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甲文

  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与朱元思书 习题精选。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脑子里过多地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和劳动的问题。

  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孙伏园受周老太太之托,劝他换一条新棉裤。鲁迅说:“岂但我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当然更不是。鲁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概的。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此其一。

  其二,如果你是一个国家干部或者先进的劳动者,还得考虑到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

  高尔基在回忆列宁的时候,写道:“生活俭朴,没有烟酒的嗜好,从早到晚忙于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他完全不会关心自己,可是仔细地注意同志们的生活。”高尔基感到,列宁有一个生活逻辑:“人们生活过得坏,那就是说,我也应当过得坏。”

  当大多数人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时候,你在生活上过份突出,一方面容易脱离群众,另一方面如果相互效尤,形成风气,也就会无形中浪费了本来可以节省下来的国家物质财富。

  其三,一个人开始学会大手大脚花钱的时候,他总是有条界线的,这就是限于自己的劳动所得。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手大脚花惯了,那条劳动所得的防线也不见得就是马其诺防线,即使是马其诺防线,也是可以被自己的贪欲所攻破的。由于平时胡花乱用而堕落为贪犯、盗窃犯的,不是在“三反”“五反”斗争中发现过吗?

  乙文

  (曹操无论在政治远见、军事才能、文学才华上,都比刘备强。然而曹操却没有去请诸葛亮,诸葛亮让刘备得到了。)

  究其缘故,余以为原因有三:

  按现在行政区划看当时,曹操在许昌,诸葛亮隐居南阳,同在一个省份,遗憾的是曹操却不知道有这么一位经天纬地之才。那个时候没有人才交流中心,没有人才数据库,更没有像现在这样的供需双方见面的人才交流会。曹操选择人才只能在自己认识的小圈子里,或是靠身边人的推荐。一句话,他信息不灵,这是他难以跨越的时空界限。只能说,悲夫,阿瞒!此其一。

  话又说回来,假如曹操当时知道诸葛亮的才华,先于刘备去顾茅庐,恐怕孔明先生也不会加盟曹操的政治集团。盖因阿瞒口碑不好,被看作奸诈无信之徒,单就他杀了于他有救命之恩的吕伯奢一家,奉“宁可我负天下,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哲学为人生宗旨,足见这个人的道德品质不如刘备。他一方面求贤若渴,一方面又嫉贤妒能。人才不能为我所用则杀之,如沮授,人之才过我者杀之,如杨修。这样狭小的肚量,怎样让天下之士心甘情愿地追随其后?此其二。

  曹操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他的事业名不正言不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帽子被扣在脑袋上。虽然他在讨董卓,征乌桓,统一中国北方等事件上显示了政治家的雄才大略,但在以汉室为正统的人眼中却是逆贼。刘备即使从事过织席贩履之类的低级职业,却因血统高贵,是汉景帝之后而被看作正宗。所举旗不被天下人承认,百姓们怎能云集其麾下?此其三。

  1.甲、乙两文的结构形式相同,都属于______(并列 包容 主次 递进)式。不同的是甲文从对工作、对他人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说理;乙文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将曹操(孟德、阿瞒与曹操同为一人)与刘备进行比较。

  2.请分别概括两文三个方面和论点。

  甲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节俭就会产生不良的群众影响。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以汉室为正统的人眼中,曹操是逆贼,刘备是正宗。

  3.两文中都有举例论证。甲文中举了鲁迅、列宁俭朴的实例,说服力极强。乙文中举了曹操杀害恩人吕伯奢一家的例子,来具体说明他______;举了他杀沮授和杨修的例子,来说明他______。

  4.甲、乙两文都引用了名人来作论据。乙文中引用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人生哲学,来证明他奸诈无信的'品行,语文试题《与朱元思书 习题精选》。甲文中暗引北宋司马光的格言“________,______”来说明节制物欲、保持节俭的重要。以上两处名言都比较短,而在甲文第二段中直接引用了鲁迅的一段话,这样引用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疑问的方式加重语气来表达确定的意思,是反问。反问句式比一般陈述句不但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请你用波浪线画出乙文中的两个反问句。将甲文中的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喻巧而理至”,一两个恰到好处的比喻,可以省去繁文缛节,并能使道理深入浅出。甲文中用“马其诺防线,也是可以被自己的贪欲所攻破的”揭示了______的重要,大手大脚的______。

  乙文第二段中“那个时候没有……人才交流会”句则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从句意上看,说明那个时代______,从语言风格上看,富有________感。

  7.从总体上看,甲文的三个方面紧紧围绕“俭以养德”四个字来阐述道理;乙文的三个方面始终围绕________这个问题来分析原因。甲文的三个方面不平均使用笔墨,对象的范围大小不一;乙文的三个方面,用力比较________。

  答案

  1.并列 信息 品德、血统

  2.①不节俭就会影响工作③奢侈会导致犯罪 ①曹操信息不灵 ②曹操的道德品质不如刘备

  3.奸诈无信 嫉贤妒能

  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直接引用鲁迅原语,材料确凿可信。从一条棉裤扩展到更多的方面恰好充分展示鲁迅的节俭作风。而且借鲁迅之口引出一句哲理性的语句,更能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

  5.“这样狭小的胆量…”“所举旗帜……”由于平时胡花乱用而堕落为贪犯、盗窃犯的,在“三反”“五反”斗争中就发现过

  6.节俭 危险 排比 信息不灵 幽默

  7.招揽人才 平均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相关文章:

1.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2.《与朱元思书》课后练习题

3.《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4.《与朱元思书》精选练习题

5.《与朱元思书的》知识点及练习题

6.《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题

7.关于与朱元思书的练习题以及答案

8.文言文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301878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