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初中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同学们在考试之前喜欢着一些试题,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初中历史知识竞赛试题哦!

  初中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

  1、成语“指鹿为马”这个典故发生于(    )

  A、秦朝                  B、汉朝               C、宋朝

  2、成语“投笔从戎”讲的是谁的故事(    )

  A、班固                  B、班超               C、班昭

  3、成语“图穷匕现”中,荆轲所献的是哪国的地图(    )

  A、燕国                  B、楚国                 C、赵国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

  A、月亮       B、姻缘    C、友谊

  5、下列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 (    )

  A、指鹿为马      B、奇货可居       C、图穷匕见

  6、苏轼在《念奴娇61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

  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7、典故“嫦娥奔月”因偷吃了什么便飞上月宫(    )

  A、桂花酒             B、仙桃             C、不死之药

  8、典故“退避三舍”中的“三舍”指(    )

  A、九十里的路程       B、放弃三次机会     C、三间房屋

  9、典故“四面楚歌”中唱楚歌的是(    )

  A、项羽的部队         B、秦朝的部队        C、刘邦的部队

  10、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发明,下列中国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是(   )

  A、重阳        B、中秋      C、清明      D、端午

  11、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哪个方面的标准?(    )

  A、长度       B、面积    C、体积    D、重量

  12、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    )

  A、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        C、玉玺

  13、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    )

  A、挂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采菊   D、喝雄黄酒

  14、据《百家姓》中的排序“赵钱孙李”,“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却排第一。由此可推断出《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周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5、明朝科举考试规定只能在四书五经中命题。五经是(    )

  A、《诗》《书》《礼》《论语》《春秋》

  B、《春秋》《易》《论语》《书》《诗》

  C、《易》《诗》《书》《孟子》《礼》

  D、《诗》《书》《礼》《易》《春秋》

  1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中,“风骚”一词源自(    )

  A、《九章》、《离骚》            B、《楚词》、《九章》

  C、《诗经》、《离骚》            D、《诗经》、《楚词》

  17、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写的习俗发生在

  A、元旦        B、端午节        C、春节         D、中秋节

  18、民间说朱元璋当皇帝,是因为他的生辰八字好。其实,“八字”不过是

  A、关于天文地理的`另一种表述

  B、关于阴阳五行的迷信说法

  C、用干支表示的出生年、月、日、时

  D、指出生的时间、地点与气象

  19、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有说服力?

  A.古籍的记载  B.屈原的作品   C.政府的声明   D.学者的解释

  20、岳飞《满江红》中,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其中“匈奴”是指

  A、女真统治者 B、西夏统治者  C、蒙古统治者  D、契丹统治者

  2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哪部作品中的名句?

  A、《归园田居》  B、《饮酒》 C、《桃花源记》  D、《归去来兮辞》

  22、《水浒传》的梁山众首领中,不计入“一百单八员头领”的是

  A、晁盖      B、宋江       C、吴用       D、扈三娘

  23、我国到了明朝已形成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四级考试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A、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B、乡试——会试——院试——殿试

  C、乡试——会试——殿试——院试

  D、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24、《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A、花果山称王   B、三打白骨精  C、龙宫索宝   D、大闹天宫

  25、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琵琶记》    C、《牡丹亭》  D、《长生殿》

  26、《三国演义》中 “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是指(    )

  A、关羽、张飞、赵云         B、刘备、关羽、张飞

  C、曹操、关羽、张飞         D、关羽、张飞、马超

  27、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28、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的意思是(    )

  A、天空        B、大海         C、草原         D、高山

  29、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    )

  A、青铜器      B、药材         C、墓碑         D、竹筒

  30、林肯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尊敬和爱戴的总统,主要是因为

  A、他维护了美国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

  B、他消除了种族歧视

  C、他出生贫寒却当上了总统

  D、他是第一位遇刺身亡的美国总统

  31、假如你生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你不可能享受到的生活是

  A、坐飞机出行 B、乘汽车上班C、用电脑上网D、在电灯下读书

  32、“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1959年视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    )

  A、青铜立人像    B、司母戊鼎   C、编钟    D、唐三彩

  33、晚唐时有一位家住余杭的读书人决定到长安游历并求取功名。当船驶入长江后,他决定到诗人韦庄发出过“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感慨的古城参观游览。这座古城最有可能是(    )

  A、洛阳        B、建康     C、燕京            D、汴梁

  34、如果你生活在唐代,明天就要参加科举考试,如熬夜看书打磕睡,你将可能用哪种方法来提神?(    )

  A、喝酒      B、抽烟       C、喝咖啡          D、饮茶

  35、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

  A、下棋      B、舞蹈      C、武术        D、驾车

  36、“东床快婿”原本是指(    )

  A、司马相如   B、王羲之    C、刘邦      D、诸葛亮

  37、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左宗棠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之洞

  38、“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源于1886年美国哪一城市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斗争?

  A、纽约      B、华盛顿      C、芝加哥     D、旧金山

  3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奥匈帝国向塞俄维亚宣战

  C、俄、奥争夺巴尔干   D、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疯狂扩军备战

  40.“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A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        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41、朝代接龙(每空2分,共10分)

  秦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 )——北宋、南宋——( )——明——( )

  42、清朝皇帝接龙(每空2分,共10分)

  顺治——( )——( )——乾隆——嘉庆——( )——咸丰——( )——光绪——( )

【初中历史知识竞赛试题】相关文章:

1.读书知识竞赛试题

2.小学知识竞赛试题

3.护理知识竞赛试题

4.就业知识竞赛试题

5.国学知识竞赛试题

6.女工知识竞赛试题

7.名著知识竞赛试题

8.初中历史测试题参考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221719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