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2)

图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2

  一、说大纲要求

  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介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

  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2、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二、本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社版)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体裁是小说。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共编排了六个小说单元,其中第四册有三个单元为小说单元,本单元作为高中小说教学的起始单元,无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鉴赏小说的习惯至关重要。

三、教学设想

  1、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特点及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2、能力目标: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认识因循守旧的危害性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一拿到新教材就浏览一遍后,作为新授课再学时,已觉得兴味索然,但对于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并不能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故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为:①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②深入把握小说主题。

  2、教法与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从学情出发,我考虑到高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喜欢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内涵。作为一节小说鉴赏课,既不能热热闹闹没内容,又应力避追求深度而显死板的偏颇。为此,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四、教学程序

  1、布置课前预习,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2、导入新课

  首先,在屏幕上打出“自杀?他杀?”先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紧接着用具有鼓动性的导语帮助学生进入情境: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一所中学的男性职工宿舍里,发现一具中年男尸。据查,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一个世纪以后,2004年年初,某校高二某班学生特组成专案组,对这一事件进行立案深入调查。很多学生从小就想做警察,这无疑给了他们一次圆警察梦的机会,很容易就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之中。

  3、问题探究

  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之后,指出调查应涉及的几个方面:调查一:案发背景;调查二:现场勘查;调查三:本人档案资料;调查四:有关人士采访。通过这四个问题旨在探讨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要求学生四人组成一组,讨论决定该组选题。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一人执笔,共同写出该项调查报告。考虑到调查三、调查四的可操作性。教师可以出示以下两份材料加以引导:

  4、成果展示

  让学生充分准备15分钟后,确定组内一人宣读,组织班内交流、研讨课堂过程至此,教师再顺势推向一个高潮:思考,写出本案“结案报告”。至此,学生对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已把握得相当完整准确。趁热打铁,把课堂引向另一个高潮(同时也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难点):本案引发的思考?让学生领悟“创新求活,守旧必死”的主题。

  5、能力延伸训练

  借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雨果《巴尔扎克葬词》为“别里科夫”写一篇悼辞。

说课稿 篇3

  【说教材】

  本教材是北京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爱我的班集体的第一课《集体生活真快乐》,课题选自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为背景,关注平时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日常生活质量是一种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影响的经常性因素。入学不久,班级中设立了岗位,学生在班中的角色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大部分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职,得心应手。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赞许,他们也就越干越起劲,越干越快乐。不容忽视,学生间存在着差异,由于个别学生个性的怪僻,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导致这些学生把自我孤立在外,不愿与人接触,针对这种现象,我觉得有必要开展这次活动,让每个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在集体生活中体验快乐,感受快乐。

  【说教法、学法】

  学生人格的培养必须在他们的生活实际当中加以引导,而低年级着重引导学生形成乐观的性格。故在课堂中设计了开放式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回忆集体生活中快乐的事,也可用表演的形式再现过去的故事情节,学生在自身体验快乐的同时,让其他同学也分享了快乐。之后交流集体生活中不足之处,以便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越过越有味,越过越精彩。这样开放式的课堂设计框架本身为教师教学安排的灵活性创设了条件。本堂课中采用了这一沟通性的教学形式,这一形式有利于诱发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间,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且创造性地表述内心的感受。

  【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奖状、证书、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有纪念性的东西,你们看看,这些都是什么?

  2、引导边看边回忆。通过回忆,逐一介绍奖状的来历。

  3、引发思考,结合实际。

  ①看了这些奖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②这些荣誉的取得是一个人的功劳吗?

  ③能结合自己或班上同学情况谈谈吗?

  4、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其中饱含我们每个队员的汗水,我们为取得这些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从而我们深感集体的成功与集体中的每个成员的努力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二)观看动画,明道理(明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并联系实际。)

  1、播放《三个和尚》的动画片段。

  2、小组讨论:

  ①、俗话说:“人多力量大”然而三个和尚,人多了却为什么没水喝了呢?

  ②、你能猜透他们的心思,小和尚们各自是怎么想的吗?

  3、展开辩论:

  ①、各抒己见,进行辩论。

  你认为大和尚,二和尚,小和尚的想法有道理吗?说出理由。

  ②、伺机点拨,引发思考。

  a. 他们各自的想法对吗?(可以有不同的见解)

  b. 让我们想一想,造成的结果是怎样的。

  4、角色换位:

  ①、假如你是三个和尚中的一个和尚,你如何做,为什么?

  ②、假如此时此刻,动画片中的三个小和尚在你面前,你将如何对他们讲?

  5、小结:

  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不只考虑个人的利益,只有团结合作,齐心合力为大家着想,才能有好的结果。

  (三)活动明理。(集体的力量大)

  1、游戏:支援山区

  说明游戏规则:这个游戏模拟支援山区小学生没钱读书,同学们要为希望工程募捐所缺各类物品,四人为一小集体,进行游戏。

  2、做游戏:

  ①、老师发号令,小组成员筹集好物品,以最快的时间送往规定点。

  ②、筹集物品:A、12支铅笔。B、8个笔记本。

  C、四块橡皮。D、四元钱。

  E、一条裤子、一条皮带、一件夹克、一顶帽子。

  ③、教师密切关注各组成员游戏中表现。

  3、游戏后采访:

  ①、采访:刚才你们小组在游戏中表现出色,你们能谈谈当时的心情吗?

  如果让你自己一个人筹集这些物品,是否有些困难,谈一谈。

  ②、小结:原来还是集体的力量大,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我们依靠集体来胜利完成任务。与此同时,为集体出力,为集体争光,会让我们体尝到快乐,集体也因而更加进步。

  (四)结合实际,深入思考。

  1、教师讲述生活中的实例:

  我们班是学校的卫生先进集体,一次美术课后,同学扔了很多手工制作的废纸,正巧学校卫生员检查卫生,于是他们偷偷把纸顺窗户扔了出去,正巧扔到了其他班的保洁区,瞒过了检查,获得了卫生优胜。

  2、交流,深入思考:

  这种行为来维护集体荣誉,你认为妥当吗,为什么?

  3、明理:集体的荣誉固然很重要,然而维护集体的荣誉必须要以正当的行为来维护,才能真正为集体增光添彩。

  (五)活动总结:

  1、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班会我们懂得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它们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不仅要有集体荣誉感,同时还要付诸于行动,凡事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集体,爱护集体,齐心合力,共同努力为集体增光彩,愿集体永远在我们的心中。

  2、乐曲中结束活动。(播放“朋友”乐曲)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c/tupian/400760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