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当代学校生源现状和诉求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自2008年开始,出生于1990年及以后的新一代青年学子开始批量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90后”大学生的一些特性给高校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所办学历史相对较长、办学条件完备、师资队伍优良、社会声誉良好的优质独立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在2008年秋对大一的3222名新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为学校创新教育教学和管理,提供了重要数据参考。

当代学校生源现状和诉求论文

一、生源呈现出“四多”的基本特点

  育人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和使命。2008年既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90后”学生批量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开端。独立学院学生自2008年开始出现了某些显著的变化,这给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乡镇学生多。在中南分校2008级学生中,来自乡镇的学生约占61%,城市的学生约占39%。这是一个让人颇感意外的数据。独立学院因按办学成本收费,普通本科专业每年的学费多在1万元以上。独立学院试办初期,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城市学生占有较大比例。独立学院学生来自乡镇的超过60%以上,是改革开放30年社会发展进步的明显体现。一是乡镇居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具有支付高昂学费的基本能力;二是乡镇居民对知识的渴望和认识,愿意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三是民办教育的发展,给了更多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四是国家奖助政策开始覆盖到民办高校,有助于更多家庭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来自乡镇的学生占有较大的比例,是对独立学院从“贵族化”到“平民化”的一次回归,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进步。一般而言,来自乡镇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生活上比较节俭,学习上比较努力,这有利于独立学院建设优良的学风和校风。但这类学生在从乡镇到城市的过程中,面对各种诱惑,往往容易迷失方向,放松对自己的教育和要求,值得注意。

  (二)非独生子女多。在中南分校2008级学生中,独生子女约占44%,而非独生子女约占56%。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将有关规定列入法律。现在,很多人一谈到当代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学子的特点尤其是一些缺点的时候,动辄就是“独生子女”怎么着怎么着。如今,非独生子女的比例高于独生子女的比例,也是一个让人很意外的数据。这与乡镇学生比例较高有着直接关系。高校2008年入学的学生,多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而当时中国城乡独生子女的比例具有较大的差异,基本情况是城市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比例要高于农村。例如,1985年时,城镇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比例为59.45%,而农村仅为5.27%;1990年时,城镇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比例为61.25%,而农村为13.97%[1]。非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各均有一些优缺点,大学期间共处一个大的环境,难免会发生各种碰撞和冲突,这给独立学院的育人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三)女性学生多。在中南分校2008级学生中,男生约占47%,女生约占53%,女生的比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南分校开设的专业单从专业属性上来看,文史类和理工类专业基本上各占一半,但近四年来学校录取的新生中,女生的比例均略高于男生。2005-2008四年间,女生占当年新生总人数的比例分别约为48%、49%、51%、53%。与女生逐渐增加相对应的是,男生的比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目前我国男女出生的性别比例为117:100,[2]男性比女性多3700万。[3]在“男多女少”的现状下,独立学院内女性学生呈现出的递增趋势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充分说明女性也逐渐享有同男性一样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是社会的一个巨大进步。女生比例的上升,对大学生间智力与情感的互补与激励等,将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但女性学生增多,带来的安全问题、心理辅导问题、情感问题以及就业问题等,也亟待解决。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独立学院更应重视这一问题。

  (四)“90后”学生多。在中南分校2008级学生中,“80后”学生约占60%,“90后”学生约占40%。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11所高校2008级新生进行统计,“90后”学生平均为42%,最高的为54%,最低的为32.4%。[4]作为一所在第三批次招生的独立学院,中南分校2008级学生中“90后”的比例已接近一本、二本院校平均比例,这既是高校批量迎来“90后”学生必然的体现,同时也是独立学院生源质量提高的表现。2008年,中南分校本科录取分数线在很多省份的投档线达到或接近二本的分数线。“90后”具有明显的一些特性,独立学院要引导“90后”健康成长,教育者自己要先实现几个转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由片面强调整齐划一向包容个性转化;在教育模式上,由单向灌输向双向和多向沟通转化;在教育重点上,由过于理想化的宏观目标教育向宏观目标与人的自身需要相结合转化;在信息化手段上,向网上疏导与网下引导相结合转化。

二、填报高考志愿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

  志愿填报是整个高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了解考生填报志愿的基本情况,无论是对于完善高考招生模式还是创新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实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独立学院生源的基本特点和独立学院所在的招生批次,决定了独立学院学生填报志愿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一)多数人对高考不满意。在考生分数一定的情况下,基本上决定了其上什么批次的高校。但对于2008年高考发挥如何,在中南分校2008级学生中,约70%的学生认为自己“发挥欠正常,考得不理想”。众多学生对自己的高考成绩不满意,这反映出:一是我国的高考选拔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三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成才意识比较高。少部分学生对自己的高考成绩缺乏清醒认识,也反映出部分“80后”、“90后”有一种“得过且过、随遇而安”的心理。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学生“弃学”和“退学”的现象在各个地区和高校中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学生自动退学率从2002年的0.1%升到了2006年的2.6%,2007年全国为10%左右。[5]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减少学生的无故流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独立学院应在学生入学后加强其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早日走出“高考失败者”的阴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找回自信,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

  (二)志愿填报多自己做主。人们常说,“高考考学生,填报志愿考家长”。中南分校的调查修正了人们的这种“惯性”认识。面对高考志愿,“自己决定的”约占44%,“父母决定的”约占10%,“其他亲朋好友建议的”占14%“,以上三种情况的综合”占25%,“稀里糊涂填报的”约占7%。这表明,在考生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家长并未起决定性作用。读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我的大学我做主”,这点在“80后”、“90后”学生身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反映。可以预见,今后“90后”学生中面对每年高考志愿的填报“自己做主”的比例会逐年提高。由学生自己做主选择学校和专业,最大的好处在于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有利于最大程度上把学生的兴趣、潜质等与院校和专业结合起来,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学生的阅历毕竟有限,对有些院校或者专业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往往容易造成“望文生义”,今天选择的专业明天可能就会要求更改。对于独立学院而言,一方面要尽量积极推行通识教育,按大类招生,减少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应完善各种政策,如果学生确实在某个方面有兴趣和潜力,应允许其转到其他专业就读。

  (三)多数人对院校有所了解。高校进入“90后”时代,学生填报志愿也多是“自己决定”,是不是就意味着学生填报志愿会很随意呢?调查显示,在中南分校2008级学生中,对学校“非常了解”和“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4%。这表明,学生在成绩一定的情况下,对院校的选择目标非常明确。他们会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了解自己拟填报院校的有关信息。在各种渠道和途径中,网络成为学生了解院校最主要的方式,通过学校网站了解的约有59%。这些数据对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也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一方面,当代的大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具有很强的计划性,独立学院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调动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值得思考。另一方面,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更高,如何提高他们的网络素质,是摆在独立学院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这既包括独立学院在教学手段现代化中如何利用网络的问题,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利用网络渗透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65740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