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六篇(6)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重点

  综上所述,目前信息化背景下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应完成如下几点:

  1.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调整,使农村职校的学生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能很好地实现与高校专业课的无暇衔接和适应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教师应多到高校和企业学习,针对专业课程制定出有效的专业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并制作出各科目的课件、微课或摩课等上传到名师空间。

  2.根据专业课程的要求做好实验室的有效调整,使计算机专业的实验室符合平面设计、计算机组装、网络建设和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并搞好与企业项目的实验室共建,使农村职校的计算机专业适应现代发展的要求。

  3.作为农村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应创建好开放性教学资源,在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中应充分地利用好计算机网络平台、实验室和讲台。讲台上的理论教学教师应注重教师的引领作用,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实现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的教学方式;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教师应做好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分解和引导作用,课前教师做好技能实训的任务分解和能力训练的安排,课堂上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和加强辅助;课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本科目的重点、难点利用微课和摩课的方式放置于网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使网络平台成为学生和教师的课外交流的重要工具。

  4.学校应制定好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的培训计划,使每位计算机专业教师拥有适应现代化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基本能力,并使一部分骨干专业教师拥有比较高的计算机专业素养,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起到领跑的作用。总之,农村职校还比较落后,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还有很多,在现代信息化的背景之下我们要有效地利用好网络平台不断学习,有效地做好自身的能力建设,紧追发达城市的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1(10)

  [2]杨喜.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技能型”课程体系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3]邹则宏.提高中职技能实训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

第五篇:高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

摘要目前,与数据库技术相关的课程已经被我国许多高校摆在了课堂上,很多计算机专业以及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会上与之相关的课程,其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就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在高校中,课程理论以及实践的结合是众多高校强调的重点,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操作数据库的能力。本文根据近些年来高校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设定,讨论如何制定教学大纲、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希望为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教学提供宝贵的意见。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0引言

  最近十多年来,我国高校连续不断地在探索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新的教学机制与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与一般的高职院校相比,本科院校的改革与创新做得更加活跃、更加到位。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就是数据库技术,它是计算机科学的立足之本,所以,当前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知识以及专业核心知识就是数据库原理以及它的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学习该知识时,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但是,目前很多高校老师还在用传统的本科教学方式、方法以及相关教材来教授学生们相关知识,这就使得很多同学存在对该课程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无法掌握其精髓所在。本文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做了分析,并且找到了一些原因,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教学改革意见。应用型人才是目前社会上所需求的,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大势所趋,以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应用为目标,在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知识方面上,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的教学方式应该被研究,从而获得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是势在必行的。[1-2]

1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现状

  在当前,一些教育观念的误区存在于我国高等学校中。我们最初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厚基础、宽口径”的有用之才,逐渐地我们将此目标理解成对学生强加灌输知识。上课前,高校教师都会经过认真的备课准备,上课时,教师在仔细的讲解知识点,学生们只能被动地作笔记、所记的内容就是考试的内容,这就会让学生们对待知识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所以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专业素质不高,而且也不具备足够的沟通协调能力。高校所教授的知识与社会需求已经脱离,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内容已经完全脱节,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指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现在很多教育学家以及一些相关专业的学者已经认识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并不在于课堂教学,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学生自己自主地、探索性的去学习知识,带有创新性以及批判性地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学会在实践中去运用它们,而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并没有建立这种机制,在国外的很多高校中,已经开设了专门的相关机构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理论知识,达到自我成才的目的。[3]目前我国高校存在学习效果的评估方法不科学的现象。在我国高校中,评价一个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仅仅依靠期末考试的成绩,这样的评估方法非常单一,而且并没有实际意义。这种评估制度造成了学生只会在期末考试前进行紧张的学习,而平时大部分的时间并没有被充分地利用。在未来踏上工作岗位后,学生就会发现期末考试成绩与未来的职业成就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对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这种专业性知识非常强的学科,我们高校的现状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大部分时间都在讲数据库原理作为重点,这就造成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缺乏主观能动性;教师所讲的内容已经与社会实践完全脱节,学生会感觉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并没有什么用处,在上机课时,学生会发现自己无事可做,这就使得学生不会将所学知识与实践进行融会贯通,学生在课上学习的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课后得不到练习以及巩固。当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全部教授完毕之后,学生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独立进行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所以对该门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192824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