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最新诗歌语言炼字类新解及试题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诗歌语言炼字类新解及试题

  问:前人谢榛评此诗说:“‘涌’字尤奇。”其实前一“垂”字亦“奇”,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垂”“涌”二字的精妙。

  答:“垂”“涌”二字确是用得精妙。(步骤一:表明看法) “垂”,低,低垂,星星紧贴地平线。“涌”,翻滚,涌动。月照大江,月光随影涌动。(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垂”“涌”二字描写星星低垂于广阔原野,月光下江流涌动着的景象,这种阔大的景象恰与“危樯独夜舟”之“独”、“天地一沙鸥”之“一”情景交融。(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阔大的景象之下是一个极其渺小的自我,居无定所,浪迹天涯,突出了被广阔时空所挤压的诗人飘泊无依孤苦忧惧的形象。(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答题提示:诗学是人学,诗词最终要抒写的也是人的形象、人的情怀。我们读诗,就是要读出诗后的“人”来。

  【练习16】 溪居即事 崔道融(唐)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问: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疑”“急”二字用得传神,为什么?

  答:“疑”“急”二字用得确是传神。(步骤一:表明看法)“疑”,怀疑,大人本不疑,小孩才疑。“急”,急忙,扣住小童的思维特点来写,很有情趣。(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很是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了回去,急急忙忙地解脱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客。(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十分传神。诗人成功地描写了一个热情、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练习17】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问:这首诗第三、四句中的“旷”“低”“清”“近”几个字用得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旷”“低”“清”“近”几个字确用得精妙。(步骤一:表明看法) “旷”,空旷,空阔。“低”,比……低。“清”,澄澈。“近”,紧挨着,相隔距离短。(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日暮时刻,旷野苍茫,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的近。(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诗人满怀愁绪,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练习18】 早梅 齐己(唐)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问:齐己是唐代诗僧。曾携诗卷谒郑谷,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不觉投拜曰:“我一字师也。”这就是著名的“一字师”的故事,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郑谷将“数”改为“一”之精妙所在。

  答:改“数”为“一”确实精妙。(步骤一: 表明看法)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而这“一枝”报春,先于众梅,更突出早开之梅之不寻常。“一枝”与题目更切合。所以,这改动的“一”字看似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步骤二、步骤三: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这不是数量的多寡,而是意境的高下。改诗更能突出观察之细腻和对春天的渴望。(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练习1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2017年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答案】不同意。(步骤一:表明看法) “敌”字在诗中的意思是“承受”。(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家书远来、回归家园都是杳邈难期的梦。梦醒时分,只有空荡的床榻陪着自己面对寂寥凄寒的秋夜。(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对”字不能体现出这种无法承受的凄怆。

  【练习2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问: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答案】“带”,带来。(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横空向南飞去的老鹤带来的钟声,直传到海幢寺来。(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使画面具有动感。(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

  【练习21】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问题。(8分)(上海卷)

  [黄钟] 人月圆 张可久 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问:“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倦”,厌倦。(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一切朝代的兴亡盛衰,英雄的得失荣辱,都不过像一场梦幻,转瞬即逝。碌碌一生,早已厌倦了宦游“天涯”的生活。(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一个“倦”字,包含了多少风尘奔波之苦,落拓不遇之怨,世态炎凉之酸!如此坎坷悲辛,书剑飘零,怎能不令人厌倦思归呢?同时,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223821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