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回家过端午散文

散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白洋淀采蒲台人自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每天睁开眼就是织席、打箔、打渔等养家糊口。年复一年、月接一月、夜以继日,在小岛一样的村子上勤快的劳作着。尽管如此,端午节是采蒲台人必须要过得节日。因为采蒲台的端午节有许多的讲究和说辞。

回家过端午散文

  阴历五月初五是白洋淀一年中最好看的时候,蓝天碧水的倒影交相辉映,宛如仙界里落入凡间的一块碎宝石;烟雾蒙蒙的空中飞翔着各种机灵、伶俐的小鸟,在水云间里嬉戏翱翔;藏在墨绿色的大荷叶里的粉色小荷早落上了稚嫩的小蜻蜓;绿绿葱葱的芦苇荡如蜿蜒的长城,芦苇叶子已饱满成型。人们划着小船随便钻入哪块苇地,不费吹灰之力很快就能摘得上等、最好的芦苇叶。永远都不会忘记当掀开锅盖时煮熟芦苇叶子,泛起的清香味、清甜味,令人感受到淡淡、丝丝的幸福;永远不会忘记每年端午节二妗子送来的江米加甜枣的小粽子;永远不会忘记大胖婶手把手的教我包粽子;永远不会忘记2001年端午节和伙伴们坐在树荫下包粽子和星空下吃粽子的幕幕往昔。白洋淀不是汩罗江、采蒲台也没有屈原一样的名人,可采蒲台人有着最天然最绿色的苇叶,粽子的香味和甜味之中包含着亲情、友情等等情感要素。比任何的山珍海味、奇珍异果都好吃。

  采蒲台流传着端午吃炸糕不摔跤的老话,每年的端午节母亲都要买六份糖炸糕。我则撒开腿走街串巷的,给姥爷、二爷爷、南院二爷爷、四爷爷、伯父和姑父送去。那时慈爱和溺爱我的姥爷,已是病入膏肓、风烛残年的年纪,吃力的拄着拐杖仍不能控制自己身体。当把炸糕拿给姥爷时,我反复的叮嘱他快点吃。只见他脸上的皱纹一条不剩的都冒出来,挤出几声爽朗的笑。用他唯一的几颗牙慢慢的咀嚼着。他也喃喃的含糊不清说着把甜炸糕塞进我嘴里:“乖!跟姥爷一块吃,吃了不摔跤!”直看着姥爷吃完炸糕美滋滋的想:“吃了炸糕姥爷再也不摔跤喽!”至于吃了炸糕摔不摔跤并不重要,人们心里永远都有一个永恒的期许,一个美好的愿望。祈求自己的亲人踏实、刚强的走下去,永远都不要摔跤。

  人有一个信仰不是无事生非、无中生有,而是情感上的寄托和托付。让人心里踏实和镇定。采蒲台的端午节不知道从何时起有着:用艾草洗脸不生疮和红色香囊戴在腰间辟邪的说法。艾草长得细长、叶子像菊花叶片、植株有浓烈的香气。记得儿时的端午还在睡梦里,母亲早早的起来,把泡好的艾草水端到跟前催促我们洗脸。据说用艾草叶洗脸不生疮,将艾草挂在门前能辟邪和驱蚊。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天地不可比,儿行千里母担忧。每个母亲都想孩子永远守在身边,自己照看着、自己宠爱着。可为了生活这成为每位母亲的奢求。她们虔诚的求来福灵和朱砂,用红布包好一针一线的为远行的孩子缝制香囊,出门前仔细的配挂在孩子的腰间。希望自己的孩子再他乡安全、平安、早日归家。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可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一个连弹丸之地都算不得的北方小渔村——采蒲台也拥有着自己的端午节。他可以是别人世界里的空白和遗忘。可他在我心底永远都是最真、最纯、最亲、最美的,因为那里有着我自己一生都无法泯灭的信仰和寄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sanwen/89920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