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简述题 (每题8分,18选4。)

  1.社会政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P5

  答:(一)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1. 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 政治决定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

  4.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高等教育通过发挥其政治功能为社会政治服务

  1. 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2. 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

  3. 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2.社会经济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P9

  答:(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 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3.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4. 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1.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2.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3. 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社会不利群体的社会地位

  高等教育的上述经济功能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再生产科学技术这两条基本途径而实现的。

  3.社会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P17

  答:(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 文化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内容

  2. 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

  3. 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4.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对文化具有反作用

  1. 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 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4.简述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P25

  答: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包括:

  (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教学职能)

  (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研究职能)

  (三)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针对社会)

  现代大学三大社会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

  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使它们不脱离社会实际。

  5.简述教育目的的性质 P32

  答:(一)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 (主观性)

  (二)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6.简述高校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P48

  答:在高校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个: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训练、社会实践活动。

  7.简述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 P171

  答: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的劳动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这种作用的认识程度。高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尽管高校教师的作用与贡献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教育的社会效益具有滞后性,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教师的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及时地、直接地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因此社会上仍存在轻视教师劳动的观念,以为教师的工作是简单的重复,与物质财富的生产没有关系。但是政府通过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教师社会地位的确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对教育经费和教师待遇都有所规定。

  高校教师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尚欠发达,经济待遇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还应意识到,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自己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要有默默无闻的准备。

  8.当代大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P185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和性格两方面:

  1、大学生的气质已经基本稳定下来,能根据自己的气质特征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并能克服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教育上主要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特征,使其能在学习与生活中扬长避短,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更好地发展自己。

  2、大学生的性格正逐渐完善和稳定下来,具有稳定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意志品质与理智情感特征。教育上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改变以往性格特征中的消极方面,发展积极方面,以形成完善的人格。

  9.如何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在课程结构中的关系。P236-237

  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1)要加强基础课,以有利于学好专业课,也有利于专业变换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加强基础课并非愈宽愈深愈好,要适度,使学生在普通课的基础上实现高度专业化;

  (3)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的职业倾向课。着眼于拓宽专业眼界,提高专业理论思维层次和掌握科学的一般方法论。

  正确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1)两类课程应比例适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保持主干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增加教育计划的灵活性。

  (2)应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适当压缩必修课的学时和教学内容。以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的学业能反映本专业的规格和要求;

  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要克服轻视理论轻视书本知识的`错误倾向,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

  (2)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克服忽视实践的倾向,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能力。

  10.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P213

  答:(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 致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要实事求是,切忌偏高和偏低

  (三)培养要求应体现层次、规格的差异性,切忌笼统

  (四)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可比性。在学习年限、课程体系、学分、教材、学位水平方面,尽可能地和国际公认的标准接近。

  11.简述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P266

  答: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有:

  (一)有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

  (二)由于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使组成教学法的双方在整个体系中的

  比重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师的校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逐渐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

  (三)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12.大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是什么?P223

  答: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增强。独立性增强意味着他们对老师的依赖已经减弱;自主性增强意味着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选择发展方向;学习探索性的增强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他们也以直接知识为认识对象。

  13.大学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 P297

  答:(一)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三)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四)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

  (五)科研是学校直接为和会服务的主要渠道

  (六)科研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14.简述社会实践活动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意义 P325

  答: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

  (三)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

  (四)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15.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P353

  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用马毛邓来教育和武装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主要有:

  (一)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启发教育学生,增强大学生认识、改 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保证和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四)引导、培养和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16.简述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意义有哪些。P113

  答:教师聘任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地打破了高校教师铁饭碗地局面,一是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二是优化了高校教师的队伍结构,对加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三是聘任制有利于形成竞争上岗的局面。

  17.简述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的特征 P92-93

  答: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宏观总体特征是: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大多高校由各省(市、区)举办和管理,部分由中央部位负责;与此同时私立系统尚处于逐步形成中。高校体现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

  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微观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层次结构轮廓清晰,各层次间基本能够保持衔接,相互连贯,但培养规格上还有些模糊,特别是专科教育的定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 进入各层次都有比较严格的入学条件限制,实行严格、规范而统一的考试制度。 ――在学习方式和修业年限上,加强改革,增强灵活性,但总体上比较刻板、划一。

  18.简述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三个模式 P116

  答:人们通常将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划分为三种模式:

  (一)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这种体制下,高等教育完全由国家举办,高等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权力在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直接调解高等教育活动。以法国为典型代表。

  (二)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又称分权制,一般高等教育的决策权力不在中央政府,而是由地方政府或利益集团来独立行使高等教育决策、立法、财政拨款以及评估、监督职能。以美国为典型代表。

  (三)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简称结合型管理体制,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或政府与高等教育部门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的管理职能,各自在不同层次行使其职能,并满足各方利益需要的管理体制,以德、日、英等国家为代表。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2018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3.教育学试题和答案

4.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5.教育学心理试题及答案

6.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7.教育学升本试题及答案

8.职业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204193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