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有关一年级教学教学计划合集六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年级教学教学计划 篇1

  教者:时常武 毛丽菊

有关一年级教学教学计划合集六篇

  日期:20xx年2月13日

  课程安排:

  周 次章 节课时

  第一周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2

  第二周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2

  第三周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问题研究2

  第四周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化2

  第五周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

  第六周第三节 城市化 问题研究2

  第七周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2

  第八周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

  第九周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

  第十周复习第一章到第三章内容2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五一假期

  第十三周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2

  第十四周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问题研究2

  第十五周第五章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2

  第十六周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问题研究2

  第十七周第六章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

  第十八周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问题研究2

  第十九周期终复习2

  第二十周期终考试

  实施过程: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一、教学目的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

  2、人口迁移的形式和原因

  3、人口的发展如何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三、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农民工现状

  2、分析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3、探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一、教学目的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3、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4、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城市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城市内部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3、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

  4、城市化所要经历的过程及每个过程的特点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市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人们选择不同住房位置的情况

  2、分析人们选择住房位置的主要因素

  3、提出你选择住房位置的基本思路,选择恰当位置的住房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的: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3、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的特点

  4、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的特点

  三、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是什么样

  1、分析资料,了解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收集当地的气温、降水、日照等基本数据,了解适宜在当地生长的农作物品种

  2、为家乡的农业园区选择适宜的农业种类

  3、根据所给的地图,描述出农业示范区的蓝图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的: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工业的区位因素

  2、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3、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

  三、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焦作市概况

  2、分析焦作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潜在的优势

  3、探讨对策,寻求解决焦作市城市转型的途径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教学目的: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1、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北京及其他城市的自行车现状

  2、分析北京市交通拥堵是否与自行车有关

  3、发表意见,探究北京自行车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二、重点、难点分析

  1、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

  2、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空间分布特点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三、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

  使学生了解绿色食品和绿色消费的概念,引导学生初不建立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观念

一年级教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基础比较薄弱,对动作事物结构的思考较为肤浅,身体素质较差,意志力比较薄弱,但是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自信心不断增强。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自己也能从容面对。出现了竞争意识。针对这些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入门教育和纪律性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启发诱导,提高其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每节课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对其进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

  3、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

  4、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1、每节课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

  2、体育教学的重点主要侧重于投掷和跳跃,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的进行投掷方面和跳跃项目的练习,譬如投准投远练习和跳上跳下练习。

  3、校园集体舞,七彩阳光广播操

  教学难点:

  一年级的学生理解动作比较慢,在进行一些协调性的练习时,可能接受比较慢,所以韵律舞蹈和儿童的一些基本舞步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

三、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改变了从开始就以运动技术体系为目标,每个教材内容都为运动技术的发展打基础的写法,而是以学生为本,选择以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和游戏。教材内容强调学生的兴趣,并能有效地落实小学体育的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游戏为主,分为基本活动和游戏。在基本活动中有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也大都以游戏作为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其中包括:基本活动:排队活动、基本体操(徒手的和使用轻器械的)、走、跑、跳跃、投掷、攀爬、跳绳、踢毽子、滚翻、韵律活动(包括简易舞蹈)、自我表现活动等。游戏:奔跑游戏(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游戏(各种跳跃等)、投掷游戏(各种挥动、抛掷等)和小球类游戏等。这些内容强调“活动”,所有教材内容均以示例性为主,教师都可以自行选择和组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四、教学措施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学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多采用情景法主题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乐于其中。

  注意事项:

  1、年龄普遍较小,多采用游戏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65752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