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时光发酵信笺情散文(2)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他不是个浪漫之人,抑或是他不善于将浪漫表达出来。从开始到现在,我只收过他这一封情书。

  清晰地记得,那是个黄昏,当那封信由门卫大叔转交到我手中的时候,我有些茫然无措。因为我不曾想到我们刚刚通过电话,他的信怎么就会到了。我将信拿到宿舍楼顶,倚着栏杆,吹着轻柔的风,一字一字读完,任由眼睛被蒙上一层薄薄的水雾。拿着那封信,看着宿舍对面那片篮球场边,几棵葱郁的树,怀想着他写下那些文字时的心境。

  虽然,相识不久,但是我一直有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感知,他是我今生中最美丽的一次遇见。遇见了,就要牵绊一生。只是我一直在沉默,我不知道我们之间是不是他们说的“有缘无分”。

  不曾想到,他那么勇敢,抛却了一切利益,撇去世俗的眼光,毅然向我伸出双手。

  我终于知道,爱情,如果来了,任何阻拦与逃避都是空幻。

  他的信,极其简易。他说,兜兜转转,他才知道,我是他等待了半生的人;他说,我回眸一瞥的浅笑,酒窝里有他流转千年的等待;他说,爱情似乎就是在等待中出现,等待一生,遇见一个对的人,就够了;他还说,他不是个会将心中所感所想用文字表达的人,他想说的,在这信里,也在这信外。

  我用一个不眠之夜的时间,写了一封好几千字的信,细碎、紊乱,但真诚,真诚到打动了我自己。因为写完之后,我看着看着自己就落泪了。装进浅蓝的信封,信封上面是一朵花,静静地开在淡蓝的天空下。我在信封之上,写他单位的名字,写到他名字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手在颤抖,于是,再换了一个信封,同样是开在蓝天下的小花。再次写他的名字,一笔一划,异常细致小心,那一刻,看着他的名字,心中那些温柔,相似了一浪汹涌的潮,泛滥在心海之上。

  我的那封信,遵循着他的那封信的旧路,翻过千山,越过万水,到达他的手中。他打电话给我说:信,收到了,我不是用眼睛看的,是用心看的,于是心感动了眼睛……

  他的话感到了我的心,我的心也感动了我的眼睛,眼睛便朦胧了。

  后来,我们正式恋爱,彼此离得很近,写信的机会,便更少了。

  后来,我又写过一封信给他。那时的我,在不能祝福他生日快乐的远方,掐算好信件到达的时间,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给他,祝他生日快乐。

  如是地想着,在他不知晓的情况下,生日那天意外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心中柔软的感动会不会刹那间流泄满地。

  一直喜欢在某个闲适的时间,听着古典音乐,品一盏清茗,拿着自己喜欢的笔记本,朝着有阳光洒进来的窗台,写一些散乱但诗意的心情。或明媚,或哀怨,都是记录某一刻真实的自己。

  因为我从来都是个不喜欢用语言表达的人,偶尔,他也会偷偷地翻看我那些小心事,从那里面得知我的心境,遇见我笔调阴郁的文字,他会在后面以“跟帖”的形式开导,遇见灿烂的文字,他也会用相同的语调,分享我恬静的心事。

  我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虽然,没有一直维持下来。但是那些真实的文字,无论在何时翻看,都会让我们各自扬起嘴角,对着年华轻轻笑……

  [三]

  那一年,孤单地在他乡求学,像一枚飘落的秋叶想念枝头那样,想念家,很想很想。

  初去的时候,没有独立的通讯工具,买一张二十元面值的200电话磁卡,于华灯初上的浅夜,瑟瑟站在电话亭前,对着母亲倾诉一场思念,每每都会哽咽着收场。而我的情绪更是感染了母亲,她的声音也变得异样,我知道,她也很想很想我,还掺夹着担忧。

  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我开始写信,那样母亲就不会听见我颤抖的声音。而那滴落在纸上的思念的泪,到达她手中的时候应该被风干了吧。

  一周写一封,告诉她自己一周里的近况;告诉她那座城市的风景;告诉她我认识了一个很好的朋友;告诉她和爸爸要好好照顾自己;告诉她不用每次回信,我只是用文字的方式打发那些孤单而想念的夜晚罢了。

  那确实是些孤单的夜晚,我总是趴在床上,塞上耳机,给母亲写信,或者,写一些钟情的文章。等到宿舍集体关灯了,我拿出自备的电灯,继续写。

  别人常常问我,和爸爸妈妈哪有那么多话可说,又不是写情书,一周一封,是不是连午餐在食堂吃什么了都要写进去。事实上,我什么都写,回忆儿时和父母之间的点滴;自问自答式地讲述院子里的那些花朵……

  我也常常一个人凝神,想象着母亲坐在那里,看着我那些信件时的表情,一定依旧是流泪着微笑。然后信件被传递到父亲的手中,父亲会仔细看完,然后意味深长地说:丫头还是长大了。然后他再将信交给母亲,母亲再细致地将信叠好、装进信封,起身,放在以往的信件一起。

