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

图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必备】说课稿汇总八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塑作品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欣赏古代、现代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活动了解有关泥塑的知识。(2)学会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3)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了解设计、制作及评价的一般过程和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发现→创造的过程,掌握制作泥塑的基本手法和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原始材料的乐趣,了解泥塑造型的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各种风格的民间泥塑,掌握泥塑制作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把作品做得生动、形象、有趣。

  四、教学活动准备

  由于条件的限制,粘土泥用橡皮泥或黄泥代替。牙签、火柴棒。

  五、媒体运用

  课件PPT

  六、教学过程

  (一)了解泥塑(看一看)

  课件展示泥塑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PPT欣赏古代泥塑作品以及近代泥人张作品,使学生了解泥塑历史由来已久,对动手做泥塑产生兴趣。

  (二)初步练习、总结方法(试一试)

  1、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想想看,如果要完成一件泥塑作品,制作前需了解那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提到:

  (怎样做一个泥塑作品,做什么,都用到那些工具,每一步用到那些手法。) 并据此总结出分主题

  (1)制作所用到的工具、材料。

  (2)制作泥塑的基本手法和制作过程。

  学生大都提不到构思设计的问题,教师要强调补充。

  2、解决问题

  同学们通过初步的练习,总结出了制作泥塑的基本手法和一般过程。 基本书法:捏、卷、贴、刻、接、压

  制作过程:设计构思——练泥——制作各部分轮廓——修改调整——塑造细部

  (三)创新制作,让作品体现美感。(动一动)

  为了节省时间,同时体现团结互助精神,同学们要以小组为单位, 每组创作一幅作品。我们在制作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注意细部刻画,这样才能使作品栩栩如生。另外,还可以进行夸张性塑造,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夸张,这样的作品更具有艺术美感。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评一评)

  同学们的作品已经完成了,看得出大家都很高兴,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快乐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五)活动反思与延伸

  1、请同学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2、活动延伸

  课前要让学生准备旧挂历纸垫在桌上,防止弄脏桌面,还有最好提前分好组,在课堂上会节约些时间,前期课堂秩序还是要维持好,这是后面学生出结果的前提保证。

  今天同学们用了这么短的时间,用一双灵巧的小手,制作出了自己喜欢的作品。时间虽短,但收获却不小,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的活动作为一个起点,以后可以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同学们结成兴趣小组,在业余时间创造主题作品来提高技能、总结一些经验,如果有同学想在这一领域有所成就还可以通过学习、深造来继承泥塑这一民间艺术,在这一基础上不断的去探索、创新,将它发扬光大,一代代传下去。

说课稿 篇2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弧度制说课稿》下面我将从(1)教材(2)教法(3)学法(4)教学过程(5)教学反思。

  说教材

  1、教材的分析

  说课内容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弧度制。通过本节弧度制的学习,我们很容易找出与角对应的实数而且在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另外弧度制为今后学习三角函数带来很大方便。

  2、教材的处理

  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我将两课时合为一个课时:

  即:将弧度制的概念与弧度制的运用合并为一节课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角度和弧度的转化,掌握圆心角与弧长公式,会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对角度和弧度关系的探究,让学生体会过程的重要性,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现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弧度的意义,圆心角的大小公式和弧长公式。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说教法

  1、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和谐、愉悦互动的环境。

  教学过程设问、引导、启发、发现式教学方法。

  2、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

  说学法

  1、学情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角的度量单位“度”

  正因为如此才会激发学生为何学习弧度的兴趣。

  2、学法 指导学生学会提炼问题结论,

  指导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分析

  (一)问题导入:

  回忆1°的角是如何定义的?

  教师应说明用度作为单位不足之处(1)书写时单位容易忘记(2)它是

  六十进制运算麻烦。

  复习度量角的大小第一种单位制—角度制的定义。

  复习圆心角与圆周角的概念。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要引入和如何引入弧度制?

  (二)、讲解新课:

  提出课题:弧度制—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它的单位是rad 读作弧 度。 弧度制的定义: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1弧度 的角。

  规 定:

  正角的弧度数是正数,

  负角的弧度数是负数,

  零角的弧度数是0

  用角度制和弧度制来度量零角,单位不同,但数量相同(都是0)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强化自我意识,促进由学会到会学转化,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公式推导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当角用弧度制表示时,

  其绝对值等于圆弧长与半径的比,即:

  并由学生推导出弧长公式:

  说明:一定是用弧度制表示的角

  2.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360°=2p rad 180°=p rad

  注意:

  1、弧度与角度的换算,可以利用科学计算器进行,也可用《中学数学用表》进行。

  2、一般地,“弧度”与“rad“通常略去不写,而只写这个角所对应的弧度数.

  3、采用弧度制后,角与实数之间就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公式的推导,融教学内容于解答启迪之中,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四)、习题讲解

  例1 把角度化成弧度:(1) (2) (3)

  例2 把弧度化成角度:(1) (2) (4)

  练习 :103页 习题5.2-1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度与弧度之间的转化及一些特殊角的弧度数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五)实践应用

  例3 某机械采用带传动,由发动机的主动轴带着工作机的从动轮

  转动.设主动轮A的直径为100mm,从动轮B的直径为280mm

  问主动轮A旋转,从动轮B旋转的角是多少?(精确到 )

  例4 求如图5-12所示的公路弯道部分

  弧AB的长(单位m,精确到0.1 m)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六)、归纳小结

  1、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2、弧度的意义;

  3、弧度制计算公式及简单运用。

  作业:P105

  习题5.2第2、3、4、5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教材中,5.1-1是弧度制的基本概念,5.1-2是利用弧度制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我认为本节知识,对于汽修和机械加工专业而言应以实践为主,因此将5.2-1和5.2-2合为一节课。首先介绍弧度制的相关知识,后半节课着重让学生自己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一个新的概念出现之后,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需要深入思考,掌握其内容,理解其本质,知道其外延。当然,学生对新概念的再思考,来源于教师的引导,引导取决于教师本身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也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引发学生对新概念的再思考、再加工。所以,我认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取决于教师独具匠心的“问”和学生积极主动的“思”。对于本课题中问题的设计,我也注意到:问题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且能够让学生再思考。从而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和严谨性,同时也为专业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c/tupian/409962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