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

图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精华】说课稿汇总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说课,我的理解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环节进行。下面,我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是教材地位。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典型的跨省经济地理区域。教材在简单介绍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后,重点围绕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南北辐射作用和其它发展条件下所形成的城市群和产业基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措施。本节在整个区域地理中占重要地位。

  二是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长江沿岸优越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有深刻认识;能够分析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关系;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二是能力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阅读地图的能力。三是情感目标: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是教学重难点。重点是长江沿江地带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的作用;长江沿江地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难点是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辐射作用。

二、说教法

  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和利用图形图表展示直观教学法。转变教师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同时,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图形图表表现出来,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三、说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首先,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次,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知识量丰富、资源共享这些优点,我鼓励学生从互联网和图书馆中获取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网站,搜索引擎和关键词,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引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四大人类文明发源地”。即: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印度恒河流域、阿拉伯半岛两河流域、埃及尼罗河流域。这种导入让学生能够真正领会河流与生命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教学第一部分内容《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时,首先,出示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让学生找出纬度、海陆位置及范围,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其次,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对地形、气候、资源和水运条件进行学习、讨论、分析,每组组长汇报结果。在汇报过程中,教师提供相关的课件资料,对各组进行及时评价与肯定,并分别给出正确结论。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本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在教学第二部分内容《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时,首先,出示奉节长江大桥图片,让学生观察长江大桥与奉节南北两岸形成了一个什么字母,然后板书英文大写字母“H”。让学生讨论长江沿江地带在联结东、西部地区的作用,分析、总结得出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其次,通过教材中提供的阅读材料和活动题,讲练结合,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长江沿江地带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对长江南北众多支流和其它交通干线周围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的辐射作用。

  在教学第三部分内容《沿江地带的城市,沿江地带的工业》时,首先,让学生列举长江沿江地带特大城市,讨论分析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形成和发展与河流的关系。其次,出示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图,让学生从图中找出主要工业基地、钢铁汽车工业走廊。分组讨论工业基地的产业特点。

  在教学第四部分内容《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保护》时,首先,播放98年抗洪救灾的图片,让学生谈感想。利用课文、资料、课件,引导学生总结出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其次,以课文中的活动为基础,小组讨论为主,提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办法,得出环境治理比环境保护难的结论,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这样处理的依据有二:一是条理清晰,知识点明确,拓展学生的思维,突现学生的个性。二是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即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板书设计,注重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

  作业布置。

说课稿 篇2

  说教材

  1、 教材分析及处理

  《戏曲脸谱》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 课的内容,近年来,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的声音很强,而本课就是一种很有力的实践。根据美术新课标的四个维度要求,本课是一节欣赏、表现课。欣赏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欣赏的升华。两者相辅相成。戏曲脸谱是一种博大精深的艺术,在一节课里根本无法讲完。因此本课主要抓住脸谱这种趣味性较强的艺术形式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脸谱的独特魅力,抛砖引玉,进而让学生爱上中国戏曲艺术和传统文化。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戏曲脸谱》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戏曲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其具有的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戏曲脸谱的欣赏能力,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在当堂能进行简单的脸谱绘制。

  (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国粹脸谱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在老师引导下,在有限的时间内画对称或不对称式的脸谱图案,线条和谐流畅,色彩亮丽。

  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欣赏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她们自由地表达心中的情感。同时他们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因此,本课在欣赏的基础上让学生进简单的脸谱绘制。

  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教学方法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很重要的,根据美术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教学方法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采用了:

  1.谈话法:用于介绍戏曲脸谱的谱式、色彩和人物的关系。

  2.情境教学法:教学的始末创设戏曲的音乐情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交流。

  3.体验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视频、音频等媒体多看、多听、多想,从各方面去体验、感受戏曲脸谱的魅力。引导学生亲身制做脸谱,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教学手段:本课内容较多而课堂时间有限,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同时还能让学生接受大量的信息,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习兴趣,生动的舞台剧照,清晰的脸谱图片等,视听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晰、更快捷地掌握脸谱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细心欣赏京剧名段《霸王别姬》,创设视频情境,引导学生观注京剧人物的面部化状。关设问:“同学们知道这种在戏曲中的化状叫什么吗?”进而水到渠成地引出课题《戏曲脸谱》

  二、教授新课,紧凑有序

  1、 生活与脸谱。教师多媒体出示多幅生活中的戏曲脸谱,每出示一张幻灯片,教师引导学

  生进行指认。如面具、木偶、泥塑和邮票等。(戏曲脸谱以前在学生乃至很多人的心里认为它是阳春白雪,高不可攀的艺术。是专业人的事,和我们没有半点干系。本环节,让学生认识到,脸谱原来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一下子拉近了高雅艺术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因此,这堂课的亲切感也由此产生。)

  2、 化状与脸谱。当学生对生活中的脸谱有了了解,老师就可以使之内化为知识了。“同学

  们,你知道什么叫脸谱吗?”教师这时结合前面学生的所见,总结出脸谱是脸部的化状艺术。

  3、 知识拓展,认识行当。行当的知识因为难度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引导理解的方式,先介绍

  简单的净丑知识点,然后出示相关的脸谱,请学生运用净丑知识进行指认。(记住知识点,这是知识的填鸭,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新课标的要求。)

  4、 欣赏并了解色彩脸谱与人物关系。中国的戏曲脸谱艺术经过时间与文化的积淀,形成了它典型的色彩人物式样。为此,色彩脸谱与人物关系是本课的欣赏重点。红脸关羽、黑脸张飞,引导学生简述这此熟知的历史人物进而理解色彩。

  5、 认识了丰富多彩的脸谱,学生此时一定蠢蠢欲动,此时,教师进行脸谱的示范。示范前引导学生先说出画脸谱的方法,老师接着再示范。本环节,教师示范时简单的说说脸部的比例关系。即“三停五眼”。由于教授的对象是小学生,知识点不易说的过细。

  6、 课堂作业。学生的创作或临摹,教师的指导不能缺位。因此,对于作业方法和要求我都

  是以多媒体形式呈现。方法指导:

  第一、画圆或椭圆,确定脸谱的谱式和主色彩;

  第二、画五官:注意位置、比例。

  第三、装饰:在那儿装饰?怎样装饰?

  第四、上色:对称(歪脸除外)

  作业要求:

  (1) 每人设计或临摹一个平面脸谱;

  (2) 自选谱式、色彩不限;

  (3) 要敢想、敢画,大胆创新;

  (4) 左右要对称。学生的创作过程,不是一味的摹仿过程,而是学生想象和创造力激发的过程。

  三、评价展示,体验成功

  新课标提出,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作品,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发现学生每个人的闪光点,及时地予以表扬,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成功感,进而获得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展示的环节,我采用师评和同学互评,作品粘贴黑板并评出“色彩大师”、“创意大师”等多种荣誉称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

  四、最后,师生同唱《唱脸谱》歌曲,结束课堂。在一种戏曲的氛围中结束课堂,并让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耳三日不绝。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c/tupian/406170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