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初中生物试题及答案

试题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注意事项:

  这份试卷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生物教育理论题,共8页。答题前请你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后,请将你的试卷交给监考老师。

  希望这份试卷能够伴你度过紧张、充实、愉快的90分钟,力争获得100分!

一、选择题 (共40分)

  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第5页的"选择题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40分)

  1.以下生物体的结构最简单的是

  A.细菌 B.植物 C.真菌 D.肝炎病毒

  2.甲地与乙地面积相等。甲地有100种昆虫,乙地只有5种昆虫。甲、乙两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甲地大于乙地 B.乙地大于甲地 C.两地相同 D.不能判断

  3.由于某种原因,使森林中几乎所有的树木颜色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使得该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下列哪幅图最能表示这一变化结果

  4.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海拔高度

  5.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开采

  6.炒苋菜时汤会变红,其红色物质主要来自于细胞的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壁 D.液泡

  7.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里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在。那么污物在

  A.玻片上 B.物镜上 C.目镜上 D.反光镜上

  8.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点滴葡萄糖,归根到底是让病人得到生命活动所需的

  A.能量 B.二氧化碳 C.水 D.无机盐

  9.如果仅从美丽、芳香的桃花结构来分析,在鲜花店工作的你,最关注的是

  A.花药 B.花丝 C.柱头 D.花瓣

  10.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

  A.天敌的影响 B.人工选择

  C.温度的改变 D.环境的改变

  11.海带和铁线蕨的共同特征是

  A.都生活在水中 B.都具有茎、叶的分化

  C.都用孢子繁殖后代 D.都没有真正的根

  12.新鲜水果保鲜薄膜包裹可延长存放时间,其主要原因是这样做可以

  A.不让水分散失 B.抑制呼吸作用.

  C.减少果皮损伤 D.阻挡细菌进入

  13.你认为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A.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吸吮 B.聪明的小狗会"做算术题"

  C.狗妈妈悉心喂养猫宝宝 D.蜘蛛结网捕食

  14.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等,其原因是

  ①男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类型的精子且比例为1︰1,女性只产生一种X型卵细胞

  ②女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卵细胞,男性只产生一种Y型精子

  ③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

  ④女性产生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机会相等

  ⑤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15.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制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下列哪项不属于仿生的成果?

  A.冷光 B.雷达 C.薄壳建筑 D.以鸟治虫

  16.下列珍稀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并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

  A.扬子鳄 B.白鳍豚C.大熊猫 D.金丝猴

  17.下列可用于制作蒙牛酸酸乳的菌种是

  A.酵母菌 B.青霉素 C.乳酸菌 D.曲霉菌

  18.将新鲜哺乳动物的血液分别装在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两支试管内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C、D两试管什么也不加,静止一段时间,应出现的结果是

  19.当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气体进入肺 B.气体自肺内排出

  C.胸廓由大变小 D.肺内气压瞬时增大

  20.有媒体报道,自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访问大陆以后,

  一批产自台湾南部的榴莲等热带水果于5月30日首现北京街头,这是北京人60年来第一次品尝来自宝岛的热带水果。榴莲等水果不能在北京地区栽种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温度的高低 B.光照的强弱 C.雨量的大小 D.土质的不同

  21.一名运动员的心率是50次/分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舒期比一般正常人要长得多,这种心脏对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极有好处,因为这种心脏

  A.能加速血液循环

  B.减缓代谢速度

  C.把血液充分挤压到身体各部分去

  D.使血液充分回流到心脏,使心肌得到充分休息

  22.下列技术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组织培养培育名贵花卉 B.试管婴儿的培养产生

  C.嫁接繁殖无核蜜桔 D.克隆技术产生"多莉"

  2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所有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的 B.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4.下面四幅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t)推移而发生的数量(n)变化。那么A、B、C、D四幅图中表示竞争关系的是

  A B

  C D

  25.黑夜植物体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氧气 D.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26.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排尿意义的阐述中,不恰当的是

  A.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吸收

  B.被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C.人体排出尿能起到排出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的作用

  D.为维持体内水分的相对平衡,人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一天内形成的原尿量

  27.参照右图分析判断:"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

  A.④①⑦⑧ B.④①⑤③

  C.⑧⑥⑤④ D.④⑤⑧⑦

  28.动物行为对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雄鸟占领巢区、建造鸟巢是防御行为

  B.紧急情况下蜥蜴自动断尾是攻击行为

  C.公鸡报晓、北雁南飞都属于节律行为

  D.只有脊椎动物才具有学习行为

  29.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B.组成骨骼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内部大都中空

  C.胸骨上有龙骨突,其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

  D.生殖为卵生,卵内有气室,受精卵产出后由雌、雄亲鸽交替孵卵

  30.下列关于作物栽培与管理的叙述中,不科学的是

  A.移栽幼苗时根部要尽量带土B.农田的土壤如果板结要及时松土

  C.要使作物枝繁叶茂应多施钾肥 D.给作物施肥后要及时灌溉

  31.化石证明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 缺乏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变异

  B. 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

  C. 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

  D. 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绝了

  32.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3.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①单眼皮和双眼皮 ②有耳垂和无耳垂 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④卷发与黑发 ⑤双眼皮与色盲

  ⑥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③④

  34.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35.科学家研究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呈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这就是

  A.转基因生物 B.生物反应器 C.仿生学 D.动物乳房工业

  36.下列生物所代表的类群正确的是

  A.蚯蚓--节肢动物 B.白鳍豚--鱼类

  C.向日葵--被子植物 D.葫芦藓--蕨类植物

  37.下列动物与其栖息环境对应正确的是

  A.丹顶鹤--湿地 B.袋鼠--森林

  C.金丝猴--草原 D.华南虎--南极雪地

  38.人体在吸气时发生的变化是

  A.胸廓扩大、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B.胸廓扩大、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C.胸廓缩小、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D.胸廓缩小、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39.人们常利用赤眼蜂来防治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农林害虫。这是因为

  A.赤眼蜂能以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为食

  B.赤眼蜂能将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的体内

  C.赤眼蜂能将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的卵内

  D.赤眼蜂能使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的变态发育提前

  40.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区别于种子植物最明显的特征是

  A .藻 类 、苔 藓 、蕨 类 植 物 无 根 、茎 、叶

  B .藻 类 、苔 藓 、蕨 类 植 物 无 茎 、叶

  C .藻 类 、苔 藓 、蕨 类 植 物 无 叶

  D .藻 类 、苔 藓 、蕨 类 植 物 无 种 子 ,用 孢 子 繁 殖 后 代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ti/43641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