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女儿永远是父母的牵挂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儿走千里母担忧,女走千里父也愁。

  又到了女儿休假期满返校的日子。我和女儿一起搭上了返校的汽车,到达西平汽车站时我们下车改为步行,摩肩接踵的行人中随处可见穿梭在行人中的女儿学校的同学,我悄悄地给女儿说:“看看周围是否有你班的同学,你们就一起到校去吧。”女儿说:“没有一个,还是让我一个人走到学校去吧。”我隐隐觉得:在女儿充满自信的话中仍带着丝丝的不情愿。

  徘徊、闲谈中,一辆拉客的摩的停在了我们面前;车主用温和的语调问我们是否乘车去西平高中,我就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老板一扭头喊了一位行走中的西平高中学生模样的小妮并把她安排到车上,微笑着对我说:“来吧,有学生和她一起到西高哩。”我一看果真如此,就把女儿让到车上。这时,车老板仍微笑着说:“今天,我已经拉四趟了,看在学生的面上,她俩每人一元,直达学校。”老板看上去象个实在、本分的老头,一听这话,我欣然同意。我及时把两元人民币交到车主手里,并询问了那位女生的基本情况。那位女生告诉我她是西平高中三年级17班的,来自重渠乡。于是我对这位女生说:“小妞儿,车费你就别拿了,两元钱我给老板,一路上你们俩儿注意安全,请你多帮一下我女儿。”同是一路上学去,天天相逢也知亲。这位女生一听能免费乘车就很乐意地点了点头。目送女儿离开我的时刻,我的心似乎也跟了过去……

  回家的车缓缓地行驶在颠簸的公路上,但我丝毫没感觉到汽车的快慢,更没被列车上嘈杂的声音所淹没。随之而来的是我活跃的思维和想象:车主靠得住吗?那位高三的女生能照顾女儿吗?去西高的路上人头攒动、学生流、出租车流交织在一起,拥挤不堪的路上安全吗?两元的车费一人一元不算什么,如果老板就拉女儿一人也是两元,今天我付两元车费不是多余而是本该如此,只不过占便宜的不是我女儿也不是车主,而是女儿的同伴!她省下了一元钱对我来说,也许就是一口劣质白酒的价钱,而对她来说也许就是多了一顿有营养的早餐,多了一张寄给亲戚朋友或同学的新年贺卡。当然,她也多了一份照顾同伴的责任。作为家长的我多出了一元钱,是我对女儿投资的安全保险,是对女儿安全的亲情托付!

  一路上,我明知自信的女儿会安全到校的,但我仍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拨通了西平高中一位老师的电话,当得知女儿已顺利安全到校时。我仍在心中默念到:女儿呀,你长再大也永远是爸爸的牵挂!

  这天晚上,我看报纸时,一则新闻不经意间引起了我的注意。《中国青年报》报载:在2006年秋期大学生开学报到的时候,北京各大学周围的宾馆都住满了送子女上学的家长,大学的招待所也都人满为患。人多住处少,无奈之下,学校的足球场、操场、办公楼的楼道、走廊都是露宿的家长们。报道的后面是记者的按语: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希望,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就出现了“一人上大学,全家总动员”的场面。在送莘莘学子上学的队伍中,往往是一个学生,两个、三个家长甚至更多。学生报到后住宾馆、招待所、最低档次的也要住寝室,而家长却夜宿室外,甚至连最低档次的学生公寓也没有自己的落脚之处!这一方面说明了家长的名校、高校情结;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家长对子女的百般呵护。“甘愿让自己受百般苦,决不让子女有半点罪”-------这也许是天下所有为人父母的“奴”性特征吧!以前,每每见到自己学校的大门前有不少的学生家长为子女送衣送饭,我总认为这些家长是对子女的过分溺爱,他们增加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负担,是家长对学校管理工作的不支持。今天,我对过去的看法有了重新的认识,再次见到我们学校门口送衣送饭的学生家长我也有了新的理解:家长送给学生的不单单是衣是饭,还有期望、嘱托,更有永远也无法割舍的亲情。

  想想今天的送女情景,想想我青少年时代外出求学的旅程。从生活水平的提高到求学经费的上涨、从物质条件的改善到精神条件的满足,前前后后都有了天壤之别。过去“出门个一人、回家是单身”的外出求学,现在成了“出门有人送、回家有人接。”子女从父母身上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过去,是因家中子女多也好,还是家长工作忙也行;是因交通条件差也好,还是家长囊中羞涩经济上不允许也罢。思来想去,我感觉:时代变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的现代理念已深入人心,关心下一代、关心未成年人已自觉地、不附带任何条件地成为了我们当家长的主要职责!而还有重要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呵护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而大人对小孩的关爱也是一种潜规则。更进一步想:现在,在一个单独的家庭中,我们当家长的人数总是等于或多于做儿女的人数,多数对少数的关心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然!因此,儿女能否健康地快乐地成长永远是我们当代家长心中的一份牵挂!

  当然,人到中年,值得牵挂的事情还有许多,对上要孝敬父母,对下要对儿女尽责;在家要当好一家之长,在单位要成为工作中的骨干,既成家又立业,这些都是家长的牵挂。

  想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朱自清老先生,明白了他为什么要在《背影》中把父爱写的那么动人:微胖的老爷子蹒跚着身躯为孩子爬站台、翻铁路、买橘子的情景不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帘,我也更真切地体会到做父亲的怎么会那么关心自己的儿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想:老祖宗当初造“父亲”一词时,也许就是要告诫当爹的一定要亲手扶着子女成长的意思吧!

  如果把母爱比喻为温柔的水,那父爱就是坚韧的山;子女成长在山水间。孱孱溪水常滋润,挺拔大山挡风寒,再弱的幼苗也参天!

  哎……

  天下儿女呀,你们永远都是父母的牵挂!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76932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