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特征

诗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两类。小编整理了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特征,欢迎欣赏与借鉴。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特征

  人物形象一般针对叙事诗中的主人公形象或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或者诗人的形象设题。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刻画的人物的形象特征,如乐府民歌《陌上桑》中罗敷美丽、智慧、不慕权贵的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有时诗歌描绘出来的形象不是诗人本人,而是某一类人的特征,如《诗经·蒹葭》中执着寻觅爱人的形象。诗人形象,即诗歌中体现出的诗人的性格特征,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诗人的闲适、恬淡的形象。

  景物形象一般针对事物的形象或意象来设题。物象,多为托物言志诗中描述的事物的形象,如王安石的《孤桐》中孤高、正直的桐树形象。意象,诗歌中蕴含诗人情感的景色、事物等,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雁”“落日”“羌管”“霜”“白发”等都表现了孤苦、韶光易逝的悲凉。

一、理解诗歌中的形象特征

  理解诗歌中的形象特征,应在充分分析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与目的,来确定诗歌中刻画的形象特征。

  1人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

  主人公通常是叙事诗中刻画的人物。试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情感的词语,留意环境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长干曲四首(其一)

  [唐]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长干曲》刻画了一个家在横塘的天真、纯朴的姑娘形象。一、二两句写姑娘的语言,从姑娘的语言可以看出姑娘听到乡音或看到对方后,就询问对方家在哪里,为了打消对方的疑虑,自己先说出籍贯。这是用语言描写表现姑娘的个性特征。三、四两句补充交代,说明姑娘说这些话的原因。

  诗歌用人物行为表现人物性格,声态并作,刻画出姑娘天真、纯朴的形象特征。

  (2)抒情主人公形象。

  在抒情诗中,诗人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景物、场面等表现人物形象,但这个人物不一定就是诗人自己,而是某一类人的代表。理解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可以从分析诗歌描写的环境特点入手,然后根据诗人选取的景物特征来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相思令

  [北宋]张先

  蘋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

  诗歌刻画了一位因离别而悲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上阕描写离别情境。第一句描写了送行途中的景象,“蘋满溪”形容萋萋芳草,“柳绕堤”暗示送行之远。“陇月低”的“低”既表现出时间在黎明时分,又体现出抒情主人公的低回的心情、孤独的处境。下阕写别后情境。“烟霏霏”“风凄凄”描写景物,寓情于景,表现离别后凄凉的情感,“重”“听”表现出离别的感伤、对远行人的关心,结句“寒鸥相对飞”反衬抒情主人公的孤独、悲凉。

  诗歌通过描写满溪之蘋、绕堤之柳、低垂之月、霏霏之烟、凄凄之风、寂寒之鸥等景象,营造朦胧的境界,表现抒情主人公凄迷的心境,刻画出一位因离别而忧愁、烦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诗人形象。

  诗人的形象主要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情感来分析,可以结合写作背景及诗人的具体处境来分析。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

  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  淮阳:指西汉汲黯。汲黯刚直敢言,屡次切谏,数被外放,最后抱病死于淮阳。

  诗歌第一句使用典故,用西汉汲黯的故事表现诗人处境的悲凉。从诗歌题目分析,“欢”指饮酒,“多病”的状态还要饮酒,说明诗人只能借酒浇愁,表现出诗人郁积的愁思,只有靠饮酒排解。第二句“客”指作客他乡,“霜”照应题目“初冬”,“烛盘”照应题目“夜”,刻画出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孤寂苦闷的诗人形象。后两句写景,诗人凭栏远眺,看到大雪纷纷,积雪如梨花,寓情于景,表现出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顺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

  诗歌通过描写诗人生活的处境、动作、心理以及自然环境,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思念家乡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2景物形象

  (1)物象。

  在托物言志类诗中,诗人常通过描写事物的特征,体现物象的特点,从而表现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志向选择。理解物象的特征,可以从诗歌描写的事物特征入手,分析诗歌使用的描写手法,分析诗人对事物的情感,然后概括事物与诗人情感或志向的相同点。

  咏风

  [唐]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首句平直轻快,直言习习凉风飘然乍起。“加我林壑清”概写风不管深沟还是浅壑,都遍施恩惠。三、四句描写风为百姓送爽的具体情态情态。五、六句赞扬风的品格。自然地引出结句,描述风在宁静的傍晚,还吹响松涛,给人欢愉。诗歌以风喻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表现诗人学习风,努力做事、普济众生的志向。

  (2)意象。

  意象是指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感的事物,多集中在自然风光、人类活动上。理解意象特征,可以从描写事物的特征、诗人的情感分析。平时应积累一些常见的意象所体现的情感、特征等。

  鹧鸪天

  [北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描写了诗人幽居的生活,体现诗人欢快、闲适的心境。词的上阕写夏末秋初雨后村庄周围的景色。开头两句,描写诗人生活的自然环境:树林苍郁、高山耸立、翠竹丛生、小院幽静、秋蝉鸣唱、衰草蓬松、池塘深深,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层次分明;三、四两句选取了翻飞的白鸟、满池的荷花,表现环境的诗情画意,组成相映成趣的美丽画卷。诗人选取“林”“山”“竹”“鸣蝉”“草”“池塘”“白鸟”“荷花”等意象,表现生活环境的清幽和快乐的心情。下阕写诗人的游览。诗人手拄藜杖缓步游赏,体现诗人自得其乐的生活情态;最后两句,表现出诗人游兴正浓的状态。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shige/25650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