通的物件,可一旦放入平淡如水的日子,生活便有了味道,而且对它的亲疏留弃,时常与年龄、心情相关。

  小时候,为了得到一块糖,哪怕是一块价格低廉的糖,也用心卖力地“讨好”大人———认真做好作业、听话,让父母省心,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家人分担一些家务,或者跑得满头大汗为爷爷买一包烟,等等。如愿以偿时,拿着宝贝似的糖,小心翼翼地揭开糖纸,一口一口地咬着吃,每一口都能甜到心底。那份惬意,可以羡慕倒一圈的小伙伴;那份幸福,也浸透了童年一段甜蜜的时光。

  但有时候,糖并不好吃。

  我儿时体质弱,常发烧,几乎成了街道卫生所十天半月定来的常客。每次,一看到戴着眼镜的医生拿着针管娴熟地试着药水,我就吓得哇哇大哭。在一旁的母亲,忙不迭地安慰着:“不疼,不疼,跟蚂蚁蜇一下一样。别哭了,妈这就给你买糖块吃。”可打针时,嘴里含着两块糖,我也不觉得甜,因为那针头的“扎劲儿”比蚂蚁“蜇”的疼得多,而且还往肉里“注水”。那时留在记忆中的是,吃糖不再是由口至心的享受,而是悲喜交加的难堪。

  渐渐地,人长大了,对糖的感觉会淡一些,好像白天里的星星,不见也不想。但想彻底拒绝,却不易做到:每逢喜事,你要请别人吃喜糖,或者被别人请。作为一种喜庆的象征,糖被假以情,是值得分享的,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沟通。一次,拿到好友阿海给我的喜糖,他还特意叮嘱我:“你一定要吃啊,我和我老婆跑到好几个地方,精心选的!”“那当然,吃你们的喜糖也是有次数的!”嬉笑间,彼此心里都很受用。那包喜糖,吃了一个月才结束“战斗”,而且中间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记得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在看书之余,忽然看见桌角放着那包还剩下大半的喜糖,就打开吃了一块。不一会儿,那久违的甜蜜好像又回来了。可吃第二块时,感觉有些腻,想吐又觉得可惜,便猛嚼了几下,想尽快把它消灭掉。不曾想,咽下之后,就感觉口腔左颊生疼,对着镜子照照,里面竟是一个血泡———不大不小的,在舌头、牙齿的“围剿”下,很难受。我就用针挑,想着让血水流出来,也许好受点儿。可反反复复几分钟,仍不遂愿,便没心情折腾了,心思又回到书上。没想到两三个小时后,那血泡已经小了很多,也无痛感了。本来两块甜蜜的糖,却让我在短时间内经历甜润、腻歪、着急、难堪,又在煎熬中逐渐归于平静———想想,如同人的一生,复杂而又充满叵测。

  每年回老家过春节,我都要带上一大包糖,分给家中及街坊四邻的孩子们。冬日暖阳下,看着他们吃着、比较着,为几粒糖块就可以你追我赶的欢庆情形,不知不觉间,往昔模糊的童年又清晰、温润了几分。

心情日记 篇3

  花是大自然恩赐于人类的礼物。我从孩提时代起,就与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出生于一个小山村。那里青山环抱,鸟语花香。春天,桃红柳绿,花枝招展,一簇簇、一丛丛的杜鹃花在阳光下分外妖娆。夏天,莲荷满池,亭亭玉立,美不可言。秋天,乌臼与枫叶漫山红遍。立冬白雪皑皑,报春的梅花尽得风流。在这无处不花香的环境里,我自然从小就对养花特别钟爱。

  后来我参加工作,爱花的兴趣依然不减。每次上街,总要光顾花卉市场,尽管有的花价格偏贵,也要设法买一两株,小心翼翼地侍弄。下乡工作,也绝不放过寻找奇花异草的机会。日积月累,如今我家前后两个小园子里,已有百盆花木,一年四季,鲜花常开。

  到了晚年,对于养花之道,我更有一种执著的追求与感悟。一是养花可以锻炼身体。一年四季,参与种花、锄草、灭虫、防病、浇水、施肥等劳动,活络筋骨,有益于身心健康。一到夏天,把几百盆花木搬到树荫底下,精心护养,每天出一身汗顿觉神清气爽;狂风大作,暴雨来临之前,发动全家人,把一些珍贵花木移入室内,避免风雨袭击;雨过天晴,又把花木送到室外。这样来来回回、周而复始的劳动,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有益的锻炼。二是养花可以陶冶性情,启迪心智。花开花落,常常给我视觉上的冲击力,激起创作的灵感,托物言志,憧憬抒情。1998年5月的一天,我参加井冈山摄影活动归来,窗台上的令箭荷花开得特别妖艳,引人注目。老伴大声呼唤:“老头子,快来看呀,令箭荷花开得多精神。”我应声而去,给它拍了个侧光照。这幅摄影作品不久就在《光华时报》副刊登出。去年秋天,窗前菊花次第开放,傲立于风中。见此盛况,我挥笔写了一首七绝:“推窗忽见倚窗枝,黄菊低头若所思。何惧秋风吹不住,叶添寒意咏陶诗。”此诗入选《中华吟薮》。三是养花净化环境,点缀生活。我家房前屋后、庭院楼台,均摆上各色各样的花木,隔挡尘埃,调节气温和湿度。逢年过节,室内点缀,也全靠花卉。春节时,我就把瑞香花、一品红和水仙花摆到客厅的矮柜上。瑞香花,花香浓郁,清新可人;一品红,火红耀目,满室生辉;水仙花,高雅清香。这些花给节日增添了一份喜庆。四是养花可以祛病健身。不少花木可入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茉莉根叶热有毒,以酒磨一寸服,则昏迷一日乃醒,2寸2日,3寸3日,凡跌打损伤骨节脱臼接骨者,用此,则不知痛也。”茉莉花香对晕眩、头痛亦有辅助治疗的功效。有的花卉,可入菜、可制酒。宋代苏东坡对牡丹花酿成的牡丹酒曾吟诗:“长春如稚子,飘摇倚轻棹。卯酒生红颜,红绢卷生衣。”

  我晚年生活充实,那真要感谢花木,是它们给我营造了一个温馨、陶冶性情的小天地。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riji/34189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