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语文试题(2)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诗歌鉴赏:贯休是晚唐诗僧,这首诗是他在农家为客时的题壁之作。前两句写柴门内外静悄悄的,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场春雨过后,不违农时的农夫自然要抢墒春耕,所以“柴门”也就显得“寂寂”了。由此可见,“春雨”下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夫抢墒也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现。后两句写庭院中,水汽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看不分明;山野间,“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躲进巢避雨的鸟儿,又飞上枝头,叽叽喳喳,快活地唱起歌来;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这一切都是写春雨初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

  3、(1)没有。因为对于行人来说,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奉命出使江南,无疑是一次游历的好机会,况且又可以顺路探亲,一举两得,实乃好事。故这首诗里没有一般送行诗中常见的那种沉郁的情调。

  (2)“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描摹了友人在大江中孤单行船的情景。春潮涌动,江水浩渺;而在这浩瀚无边的水的世界里,一叶孤舟正在暮雨中缓缓前行,江面的阔大正衬托出友人的孤单。

  诗歌鉴赏: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即将出使并省亲的友人所作。首联说明友人此行的使命和去向,说他是奉朝廷之命出使,到那遥远的水乡泽国去。颔联设想友人在大江中行船的情景。诗人没有正面抒写自己的别情,而别情已融入“春潮”“孤帆”“暮雨”这些景物中。颈联注重细节描写,状物入微,通过“草深”“花落”“莺断续”等细节描写,进一步突出了江南春光的美丽。尾联说到友人此行尚可顺道省觐父母,当不致因流连风光而耽误行程。全诗写得轻快明丽,富有生气,乃送别诗中的佳作。

  4、(1)这一联准确选取家庭生活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温暖亲昵的家庭气氛。“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昏昏”营造了一种神秘感,暗示了灯下兄妹推心置腹、促膝谈心的随意。“供”“话”二字看似信手拈来,实为精心挑选,全句表达了相逢的快乐和手足之间的深情。

  (2)“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词入诗,一纵一横,一时间一空间,使离别悲情表现得更为浓烈。

  诗歌鉴赏:抒写兄妹情深这一主题的诗并不多见,王安石的这首七律言浅而情深,使人体味到亲人间纯朴而真挚的感情。首联娓娓道来,饱含深情,少年时已经伤离别,人到中年,对于这种离情别绪,更是不堪承受,何况在刚相逢的时候,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颔联写兄妹相聚,谈笑风生,畅叙亲情,在细腻的描写中充满温馨的气氛。颈联感叹长年与亲人分离,更为即将远赴他乡与亲人相别而伤情。尾联的出句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对句以鸿雁传书以慰思念之情作结,和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5、(1)描写了一幅江淮一带战乱后农村残破的景象。人已逃亡,桃花寂寞地开着。烟草茫茫,晓鸦聒噪,围墙坍塌,水井荒废,人烟稀少,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

  (2)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给农村和百姓带来破坏的痛心,对侵敌的仇恨和对战争的厌恶。

  诗歌鉴赏:首句写桃花不识人间悲苦,花开依旧。这早春的艳阳景色,倍增战后的凄凉。次句写烟草茫茫,晓鸦聒噪,人烟稀少,为后面两句点题蓄势。“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这两句是诗的主旨句,蕴意丰富。本来,这里原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可现在只剩下残垣故井,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这首短短的绝句,为战后荒村绘出了最典型真实的图景。典型的环境,典型的细节,把离乱景象写得如此真切感人,有力地突出了“反战”这一主旨。

  第二组(30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次韵礼院孟子周佥院秋夜曲二叠

  虞集

  天阔秋高初夜长。浮尘消尽雾苍茫。澄澄孤月转危墙。金井有声惟坠露,玉阶无色乍疑霜。不闻人语只吟螀。

  (1)“澄澄孤月转危墙”一句中“澄澄”一词用得很好,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渲染了怎样一种意境?“不闻人语只吟螀”对渲染这种意境起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黄钟]节节高

  题洞庭鹿角庙壁①

  卢挚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②,三生梦③,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注:①这首小令作于卢挚出任湖南岭北道肃政廉访使途中。②半夜心:夜深人静时油然而生的离愁别恨。③三生梦:佛家以去、来、今,即前生、来生、今生为三生。梦,梦中的幻境。

  (1)此曲的最后一句“闷倚篷窗睡些”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曲前四句和后四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试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②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③。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离除夕还有五日时,作者返家,途中过苏州,经吴松,遂作此词。②石塘:苏州之小长桥。③头:指船头。恶:猛,厉害。禁持:摆布。

  (1)作者说“画船愁过石塘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既是归家,你认为作者因何而“愁”?(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片和下片的写景基调有什么不同?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340802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