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暨阳之光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暨阳之光散文

  为给自己的新书寻求出版渠道,通过网络找到一家叫点石成金的文化公司。老总知道我是诸暨人,便随口说,前些天也有个诸暨人在他那儿出过书。

  听老总如此一说,我立马追问问那人叫什么,在哪工作。

  说出来不太光彩。我这么急切打听,只是想从作者那里了解点石成金的信誉。网络毕竟虚拟,看得见摸不着,一不留神出个什么状况,哭都找不着地方。

  老总显然没觉察到我的企图,很快就把作者及著作的情况全面作了介绍:吴海京,市政法委工作,从小喜爱读史……

  我对吴海京的工作没多少兴趣,关心的只是联系方式。

  老总似乎有些为难,说联系方式必得经过本人同意。

  我又动了小人之心,莫不是……

  结果大出所料,10来分钟后,老总把QQ号码发了过来。惭愧!

  很快与吴海京联系上了。

  稍作寒暄,便问到了点石成金,听完吴海京的介绍,才放下心来。

  我这才转到对吴海京那部大著的关注。

  老总早告诉过我,吴海京为《资治通鉴》作续,但当时我并没多想。

  我对历史知之甚少,却也购买过、翻阅过《资治通鉴》。说来惹人笑话,对这部历史巨制,却远远比不上当年赵丽蓉老太太的“司马光砸缸”来得有兴趣。

  这会儿,心里却不禁泛起了莫名冲动。找出司马光的书翻了一通,不由得心生拜读吴海京续书的念头。

  我知道《资治通鉴》是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她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为止,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这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有过续书,最有名的'好像是清代学者毕沅(1730~1797)的《续资治通鉴》,据称,该书记述详明,文字简要,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共四百一十一年,成书二百二十卷,展示了宋、辽、金、元四朝兴衰治乱的历史,

  还有就是清史学家夏燮(1800-1875)的《明通鉴》了,共一百卷,其中前编四卷,纪明太祖未即位时之史事,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始,二十七年(1367)止;正编九十卷,始于洪武元年(1368),止于崇祯十七年(1644);附编六卷,始于崇祯十七年五月明福王在南京称帝,止于清康熙三年(1664).前后总三百一十二年。

  从网上查到了一些续纪的相关资料。据说,吴海京深感《续资治通鉴》、《明通鉴》等书质量不高,史料不全,文笔繁冗,叙事不连贯,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痛惜之余,便萌发了弥补遗憾的念头。为此,他重新综合各种史料,系统整理编纂,终成《续纪》。全书参照《资治通鉴》体例,用文言写成,按编年体例,逐年记载史事。始于宋建隆元年正月,至清宣统三年十一月止,上下九百五十二年,计三百三十八卷,四百余万字。

  震撼了!真的被深深震撼了!

  理所当然地产生了见见这位厉害人物的想法。我几乎从不主动结交,幸亏吴海京像是看透了我的心思,口气自然地问到了我家方位,说是很希望能与我为友。

  没有把握是否能真的见到吴海京,所以,直到有人在门外叫我时,也没有意识到来者会是这一位。

  我正在吃饭,见到海京,惊喜得吃饭都没了心思,怪不得同来的音莹嗔怪道:“先吃饭!”

  初次相会,一见如故。

  用一般的思维设想,愿意或者喜欢与枯燥乏味的史料为伍的,一定全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儿。开初我就这样认为。再没想到,吴海京竟是那么年轻,完全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呢!

  翻看巨著,感慨无限。说心里话,眼前的这些文言文字,凭自己现有知识,倒也不那么难懂,只是,煌煌四百万言,我有耐心有毅力一字一句读完吗?曾下过无数回决心想读完《廿五史》及《资治通鉴》,结果,刚从起跑线迈开脚丫,就无一例外地落荒而逃。

  不禁抬眼去看这张年轻而刚毅的脸,心里直打嘀咕,这厚厚三大本,得耗费多少心血啊!

  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脸红,只觉得心底深处生出了鄙视自己的惶恐。

  海京36岁,从26岁开始系统地撰写《资治通鉴续纪》。年轻人大多爱玩,他却把几乎所有业余时间精力全耗在了这项令我辈咋舌的事业上。

  海京告诉我,最初他只用读书笔记形式书写,日积月累的,慢慢成文,才开始系统撰文。我忍不住说,做这事多么枯燥乏味啊。海京却不这么认为,他说一切纯属兴趣使然。习惯了,要是一天不写,反而觉得没着没落,难受得要命,每回都要等重新投入其中,才能心情通泰。

  这叫痴情吧?

  海京是“不计后果”的人,他从没想过靠这个得到什么。

  海京明白,若放在古代,这书或许还有市场;由于全是文言,现代人大多难以读懂,而写历史,倘非古文,味同嚼蜡。

  十年里,海京埋头撰文,几乎不与别人打交道。原以为他至少会同有关方面保持某种必要的联系或联络,却不料,当我与几位相关人士说到此事,人家竟无一人知道。

  光冲着这一点,就可以想像得出,海京是怎样的淡泊处世。

  我们聊得非常融洽。

  相见恨晚。

  时光太快。

  海京要上班了。他站起身,伸手握紧了我。

  太开心了,我又多了一位忘年之友。

  两个人的手握在了一起,我略略偏头对旁边的音莹说,海京让我感觉到了一种荣光。

  我很想说,其实岂止是我,海京是诸暨的骄傲,他是一块璧玉,是我们的暨阳之光!

  当然,我没有真正出口——海京不喜欢张扬。

【暨阳之光散文】相关文章:

1.心灵之光散文

2.先贤之光散文

3.暨阳湖公园作文

4.游暨阳湖作文

5.饰梦之光散文

6.自然之光散文原创

7.春日之光散文

8.暨阳湖之游作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311158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