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试论职业能力培养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途径

  (一)建立健全基地体制机制

  首先要按照企业实际进行改造和布置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配备符合培养目标的常规机械和先进设备,并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运作。要根据各个院校专业特点,设立基于操作型的实训基地、产品生产型实训基地、技术研发型实训基地和营销服务型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实训,能够体验企业的工作环境,培养企业意识[1]。充分发挥基地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功效,更快更好地促使学生完成由在校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其次,要处理好实训与生产、学生与工人的关系。实训是属于教学的范畴,是教育的环节;生产是一种生产经营行为。学生的生产是为了学习,工人的生产是为了获得劳动报酬。这些都是有着质的区别的。再次,要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突破课程的旧有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调整,引入企业的实际生产题目、教师的科研题目,尽量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相联系。在教学举例、习题、实训等方面尽量取材于企业实际生产的模具零部件。采用项目教学法,零部件、图纸以及工程技术资料均来源于企业,让学生体验到企业生产一线的真实情境。同时结合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模具设计制造大赛等技能比赛,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校内实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主动性学习的风气,掌握实践动手能力,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习的兴致大增。同时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培养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毕业的学生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职业能力得到认同,必将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二)配齐配强实训教师队伍

  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保障。实训基地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与求职就业信息的提供者,又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引路人,既具有教师素质的共性特征,同时又有实训基地教师的个性特征,应该注重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潜移默化地贯串于整个训练教学过程中[2]。因此,建立专业知识扎实、技术应用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全程职业指导能力的师资队伍十分重要。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校企合作,共同来培养。教师队伍从教师骨干、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师及岗位骨干中进行筛选。学校选择专业基础扎实,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理论教学任务,实训指导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要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形式灵活的思想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教师骨干侧重于企业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并鼓励考取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企业人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的培训,同时积极获取“教师资格证书”。构建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同时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三)合理合适调控实践任务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时间,是有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应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规律与特点,灵活地安排实习实训的时间。例如需要合理分析合作企业生产任务在一年中的分布规律,然后尽量将实践教学安排在任务相对比较轻松的时期,以减轻教学对企业生产任务产生的影响,同时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应尽量早些将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安排以书面的形式递交给企业,以便企业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将这些实践教学任务完成。

  (四)建成建好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好质量评价体系,是监控和检验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手段。要与行业企业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职业资格要求、岗位要求、学校标准相互协调的质量标准体系,并由此建立起质量管理制度、作业文件和考核办法。学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学生职业能力的质量保障及监控。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将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通过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认证,使学生“就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顶岗”,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3]。坚持以国家职业标准、骨干行业与企业标准、国家与省的职业技能大赛等标准为依据,推行由职业资格标准、岗位要求、学校标准所组成的三方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现有的成熟技术,而且还要考察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采取学生学习过程表现与成果相结合的全方位学生评价与考核方式,并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比如工具钳工、数控车(铣)工、CAD/CAM软件应用中级等等折算成相应学分,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上,有力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五)强化优化安全法律保障

  要明确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安全管理人,院系、教师和学生要签订相应的安全责任书,教师对所指导的学生要进行有效的岗前培训、安全教育,及时排查所用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应该给学生办理相应的安全保险,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演练,确保发生意外能妥善及时地得到处理。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具体的、有效的、系统的研究。通过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解决当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索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规范基地建设管理的整个过程,提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的效率和效益,才能充分利用基地的生产条件和职业氛围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试论职业能力培养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论文】相关文章:

1.试论专业课实训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论文

2.中职学生能力培养的职业素养分析论文

3.职业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论文

4.医院政工干部能力培养的论文

5.语文语感能力培养的论文

6.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教育论文

7.生产性实训总结

8.试论《观赏植物学》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027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