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正确引导孩子写科学日记(3)

日记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科学日记真实还原了孩子的思维过程

  科学日记能够在字里行间真实地还原孩子的科学思维过程,展现出孩子们科学探究和习得科学概念的过程。

  案例四:《生鸡蛋和熟鸡蛋》节选(四(1)班曾晖洋)

  小小的鸡蛋,我们每天都会吃,可是我们仔细观察过它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鸡蛋的世界,探究鸡蛋里隐藏的奥秘吧!

  我拿出一只生鸡蛋观察,它像个椭圆形的胖娃娃,笨头笨脑的。把它拿起来,摸一下,十分光滑,像一面小巧玲珑的镜子,“镜子”照啊照,我突然发现,“镜子”上有很多很多小斑点,仔细一看,是些小孔。这是什么呢?哦,原来是壳上的气孔,气室是通风的,可以呼吸空气,像房子上的小窗子。

  鸡蛋的壳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我用了很大的力气捏,它都不会碎呢?其实,鸡蛋壳是很薄的,但它是椭圆形的,由无数个拱形构成,能承受很大的力。当你捏它时,它就会把你使出的力量均匀地分散到各个部位,所以鸡蛋不会碎。当然,如果我们用力一戳,鸡蛋还是会碎的,就像我们拿鸡蛋往锅边一敲,它就会碎了,因为它受力不均匀。

  打破小小的鸡蛋,里面有淡黄色的蛋清,圆圆的蛋黄裹着一层薄薄透明的膜,这个膜是包胚胎的,可以分隔开蛋清和蛋黄,蛋壳后面也有一层膜,是包着蛋清和蛋黄起到保护作用的。

  蛋煮熟后,剥开蛋壳,蛋黄和蛋清由液体变成了固体。蛋清由淡黄色变成了乳白色,光滑细嫩,像小始娘又白又净的脸蛋。蛋黄上面裹着的膜变成了土黄色,把它剥开,又显出明亮的蛋黄,吃上一口粉粉的。

  一只小小的鸡蛋有如此多的奥秘!我们以后一定要留心观察周边食物,解开它们的秘密。

  你看,她先是“拿起来”,再“摸一下”,感觉“十分光滑”,并形容成“镜子”。再仔细看,发现了“很多很多小斑点”。孩子在描述过程中,仿佛在一步步带领我们思考,斑点是什么呢?原来是些“小孔”。这些小孔又是什么呢?孩子进一步思考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哦,原来是壳上的气孔,气室是通风的,可以呼吸空气,像房子上的小窗子!”

  孩子的思维过程通过文字的描写一步一步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科学概念一点一点地建构起来,这种描述促进了孩子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建构。当孩子的思维通过文字表现出来时,至少她的大脑里有了相应的想法和对应的形象。

  再看,她开始研究蛋壳了,“为什么我用了很大的力气捏,它都不会碎呢?”她提出这个问题后,立即进行了研究,她认为“它是椭圆形的,由无数个拱形构成,能承受很大的力。当你捏它时,它就会把你使出的力量均匀地分散到各个部位,所以鸡蛋不会碎”,但是如果你对鸡蛋壳的一点用力,由于受力不均匀,还是会碎的,“如果我们用力一戳,鸡蛋还是会碎的,就像我们拿鸡蛋往锅边一敲,它就会碎了,因为它受力不均匀。”

  学生科学日记的字里行间将他们的思维过程展现无遗,学生通过科学日记整理了自己的思维过程。

  综上所述,科学日记将学生的知识从科学一个学科拓展运用到语文、数学、综合实践等各个学科领域,他们运用语言文字、数字、生活中发现的一些现象和读书看报中学到的知识,对科学课上遇到的问题进行解释,这是难能可贵的。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需要整体认识世界,需要我们引导他们通过一个个主题式学习活动来认识世界,科学日记无疑是学生开展主题学习的一个有利的工具。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riji/57599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