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2)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作文(40分)

  18、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作文。

  踏着融融的月光,走在静静的校园。母校,我就要离开,带着心中无限深深的眷恋!想起那个梳小辫的同桌,是否还记恨对我的不满;我曾用削铅笔的小刀,在桌上刻过不许逾越的界线。想起孩提时的伙伴,是否还像过去那样贪玩;我们曾在操场上厮杀,屁股上中过多少泥巴做的炮弹。想起那头发花白的老师,总像父亲一样慈祥而威严;如果再让我去听他讲课,我一定再也不会调皮捣蛋。无数美好的回忆,是我生命中宝贵的精神财产;如果把它收集起来,定能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花环。是的,只有当我们即将离开时,才觉得母校的珍贵。朋友们,在我们即将离开母校之际,你是否也有千言万语要对母校说呢?请以“母校,我对你说”为话题,写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B。 A.罚臧(zāng)否 C.行(háng)阵和睦 D. 难(nàn)壬(rén)人

  2、B.两个“相”都读(xiàng)。A项前“为”读(wèi);后“为”读(wéi) C项前“否”读(pǐ)后“否”读(fǒu)D. 项前(dù)后“度”读(duó)

  3.B.辍耕之垄上(之:去,往)

  4. A。B.“畏”通“威”,威严的意思。C.“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D.“阙”通“缺”,缺点。如:裨补阙漏

  5.D.“军”古今都是军队的意思。A项“走”古义:跑,逃跑;今义:行走。B.项“谨慎”古义:认真、慎重;今义:小心。C项“八百里”古义:牛;今义:指路程。

  6.①小桥流水人家 ②感时花溅泪 ③暂凭杯酒长精神 ④欲上青天揽明月 ⑤溪头卧剥莲蓬 ⑥亲贤臣,远小人 ⑦润物细无声 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0分,第①题默写1分,书写工整、不涂改1分;第⑥题1分,只写半句不给分,其余各题每空1分。凡有错字、别字、多字、少字者,该空计0分)

  7.D。写“三顾之恩”和“白帝城托孤”是为了称颂先帝的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和效忠备父子、兴复汉室的决心。

  8.D。这是写诸葛亮淡泊的生活,以“苟全性命”“不求闻达”表明无意于功名利禄。这是他自谦之辞,使人可见作者品格的高远。

  二、(一)

  9.答案:有丝瓜花,黄瓜花,南瓜花,乌子花,葵花的花。

  10.答案要点:①“香香的”表现出葵花子的香味;②表现出等待嗑瓜子的幸福快乐;③体现了“我们”的童真童趣;④使用叠音词,琅琅上口,有韵律美。(意对即可)

  11.①答案要点: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祖母精心伺弄土地,热爱生活;或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祖母热爱劳动,表现热爱生活。(意对即可)

  ②答案要点: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形象地描写了绿叶在地中摇摆的姿态和小黄花的可爱情态,表现出作者喜爱之情。(意对即可)

  ③答案要点:瓜子是朵花经历日月风光(或吸足阳光和花香)结出的果实;它是祖母深沉的爱的积淀。(意对即可)

  12.表观了葵花对失意、彷徨中的凡高的鼓舞(注入的温暖);体现了本文的主旨,表现了“爱的最强光”;赋予葵花更深的内涵,使文章更为厚重;《向日葵》也是作者记忆中的开不败的黄花;艺术中的葵花与现实生活中的黄花虚实结合,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加深了文章的意蕴)。(意对即可)

  13.①答案要点:写出童年“我”特征,表现出“我”的快乐(或幸福或期待或迫不及待的情形)②答案要点:能写出祖母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留恋;祖母对孩子们的深沉的爱;符合老年祖母的特征。

  14.C

  15①误了期限,按照(奏稿的)法律,都要被杀头。(意对即可) ②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意对即可) ③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意对即可)

  16.A

  17.①号召天下的百姓反抗秦朝的统治,会得到很多人的响应。②《陈涉世家》中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谋划)的经过;《过秦论》中的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意对即可)

  三、作文

  18.【写作提示】

  在母校生活了三年,即将告别,定会依依不舍。与老师、与同学,定有千言万语要说。好,拿出你的笔,写下自己的真情感受吧。我们既可以从宏观上赞扬母校诗意的校园、优秀的质量、优良的学风、和谐的关系;我们又可以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件的叙述、一个具体的'人物的刻画来表现自己对母校的赞美之情。我们还可以通过自己见证学校前后变化,来讴歌母校的发展。总之,写真事、抒真情,就能出彩。

  母 校

  李 兵

  第一次听到“石宝中学”是小学四年级,父亲开始给我讲他在石宝中学的高中故事,心里开始构想着石宝中学的如何壮丽。便问了父亲:“那儿有电视里的高楼大厦吗?”父亲严肃而自豪地说:“不是,但她是我们一砖一瓦砖建起来的。”

  几年后,在石宝中学的虾子岭上,多了一个未脱幼稚的初中生,常常坐在树阴下,数着一朵朵榆钱。我曾尝试着去寻教学楼上哪一块砖浸过父亲的污渍,尝试着去聆听,哪一块砖记载着父亲的琅琅书声,不知道父亲是否也曾站在古老的红亭上,望着长江,构想自己的未来?

  想起开学父亲送我到校,抱着一颗榆钱树痛哭:“这是我到校不久后植下的。”父亲由于无钱再读,只念完了高二,这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他只得将希望寄托于我,我是个孝顺的儿子,因此我必须背负。

  等到最后一次站在红亭上,我才猛然想起曾经对父亲和老校的诺言:我为进入石宝中学而骄傲,也要让石宝中学为我而自豪。时间是最可怕的对手,也将我的意志一寸寸消磨,什么也没有的我抱着那棵洋槐树痛哭,对父亲的诺言怕是不能实现,竟然对父亲的失望没愧疚过一次。心灵的空虚往往会让一个人去检讨自己,于是,我把心摊在红亭的石凳上解剖。

  最后一夜老校在我的慌乱思绪中伴着我莫名其妙的泪水,在长江的绵绵夜曲中睡去了,留下独自品味寂寞的红亭。

  现在,老校在三峡水域的伟业中,光荣退役,我不想去看她的斑驳残垣。或许,是不忍心去看,因为,那样至少能让老校给我最后的影像是那样完美无瑕。

  父亲说了一句让我不安的话:“该走的终究要走的,该长大的也该长大了。”

  别了,老校!

  让我把你美丽的倩影留在心间!【点评】

  “老校”是两代人感情的“粘合剂”,借两代人对“老校”的情感,表达了两代人之间的情感。父亲那句“该走的终究要走的,该长大的也该长大”既道出了一个自然规律、又点出了一个生活哲理,同时也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殷切希望。本文语言朴实流畅,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描写细腻精神,想象贴切而又符合艺术的真实。(指导教师:邓大林)

【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相关文章:

1.初一英语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2.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3.第七单元测试题试题参考

4.语文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示例

5.初中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6.第七单元测试题答案

7.九年级上册英语第七单元测试题

8.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278596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