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关于大众传媒的兴盛课文的同步试题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大众传媒的兴盛同步试题

关于大众传媒的兴盛课文的同步试题

  一、单项选择

  1.享有“近代史的百科全书”赞誉的报纸是()

  A.《申报》B.《大公报》C.《时务报》D.《新闻报》

  2.《申报》从1912年起,由中国人接办,这位中国人是()

  A.张謇B.史量才C.梁启超D.张元济

  3.19世纪以来,报业作为大众传媒十分发达,被胡适称为“小册子新闻事业的黄金时代”是指下列哪一时期?()

  A.甲午战后B.第—次世界大战期间

  C.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40年代

  4.报业和出版业同为大众传媒,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

  ①报业以刊载新闻为主;出版业以传播科学、文化为主

  ②报业侧重于舆论监督、影响民众;出版业侧重于文化与知识的传载,以此教育民众

  ③出版业的历史比报业历史长

  ④报业的时效性比出版业的时效性强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昌明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是张元济晚年写的两句诗。这两句诗表达了张元济的一种什么认识?与他具有相同认识的且属于同一时代的人还有哪一个?联系当今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什么战略?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感想和认识。

  报与刊之分离

  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近代意义上的报纸和刊物自传入中国以后,一直将连续性定期出版物称为“报”,没有“刊”这一说法。从1900年开始,这一现象渐渐有了变化,“报”的名称专属于散装出版的非书册型的新闻纸,特别专属于日报。而以书册型定期连续出版的期刊不再笼统称为“报”了,先后出现过“册报”、“丛报”、“杂志”、“世界”、“编”、“录”、“刊”等。“报”与“刊”名称上逐渐分离。

  在形式分离的同时,在内容上,报纸与期刊也开始分离。分离之初,期刊主要注重新闻事件的文献性,刊出权威性的材料,以按语形式进行解说,以让读者了解新闻事件的完整性。确实,从新闻时效性来看,期刊根本不能与报纸相提并论。后来,期刊逐渐专业化,向知识性、学术性、趣味性等方面发展。而报纸重点是新闻,并留出一定版面给予连载的小说、笔记、诗词等,有的甚至以副刊形式刊登这些内容。把期刊完全“挤”出新闻传播领域,是新闻传播速度加快的直接后果。期刊与报纸的分离过程一直持续到1911年左右,才基本完成。

  答案

  一、单项选择:1.A2.B3.C4.D

  二、材料分析:“昌明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表明张元济先生认识到:教育关系到国家之根本。当今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的已不是过去那种纯粹的劳动者,而是需要有文化知识的劳动者。对此我国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感想和认识: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或检查自己的不足,或谈学好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或结合亲朋、邻里外出打工或下岗的实例,或结合日常所见的高科技产品,说明社会需要有文化的劳动者。从而认识到:社会发展对国民的素质要求明显提高,这是社会的进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157084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