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春秋争霸》的典型练习题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夯实基础典型题

《春秋争霸》的典型练习题

  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2、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编写了《春秋》后就以春秋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春秋开始于()

  A.公元前475年B.公元前476年

  C.公元前771年D.公元前770年

  3、河南洛阳是著名的古都,下列朝代曾以它做为都城的是()

  A.夏朝B.西周C.春秋D.西汉

  4、春秋时期,第一位君主是()

  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幽王D.周平王

  5、春秋时期,第一个当上霸主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

  6、齐桓公即位以后,不计较个人恩怨,用以为相的是他的宿敌()

  A.伊尹B.姜尚C.管仲D.鲍叔牙

  7、以下内容和管仲改革无关的是()

  A.改革币制B.改革内政C.发展和平D.改革军制

  8、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9、城濮之战中交战的双方是()

  A.齐楚B.晋楚C.吴越D.吴楚

  10、楚庄王向东周大臣探问王宫里的九鼎有多重,表现了()

  A.他比较喜欢九鼎B.他想按照王宫的九鼎进行仿做

  C.九鼎是诸侯能够争霸的必需品D.他想夺取周王权力

  11、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显示了下更哪一个诸侯王的野心()

  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宋襄公

  12、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改革内政,使吴国实力大大增强,他任用著名的军事家是()

  A.管仲B.孙武C.孙膑D.伍子胥

  13、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是()

  A.晋文公B.楚庄王C.阖闾D.勾践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4、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D.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15、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

  B.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

  C.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D.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

  16、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17、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周天子都派人参加,这说明了()

  A.这两个诸侯国得到了小诸侯国的拥护

  B.周天子非常尊敬这两个诸侯国的国君

  C.这两个诸侯国有很大的地位

  D.他们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周天子的确认

  18、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

  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D.管仲的改革壮大了力量

创新题

  19、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A.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

  B.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

  C.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D.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

  20、“中兴之主、五霸之首”应指的是下列春秋时期的哪位霸主()

  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宋襄公

  21、据《史记》记载,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思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国君是()

  A.吴王夫差B.齐桓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避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无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

  材料二: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缅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参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参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了春秋时哪两位霸主的争霸情况?

  (2)请你指出两则材料中所包含的成语典故。并试着解释出成语的含义来。

  (3)这两位霸主的争霸战争都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战役,请你分别说出这两个战役的地点来。

  (4)有关这两位霸主,试着通过网络或相关资料再写出一些成语典故。(至少两个)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3、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①楚庄王饮马黄河②城濮之战③勾践灭吴④葵丘会盟

  A.③①②④B.④②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

  24、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①政治上,改革内政②经济上,发展生产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

  25、下列春秋时期的成语与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退避三舍——晋文公B.楚庄王——一鸣惊人

  C.吴王夫差——问鼎中原D.勾践——卧薪尝胆

  26、阅读下列材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诸侯)。

  请回答:(1)“平王立,东迁于洛邑”是在哪一年,标志着哪一时期的开始?

  (2)材料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情况?

  (3)“政由方伯(指诸侯)”,请你举出五个具体的例子。

  (4)请你试着分析一下“诸侯强并弱”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

  ——孔子

  请回答:

  (1)“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候?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现象?

  (2)材料一中的“管仲相桓公”是如何“相”桓公的?

  (3)材料二中“桓公九合诸侯”指的是什么事?“不以兵车”应得益于管仲的什么策略?请结合实例说明。

  (4)通过齐桓公称霸的事件,从中你能提到哪些启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116681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