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端午情思光影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红艳艳的石榴花,像一个个小喇叭,热烈地为我们迎来了夏季。初夏的时光,微风和煦,鸟语花香,春风春雨滋润了一春的大地,已显得生机盎然,朝气蓬勃。

端午情思光影散文

  时间走到五月,日子里的话题,除了国家大事,油盐柴米,在茶余饭后,挂在人们嘴上的,就要数端午节了。说起端午节,平民百姓,大人孩子,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粽子。论起来,粽子并不是什么顶级的奢侈品,也不是什么舌尖上的美味,更算不上极品佳肴,但是却让很多人念念不忘,这里面的道理,大致是不用说的。

  临近端午,节日的气氛,便一天比一天浓郁起来。街道上,集市上,小贩身前的蒸锅里,那热腾腾的,香甜软糯的带着淡淡粽叶清香的粽子,让人垂涎欲滴,难忍购买的欲望。再看卖粽叶,马莲草(包粽子用的),红枣、蜜枣等等所有有关粽子的东西,还有卖艾草的,也都随行就市地招摇着,兴奋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好不热闹!

  行走在热闹的人群里,看着这节前热闹的场景,心里那一处轻易不敢碰触的地方,竟然不知不觉地打开……

  在心里那隐秘的地方,住着最疼爱我的奶奶。

  奶奶是聋哑人,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心灵手巧,各种手工活做的都特好。奶奶会绣花,奶奶绣的牡丹,娇艳欲滴;鸳鸯,栩栩如生。奶奶做鞋子,先纳针脚细密的千层底,再用各种面料做鞋帮,最后做成偏带的,方口的,圆口的鞋子,不仅看着漂亮,穿着也舒服。家里的小菜园,在奶奶的细心照料下,也是井井有条。大至白菜波菜,黄瓜豆角,茄子南瓜,小到葱葱蒜蒜,庄户人家的日子所需,都能在小菜园中获取。

  老人家故去,已很多年了。可她那慈祥的笑容,那一脸的皱纹里蕴含的精气神,她干净利落的打扮,精神矍铄的样子,炯炯有神的双眸……有时候,我甚至发觉,奶奶的一个眼神,就让我懂得了她的意思。都说聪慧的眼睛会说话,想来奶奶的眼晴,就是这样的一双吧!

  至今,想起和奶奶一起打粽叶(其实就是比较宽比较长的苇子叶),包粽子的情景,好像就是昨天,一切都是那么清晰。

  那时候的曹妃甸,名叫柏各庄农场。由于死水坑多,每年到了这时,蚊子小咬便多了起来。这地方的蚊子小咬,不仅在夜间会叮人,白天也同样会叮人。凡是皮肤裸露的地方,都会被成群的蚊子死死叮咬。若是两手都在做事,腾不出手来拍打,你想用嘴把蚊子吹跑,绝对白费力气!蚊子只要叮住你,除非吃饱或被拍死,是决不会撒嘴的。尤其是苇塘里的大花蚊子,见了人,嗅到了血的味道,会像战斗机一样,“嗡嗡嗡”地群起围攻,被咬的人呢,撒开脚丫,边打边跑,直到相离甚远,仍是心有余悸。

  曹妃甸的土,多为盐碱地,大部分是盐土,土质盐碱粘重,干的时候很硬,潮湿的时候,却很粘。那时候,路多是土路,出行的人,能骑上自行车,就很是不错的了。每逢雨季,粘重的泥坨不仅粘满脚,让你感受到什么叫步履沉重,要是骑自行车呢,更是寸步难行,泥土把自行车盖瓦内和前后车叉子间塞得死死的,车轮难以转动。这种时候,不要说骑车了,你就是想把自行车推走,也是痴心妄想!于是呢,只有拿一根小木棍,一边往下敲打,一边前进。更多的时候,简直想把自行车扔在路边,徒步行走……难怪在曹妃甸这个地方,蚊子、小咬和泥粘脚,被戏称为“柏各庄三宝”。

  记得那一年,快到端午时,奶奶去苇塘里打粽叶,我非要跟着,奶奶不肯带我,打着手势,让我知道会很热,天气也不好怕会下雨,而且还有蚊子咬!不谙世事的我,任凭奶奶怎么阻拦,我就是执意要去。奶奶拧不过我,就拿了件长袖衣裳,让我穿上。我看着全副武装的奶奶:戴着帽子,穿着长袄长裤,看着都热,所以死活不肯穿,奶奶望着我,无奈得直摇头……

  苇塘里面,果然如我所料,好热!没有一点风,还要被三宝之一的蚊子群攻,我便只有挥舞小手,前后左右的抵挡蚊子叮咬,至于帮奶奶打粽叶的事,早抛到了九霄云外。不一会儿的功夫,我就被蚊子叮咬得哇哇大叫起来。奶奶微笑着走近我,把凉帽摘下来给我戴上,长袖脱下来给我穿上,并且把我领到苇塘外边的通风处,示意我在那等她。随后,奶奶又钻进了苇塘。我在通风处,用苇叶编风车,做“红缨枪”,边玩边等奶奶。奶奶呢,时不时的过来看我一眼,见我无事,才又钻进苇塘,继续打粽叶。

  也不知过了多久,奶奶拎着十来把粽叶,站在了我面前,笑着示意我回家。奶奶的脸,被晒的通红,凡是露在外边的皮肤,都被蚊子叮咬得大包小包的,又红又肿。奶奶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抓挠。见奶奶这副模样,我有些羞愧。奶奶伸手抱了抱我,示意我她没事,指了指发黑的天,告诉我赶紧快往家里走,不然会挨浇。

