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冀商与职业教育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武百祥指出工人自身方面主要存在三种缺欠:知识缺乏,技巧不足,思想差缪[6]。因此,关于人才培养过程,武百祥在《劳资冲突之我见》中在简述办理工厂之现况时提及。现将涉及教育方面呈现如下[7]:

  教育:每周学徒入教育班读书三小时。(现有十六班,共六百五十人),教育班分两种:一种是专门的,分科教授。普通教授,是平民书信,公民常识,三民主义等。专门教材,针织科有纺织学、算术。木工科有绘图,算术。缝纫科有图案等。休息场游戏二小时。

  集会:每礼拜六晚七时例会,智育演说(请人演说),礼拜日早八时歌咏会(学习诗歌),早九时朝会(训育部主办),下午一时齐赴礼拜堂听讲,礼拜日晚七时德育演说(宗教演说),每次晚会有电影助兴。

  训育部:管理工徒,灌输智识等。

  青年会:经理集汇书报教育并德智体群四育。

  武百祥先进的商业革新精神以及注重人才培养、善于利用人才优势做法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有很多启发。他十分注重对学徒的各方面教育,有分科知识的教授,即专门性质,也有普通知识的教育。同时,还强调学徒德智体群四育的发展。当前,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一种教育类型,尤其应注重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用人有着紧密关系。相对于普通、简单多重复的劳动,企业更愿意招一些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经过一定培训合格的服务型人才。为此,职业教育应注重人才培养,避免技能人才短缺现象成为常态,缩小企业用工与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差距,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用人的对接,真正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

  (二)丰富职工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武百祥不仅注重人才的培养,而且还非常重视职工的福利待遇。武百祥认为没有素质好的工人,工厂很难搞好[8]。所以,为了工人的知识和素质修养得到提高和升华,他提供了很多有利有益的举措。在同记,为商店店员和工厂工人提供宿舍;为了使员工看病方便,在同记设有医院,并实行免费医疗;除此之外,还设有浴室、理发室等生活保障设施;为了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在工厂设立了俱乐部、图书馆、游戏室等设施;为了使员工得到更好的身体锻炼,还设有体育场、运动场等。这既为员工提供了方便,也使得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种种上述举措,表明一个企业强大发展的背后,不单需要职工过硬的专业技能,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也是一项必要的因素。这与其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紧密相关。在当前经济转型关键时期以及互联网+时代下,职业教育更应面向大众,尽可能使更多工人、农民及待业青年接受职业教育,增强企业、乡村技术技能积蓄,提高从业人员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关注职工教育,重视企业文化氛围

  为了提高工人素质以及受教育水平,武百祥将同记工厂内部组织分为厂务部和训育部。其中厂务部下设各个科室及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管理;训育部下设职工青年会,由6个部组成。即:德育部、智育部、体育部、群育部、艺术部、妇女部。职工青年会是由工厂训育部直接领导,具体组织形式如下图[9]:

  图1 训育部组织机构

  职工青年会所组成的组织机构,在活动目标方面清晰明确;活动内容详实,既有促进职工专业方面的活动,又有文化常识性活动等,如工业研究、工业演讲、工人教育班、主日学等。活动形式多元,如厂事讨论会、常识演讲、歌咏会、游戏室等,注重研究、讨论、演讲、娱乐、运动于一体;人员配备恰当合理,不同活动有相应的岗位人员负责,设有会员、教员、主任、指导员、值日员等。生活保障齐全,设有养病院、浴所、膳堂、宿舍。该组织机构全面完善,岗位责任落实到人,极大的促进职工发展。

  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既对职工进行了生产技术教育和文化教育,又使得职工的精神能力改进有一定益处。武百祥在《五十年自述》中对学徒施行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这样写道:“没读过书的学徒们,到现在不但能唱诗、能看书、能写信,而且每星期还能出一张‘工人周报’[10]。”武百祥还对领袖和店员在学问方面进行了特别要求。他在《大罗新政策》中写道:“商业上的教育,固是商人的利器,然而要仅受学校的教育,有书本上的学问,而无切实的经验,必难得其实用……要想在商业界占一位置,除此常识之外,更需要有特别的学问,非是从书本中可以找到的,也不是印板式的,代代相传的,乃是由于苦心经历积渐而得的经验”[11]。对于店员来说,他指出“一般普通店员,其受学校教育不过二、三年,或四、五年,如欲使其成为优秀的店员,当然还需要一番训练[12]。”主要通过课本讲授加之经验训练。可见,在那时商业职业教育就十分重视实践经验的锻炼。此外,当时武百祥也很重视企业的文化气氛,花文化名人为“同记”特别店员,旨在更好地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那时武百祥对于员工在商业教育上要达到的要求,对于如今的职业教育来说仍然适用。职业教育旨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在课程方面,把握好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一方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另一方面,特别强调实践锻炼,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活动方面,多组织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

  (四)创办学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武百祥因自身只在家乡私塾里读过四年书,深切感受到没有文化之苦,因此他为了让更多下一代免受其苦,在家乡乐亭及哈尔滨创办了学校。在1912年,在家乡乐亭县创建了赵滩小学。1918年,与人共同筹款筹建了“东华商校”(后改为东华中学,后改为哈二中现址),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新知识的'商业专业人才。因为在当时,大部分商界领袖是没有受过商业知识训练的,不能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1928年,他与赵禅唐共同筹资,创建了百善学校,这一学校在当时成为乐亭县最好的学校,聘请好的老师,创建优质的硬件设施、环境,让孩子们接受最好的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各级各类的人才。其中,学习好的可以继续升入中学、大学进行深造,即使没有继续升学的,也可以依托良好的文化基础,积极投身于农业生产、商品流通、企业经营等各个领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036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