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简单端午节小报手抄报(3)

手抄报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统称粽叶。粽子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叫米粽,米中掺小豆叫小豆粽,掺红枣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最多,意在读书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c/shouchaobao/22192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