  正如奶奶所料,走着走着的,就真的下起雨来了。那地方除了苇塘,就是树林,连个正经避雨的地方也看不到!奶奶四处瞅了瞅,拉着我走进了树林。在一棵大一点的树下,奶奶把我搂进怀里,让我尽量少淋到雨。雨下得虽大,但依偎在奶奶怀里的我,却没淋到雨。

  还好,是一场阵雨,一会儿就停了。可雨虽然停了,路面都变得泥泞不堪,鞋被泥沾的都不容易拔起,穿着鞋根本走不了路。没办法,只得把鞋脱了,光着脚走。粘粘的泥粘在脚上,光脚走在路上,稀泥下面的土,仍然硬实而光滑,脚趾头使劲,也抓不着地,我便有点趔趔趄趄起来。奶奶见状,赶紧把粽叶递给我,蹲下去示意我,要背着我走。我趴在奶奶的背上,看着汗滴顺着奶奶的脸颊,流到了脖颈。奶奶背着我,跌跌撞撞的,弄得满身泥水,狼狈不堪。

  到了家,我才发现,奶奶的嘴皮已经咬破了,嘴角有淡淡的血丝。我抱着奶奶的腿,哇地一声哭了起来。虽然我是小孩子,可我也知道,奶奶嘴上的血,是为了背我费劲而咬出来的。

  那时候,爸爸妈妈忙着下地,包粽子的事,就落在了奶奶一个人身上。

  天刚刚亮,刚睁开眼的我,就闻到了粽叶的清香。起得床来,看到奶奶正在淘头晚上泡的糯米,桌子上放着煮好的粽叶和马莲草,还有一大碗泡好的白爬豆。白爬豆做馅,是我最喜欢吃的豆馅粽子。有一碗泡好的花生,是为爸爸爱吃的花生馅粽子准备的。此外呢,还有一小盆洗干净的小红枣。红枣粽子,是大众口味,大家都喜欢的。

  奶奶包粽子时,我就坐在一边看着。我看了一会儿,也拿起粽叶,跟着学。只见奶奶拿起三片粽叶,两手反向扭,就折成了漏斗形。奶奶先放个红枣在“漏斗”顶部,再抓把糯米,再放红枣,直至填满粽叶漏斗,再把长出来的粽叶折过去,盖住糯米,最后用马莲草绑好,一个粽子,就挺精神的出现在我眼前。我依葫芦画瓢,可不是糯米漏出来,就是粽叶被我弄破,看着盆里奶奶包的包裹得齐齐整整,中规中矩的粽子,我耍着性子,把手里带着糯米的半成品粽子,摔进了泡着糯米的盆里,起身就走,不包了!奶奶笑着,看着我,无奈的摇摇头,把我扔在糯米盆里的粽叶和红枣捡出来,笑着示意我,去玩去吧!

  中午回来的时候,一大锅粽子,都已经煮熟了。奶奶拣了一些,给左邻右舍的孩子们送去。我跟在奶奶身后,看奶奶笑着,收获着大家的谢意,慈善的脸上显得更加和蔼可亲,而我呢,也分享着这份欣喜,好像左邻右舍的谢意里,也有属于我的一份。

  送完粽子回来,我拿起一个粽子,解开绑粽子的马莲草,剥掉粽叶,蘸点化开的红糖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粽子香甜软糯,米里透着苇叶的清香,我吃的满脸都是糯米粒。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我吃,一边示意我慢一点,一边帮我轻轻地拭去残留在脸上的糯米粒。现在回想起来,端午的粽子里,满满地包着奶奶对家人的爱,看着我们吃的香甜,是奶奶最大的幸福!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昔日的盐碱荒滩,变成了鱼米之乡。蚊子小咬呢,也少了许多,泥粘脚的土路,已基本上被柏油路和水泥路代替了。实现了村村通,乡村的街道,甚至农田机耕道也都硬化了。这时候的奶奶,因为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了。但是,每逢端午,奶奶一如从前,仍然会亲手包粽子给我们吃。只不过,这时的粽叶,是妈妈采回来或者我买回来的。

  记得那年端午,我由于加班,住在了姑姑家,奶奶竟然走了近三里路,把粽子送到了姑姑的家里。见到粽子,我兴奋的拿起来,解开马莲草就吃。可咬了一口,不是我爱吃的豆馅,是红枣的,我立马耍起了脾气,把粽子举到奶奶面前。奶奶见我脸色不对,打开粽子看了看,见是红枣的,显得有些意外,继而是无奈。奶奶打着手势,告诉我拿错了!我不依不饶,扔下粽子不吃了。奶奶依旧耐心的打着手势,说今天先吃这个,等回家再吃豆馅的。

  恰逢姑姑回来,见此状况,狠狠地训了我一顿:“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奶奶那么大岁数,为了让你吃粽子,这么热的天,走了那么远的路,就算是拿错了,不也是粽子么,这红枣的不能吃么?你看看奶奶伤心不?你这么做对么?”面对姑姑一连串的质问,我的脸热得发烫,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不想让她们看到我红得发烫的脸。奶奶赶紧阻止姑姑,打着手势示意姑姑我虽然老大不小的,在奶奶眼里,还是小孩子呢!我抱着奶奶哭了。这件事,极其深刻的印在了我的心里,一旦碰触到,便是无尽的懊悔……一直以来,每每想起,我都会自责。

  时至今日,每年都能吃到粽子,但是感觉都没有奶奶包的味道好!吃起来,总觉得不一样。现在想起来,那是因为,奶奶包的粽子,有一份深深的疼爱,渗透在粽子里,便觉得格外的香甜。奶奶的疼爱,就像紧紧包裹着糯米的粽叶,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会把你拥抱在怀里,不离不弃。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89834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