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净空法师语录

语录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净空法师语录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语录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语录为文体之一种,是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那什么样的语录才是走心的语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净空法师语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净空法师语录1

  1、凡事都要勤奋、努力的去作,才会有成就。

  2、处事难,处人更难;处事待人都要做得圆满如法,这些就是修行。

  3、度眾生要看机缘,好比採果实,先熟的先採,还没有成熟的,等过些时候再採。

  4、处世待人要学习谦虚、忍让,对於是非、善恶、真假、邪正能够分辨,这是智慧。

  5、我们劝人念佛,也要学习十方诸佛菩萨讚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让眾生生欢喜心。

  6、能够度自己才能帮助别人,不能自度绝对没有办法帮助别人,这是事实。

  7、真正做到「净念相继」,修行功夫自然就会得力,读经、研究教理都会开智慧,明白如来所说真实义。

  8、弘扬佛法真实的功德利益,是帮助眾生觉悟,降伏烦恼。如果帮助眾生增长贪瞋痴的,绝对不是善知识。

  9、即使是发心修行、度眾生,如果发的心不真、不纯、不专、不精,修行还是不能够得力。

  10、所有的灾难,都是由烦恼感召而来的,没有烦恼的因,就不会有灾难的果,所以消灾免难要从断烦恼作起。

  11、处乱世一定要坚持两个原则:第一、有道心,道心就是真诚心。第二、要护持佛法,绝对不能障碍佛法。

  12、儒家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佛家讲「广结法缘」,都是提醒我们随时随地都要保持平等心,不要跟任何人好过头。

  13、弘扬佛法真实的功德利益,是帮助眾生觉悟,降伏烦恼。如果帮助眾生增长贪瞋痴的,绝对不是善知识。

  14、台上讲经的是学生,台下的听眾才是老师。自己要有认真求教、虚心改过的精神,才能够得真实受用,将经讲好。

  15、菩提道上没有人能够障碍我们,只有自己障碍自己。只要有一个念头想错,一个行為做错,就很容易堕落,所以要时常自我警惕。

  16、我们认真修学、依教奉行,就是无上的法供养;尽心尽力将净土法门介绍给一切眾生,则是对大眾最好的供养。

  17、来我们道场的四眾同修,我们只有一个要求:「见和同解」,专依一部「无量寿经」,志同道合,大家才能精进。

  18、修行要在人事环境裡面把烦恼习气磨掉,在顺境的时候不生贪爱,逆境不生瞋恚,顺、逆境界都是增上缘,成就自己的戒定慧。

  19、在一切善恶顺逆境界中不起心动念,也没有分别执著,这是清净心,也是定力。能够时常保持这个境界,就是真心;真心不动。

  20、我们共住在一个道场,有时间、有精力,应该多读经、念佛、研究讨论,即使未发心学讲经的同学,也要提高自己的佛学修养。

  21、俗语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是障碍,不要说佛门外,佛门裡面都有障碍。佛教不是没有力量,而是不团结、不和合。

  22、贪图佛法将来生三善道,还是不能出三界,所以佛教我们断贪心,而不是换贪的对象。金刚经上说:「法尚应捨,何况非法」,「法」就是指佛法。

  23、人生在世,不要跟人结冤仇,也不必刻意结善缘,佛教我们「广结法缘」。善缘好过头会变成恶缘,只有广结法缘,才是身心清净没有染著。

  24、只要有一个真正的和合僧团,就会感动其他人,有第二个、第三个六和敬僧团出现。不要多,能够有五、六个和合僧团,这个地方就是正法住世。

  25、我们个人修学的原则是三福、六和、三学,接触大眾的时候,则是歷事练心,要遵守六度、十大愿王,保持心地清净,才能够成就自己的道业。

  26、我们修行尝不到法喜、法味,是因為功夫下得不够深,所以佛经上说,大乘菩萨的善根只有「精进」一项,精进才会有成就,鬆懈散漫的态度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就。

净空法师语录2

  1、我们念佛一定要心里真正有佛,只要把阿弥陀佛当成自己的心上人,念佛就会成功。如果心里真的有佛,口里念不念都没关系,只要有真信、切愿、老实念去,一定会成就。

  2、学讲经一定要求三宝加持,也就是自己的心、愿、解、行一定要与佛相应,才能得到感应,口是心非是绝对不可以的。道场同X如果不学讲经的,也要认真听讲,增长正解,提高共识。

  3、真正聪明人,绝对不作领袖,因为肩负的责任很重。譬如县、市长做得不好,是罪过;做得好,是本分。既然肩负起责任就应当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世、出世间真正的领袖,大多是佛菩萨示现。

  4、虽然不是存心破坏道场,但是因为自己的无知犯过,还是造罪业,要负因果责任。

  5、寺院主持有教化一方的责任,没有尽到责任就是过失,个人修得再好也不行。如果是寺院清众,就没有这个责任。

  6、只要有一个真正的和合僧团,就会感动其它人,有第二个、第三个六和敬僧团出现。不要多,能够有五、六个和合僧团,这个地方就是正法住世。

  7、来我们道场的同X,要真正有共识、有修行,修行的基础,一定是建立在五德、六和的基础上。

  8、对于兴趣不同、法门不同的人,我们应当要尊重。

  9、真正修行人,纵使受业报也会愈来愈轻;自私自利、贪图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定业是决定无法转变的。

  10、在道场共修,二十岁至四十岁的学做事,四十岁至六十岁的人贡献自己,作领导、负责任;六十岁以后就退休专心精进,求生净土。

  11、修行人一心一意为佛法、为众生,一生就让佛菩萨安排,我们自己不必操心。

  12、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真正了解到,靠人是靠不住的,因为一个人的权势、财富、事业,总是会有失去的时候,唯有靠自己往昔今世勤修大福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过得很自在。所以佛法教我们要积德修善,才会有真实成就。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meiwen/yulu/203015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