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独立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福建省独立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

独立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近几年,福建省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民办高等院校、独立学院也不例外。根据福建省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省共有9所独立学院,拥有教职工8046人,其中专任老师5923人。从各独立学院具体情况来看,其师资构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母体学校对应专业派出的教师,二是外聘教师,三是由独立学院招聘的自有教师。这三个部分教师当中,外聘教师和母体学校派出的教师占有一定比例,有的独立学院甚至超过一半。但从年龄构成来看,这些教师基本上是80后,他们由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走上高校教学岗位,缺少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专业实践能力不足,实践教学能力难以满足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M学院为例,2014年,该学院拥有教师564人,但“双师型”教师和拥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教师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为低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严重影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由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对基础理论讲解,内容较为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更无法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提升独立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独立学院健康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福建省独立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原因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所在,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更是依赖于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从福建省独立学院发展具体情况来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学院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从福建省首批独立学院创办至今,独立学院的发展已经经历了15个年头,其发展从最初的注重规模扩张,提升办学的经济效益,转变为目前的注重内涵建设,提升办学的社会效益。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省内独立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办学的社会效益的关键。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依赖于独立学院对其培训经费的投入。从目前来看,福建省内独立学院对于实践教学能力缺乏的教师并没有提供全面的培训,同时对实践教学能力培训经费支出方面也少的可怜,费用支出一般限于外出培训的.往返路费,其它费用自理。而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培训则不同,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培训一般包括外出访问学者、网络课程培训、学历提升等方面,这些培训经费支出相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更有保障,其做法是外出访问学者、网络课程培训的费用全额报销,学历提升方面报销费用在40%-50%之间。这种做法使教师自身容易忽视实践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

  (二)独立学院教师应聘条件设置不合理

  独立学院教师应聘条件设置不合理是导致其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福建省独立学院成立至今,时间较短。在独立学院成立之初,由于注重规模扩张,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各独立学院纷纷增加教师招聘数量,但在教师应聘条件设置方面,与研究型大学并无多大本质区别,只是门槛低而已。省内重点大学在教师应聘方面设置的条件一般是注重学历、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等,而独立学院注重的是学历。独立学院对应聘教师的条件要求一般是重点大学毕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拥有学校教学经验者优先等。这些应聘条件设置忽视了教师在企业工作岗位上的经历,忽视了其自身专业实践经历。这种强调学历、强调教学经验的应聘条件设置,导致招聘了大量理论教学型教师,拥有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强的人才被挡在学院之外,最终导致独立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独立学院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独立学院是我国公立高等院校与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办学的,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缴纳的学费,性经费支持极为有限。为维持独立学院日常运作,成本控制成为其整个学院管理工作的重点。教师成本支出就成为管理者考虑的首要因素。也正因为如此,独立学院教师相对于公立高校,外聘教师所占比例较高。同时,省内独立学院自有师资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在省内公立高校,教师平均周学时基本在4-6学时之间,而独立学院教师平均周学时则基本在12-14学时,个别独立学院甚至达到20学时。这使得教师每天只能从事课堂理论教学任务,根本无法外出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也无精力参加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此外,个别独立学院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任务之外坐班,导致教师自由支配时间进一步减少,根本无力去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四)教师考核制度不合理

  教师考核制度是影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福建省内独立学院对教师考核并没有与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对教师的考核更多的是照搬母体学校的考核制度,而且还对其制度作过滤处理。母体学校的教师考核相对较为完善,考核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以及外出进修、企业实践等方面,各方面权重较为合理,同时规定教师职称评定与企业实践经历、外出访学经历等挂钩。而独立学院的考核主要是教师每年应当完成的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和外出进修所占比例非常小,企业实践则被忽视,职称评定主要依据是是否完成学院规定的教学量,以及一定数量科研论文,并不考虑企业实践经历等方面。这种考核制度实际上是引导教师重视自身教学任务的完成,尤其是理论教学任务完成,在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完成所需要数量的科研论文,并不能引导教师去提升自己实践教学能力。

  (五)独立学院缺乏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平台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升独立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需要建立完善的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平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平台包括实训室、实验室、在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等,同时还应当建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管理机构。从福建省独立学院具体情况来看,其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平台普遍缺失。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主要依托母体学校的实训室、实验室等,而母体学校由于受高校扩招影响,学生规模急剧增加,任务繁重,无法优先满足独立学院实践教学要求,而独立学院自身的实训室、实验室等建设严重滞后。同时,在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工作未受到重视,导致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此外,也没有完善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管理机构。由此可见,建立健全独立学院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平台迫在眉睫。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92803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