  母在打电话的时候说,能从一封封信中看出我渐渐成熟的表现,能看出我的文字修养渐渐提高。于是我笑着说,哦,原来在那些文字的陪伴下,我正在一点点成长。

  母亲一直在一个木制的大盒子里珍存那些信,像她一直保存我从小学到那时的成绩单和奖状那样,一打开那古韵的盒子,就会看到往昔的自己的影像,看到醇香的往事弥散在空中。

  多年以后,我的他一封一封地看完那些信,拥着我深情地说:从来没见过谁给别人写信却要求别回信的,你很特别。

  此一时,那些信依旧安然地躺在那里,流逝的光阴缓缓地沧桑了它的颜容,它开始泛黄。正因如此,我才看得到时间流逝的证明,我才明了,有些东西,愈陈旧愈沧桑,才愈动人愈醇香。

  [四]

  那年,结识一位年长我一天的女子,个头较小,皮肤白皙,我叫她娟儿。

  我和娟儿都是相同爱安静而沉默的女子,但我和她之间却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我一直不明白这是因为什么。娟儿喜欢看我写的文字,于是,我写好了一篇文章总会拿给她看,她总会很感触,说一大堆崇拜式的话。

  即便我们走得很近,但是她一直没走近我的内心,我们之间隔着一层薄薄的纱。

  最让我感动的一次,是那年我的生日。  我们都在异地他乡,只不过她的父母也在那里,租了一套二居室的房子,而我,则是孤身一个人。我生日的前一天,是娟儿的生日,我买了个小巧玲珑的蛋糕,写上祝福,轻放在娟儿宿舍的柜子上,娟儿见了,很感动。她对我说:明天来我家吃饭吧!我爸妈不在家,我做饭给你吃。

  是深秋的清晨,街道上飘满落叶,我走在那样的景致里,想着原来自己就是在落叶飞舞的时候来到尘生时,竟有一丝感动。到达娟儿家中的时候,她正在做酸菜鱼,是的,她知道我喜欢吃酸菜鱼。喝着娟儿的花茶,坐在一隅,看着她给我做丰盛的午餐,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和娟儿之间,早就有一种不需过多言语交流的友情,虽清浅如水,却源远流长。

  后来,我们分开,过着各自该有的生活,我们之间开始用信件交流。

  娟儿告诉我她的工作,告诉我她恋爱时的甜蜜,失恋时的痛苦,告诉我原来社会是那么复杂,那么不堪,她累了。

  我像个心理医生一样,给她写很长很长的信,用尽所有的字语和情感,帮着她走出青春时的忧伤与颓废。

  娟儿说,她喜欢看我的文字,喜欢配着舒缓的音乐,朗诵那些安雅的文字,能够抚慰浮躁的心,能够让人安静。于是,我写一些适合朗诵,明媚而温暖的文章,山一程水一程寄给她。我能想象,娟儿在拿着那些文字的时候,嘴角那抹温馨的笑容;我能听见,娟儿站在有夕阳照射的阳台,听着轻音乐,含着深情,抑扬顿挫地朗诵那些温暖的文字。

  和娟儿通信,有好几年的时光,直到网络普及。

  那天,去娟儿的家中,娟儿拿出那些我曾经写给她的信,整个舒适而闲暇的下午,我们缩在沙发中,遵循着文字的脉络,回忆那近十年前的往事。

  信被一封封展开,娟儿又一封封叠好,举止轻缓温柔。我坐在她的左边,看着她恬静的动作,感动就突然流泻,像当年生日时看她为我做的那餐饭时感觉一样……

  那天,逛文化用品商店,看到一本很素雅的信纸,纯粹的白色,端头点缀着数朵隐约的花瓣,爱不释手便当即买下。顺带买了支毕加索2.5mm的钢笔,买了瓶奥林丹黑墨水,我想,我想写信。

  夜临的时候,展开信纸,执着灌好墨的笔,却不知道写给谁,终是作罢。

  现如今这信息化时代,电话、传真、邮箱、QQ、MSN,谁还会用这过时而缓慢的通讯方式呢?我们把写信这原始的交流方式渐渐放下,愈来愈远。连我这曾钟爱写信的人都已经好几年没写过,没收过真实的信件了。

  常常也庸人自扰,担心若有一日网络信息瘫痪,我那些东西就会凭空消失。

  我知道,自己所遗失的是一份不可求的简单美好。我也知道,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也在一点点遗失最本真最纯朴的东西。

  近来,极为迷恋张艾嘉的一部老电影——《心动》,影片结束时,浩君和小柔分别,他对她说:如果没时间,给我打电话;如果有时间,给我写信。

  这句话柔软而凄厉地击中我的心。

  在这样的夜,我想找个人,我对他,抑或他对我,柔柔曼曼道一句:如果没时间,给我打电话;如果有时间,给我写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80433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