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有关柔性化配送中心特点研究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配送中心是物流系统的核心节点,不仅负责货物储存、运输等一般物流作业功能,还是实现指挥调度、信息处理、作业优化等的核心平台。随着产品及客户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差异化,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传统配送中心的作业模式由于适应性差,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变革。提高配送中心柔性、增强系统适应性和兼容性、提高效率和效益、加大协作和集成力度、满足客户动态柔性需求已成为配送中心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关柔性化配送中心特点研究论文

一、柔性化配送中心的界定

  1.柔性化配送中心内涵。柔性化是通过系统组成结构、人员组织、运作方式和装备组成等方面的动态变化,对需求变化作出快速反应,满足不同种类物流作业要求,同时消除冗余损耗,力求获得最大效益的新型模式。

  柔性化配送中心是以可实现资源优化、动态配制的系统管理平台为核心,以具有可实现动态组合、完成不同物流作业功能的物流系统及设备为基础的物流节点。柔性化配送中心的硬件系统包括若干台可以动态调整组合的物流装备、控制监测装备、信息管理设备及相应的辅助设施;软件系统包括作业优化调度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与之相对应的现代柔性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配制管理和操作人员,实现系统资源的优化整合,满足新经济条件下市场细分、个性化需求增多的发展趋势。

  柔性化配送中心是现代工程、管理技术和物流作业向多样化、差异化转变的结合体。现代系统工程技术、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械工程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的有机整合形成柔性化配送中心的技术基础,为柔性化物流作业提供保障。柔性化配送中心的市场定位是满足终端用户配送时间、作业方式、配送数量等方面的柔性化需求。柔性化配送中心是利用先进的现代工程、管理技术,满足终端用户动态变化需求,实现全过程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物流作业系统。

  2.柔性化配送中心特征。柔性化配送中心包括多个柔性作业单元,各柔性作业单元内部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外界的连接方式能进行动态转化,从而可以根据配送中心任务或生产环境的变化进行迅速调整。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装备柔性。装备是实现物流作业的基础,装备的柔性可体现为装备自身功能的多样性,是物流系统柔性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同时装备柔性还可体现为与外部环境具有良好的接口,可实现多个、多种装备的多重动态组合,形成更高一级的物流作业单元,实现多样化的物流作业功能。

  (2)作业对象柔性。终端用户的要求柔性多体现为作业对象的多样性,作业对象的物理、化学特征各不相同,在不同时间、不同操作区域内作业对象的作业形式和作业要求也不相同,作业对象的柔性是配送中心柔性的驱动力,要求柔性化配送中心能对自身资源进行动态调整,经济而迅速地适应外界变化,对作业对象有很强的兼容能力。

  (3)作业能力柔性。终端客户的要求受时间、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波动性,而配送中心对客户需求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完全通过自身的调节功能将客户需求的波动平均化,当终端客户物流需求改变时,柔性化配送中心要经济地改变作业能力,通过对物流设备、设施组合形式和作业模式的调整,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作业能力,而不是以固定的模式、较高的损耗按照最高设计能力运行以完成动态变化的作业量。

  (4)系统扩展柔性。系统扩展不单纯指作业量的简单提升,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会对配送中心提出更多的功能性要求,要求系统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即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差异化、多样化的服务。当物流作业要求变化时,可对资源进行优化配制,增加功能模块,扩展系统功能结构,构成一个功能更加全面的大作业系统,特别是对作业时间、仓储条件有特殊要求的作业任务,系统扩展柔性将为配送中心拓展服务领域。

  (5)系统运行模式柔性。系统运行模式柔性指柔性化配送中心能在实现资源动态配置的基础上对作业方式、作业工具及作业人员等进行调整,使作业模式适应终端客户差异化需求。作业模式的柔性化与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并不矛盾,而是建立在规范化和标准化基础之上的,它强调资源动态优化配置所产生的作业模式转变,充分共享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全程动态优化配置。

  3.柔性化配送中心的关键技术。柔性化配送中心以现代管理技术和工程技术的有机组合为基础,引入自动化技术不是单纯为了提升物流装备性能,而是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而复杂的系统性能,强调资源动态、合理、快速的优化配制,要求建立准确、敏捷的信息处理系统,高效可变的硬件支撑系统,要引入工程、管理方面的现代技术以达到系统功能的要求。因此柔性化配送中心是以现代工程装备技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管理技术为支撑、以系统优化技术为纽带的各种技术的集合体。

  柔性化配送中心应采用系统控制、监测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以实现对各个子系统的状态控制和调度。在作业过程中应利用多种监测技术,实现全过程动态实时特征量监测,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引入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建立以优化的推理规则为约束的控制体系,在受到外界或内部激励时能自动调节运行参数,具有内在的“决策”功能,以达到系统最佳工作状态。柔性化配送中心的物流装备应引入模块化设计技术,建立不同类型的作业单元,并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接口,以实现不同层次的功能组合,形成可满足柔性化作业要求的硬件基础。柔性化配送中心要利用现代柔性管理思想对物流作业进行组织,要结合系统优化技术,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同时作为复杂系统,柔性化配送中心应利用相关系统工程理论与技术,特别是运筹学中的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排队论及对策论等进行作业优化组织。以上述技术为基础,柔性化配送中心可对不同的作业进行特征分析,制订作业计划,并在物流作业全过程实时获取作业状态量特征信息,自动调整作业性能参数,实现作业预测、分析、计划及控制等的合理化,建立可适应多种作业形式的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的综合物流运作体系。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55738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