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研论文:论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活动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新的世纪,中国在腾飞,经济领域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当人们更关注新的机遇和挑战时,我国也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进入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阶段。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如何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如何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实在每一堂课,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我觉得

教研论文:论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活动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很明确,它对学生的培养方向立足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教育价值观的根本转向。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教师角色定位,要重新审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师定位,以前教师一统课堂,我说了算的专制教学已经落伍,已远远的与时代脱沟,学生再也不是收音机,再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因此,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惯习的改革被提到教师的案头上来,尤其是师生关系如何优化,更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现实的挑战,总是超乎现存理论的。”(北师大陈孝彬教授)创新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它要求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要从教育上提高人的素质。我国领导人曾多次重申: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然而,面对市场经济,时常有老师抱怨物质待遇低下,而作为学生、家长、领导又常常对部分教师教学水平低下深感困惑。我想,这对矛盾应该是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重点工程之一。如果我们站在客观的立场分析,不难发现:长期以来的社会氛围,乃至于教学观念,都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行为,从而制约了教师水平的提高,所以,我认为有必要深刻认识创新教育提出的要求。

  一、教育要改革,思想必先变。

  教师职业的连续性、广延性的特点启示我们:教师要互相团结,搞好合作,要有合力,才能创造奇迹。教育产业化也显示教师的工作是个体劳动,集体成果。韩守宏的《“效应”种种话教育》(《福建教育》2002第一期)中的“短板效应”值得我们深思:一个学生,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他能成多大才不是决定于一、二个科目好,而是主要取决于他最薄弱的环节。这或许是智力因素,或许是非智力因素,也可能是弱科的牵制,或不良学习方法的影响。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组配套教师,能否帮助学生找准并补长那根“短板”,全看教师是否通力合作,“因材施教”了。所以,教师应注意总结,善于总结,要深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多从自己从学科特点找差距,从学生实际出发想方设法扭转乾坤。经验主义、机会主义都不适应新一轮教学竞争。一个不会挖掘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弘扬自己个性的老师,最终会丧失自己的魅力,“泯然于众人”,这是当教师的最大的悲哀。

  把国际教育理论、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我国对于素质教育的现行研究情况结合起来看,教师如何深刻理解和了解学生,变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策略为教师遵循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策略以及如何做好师生互动、知识共享等几个方面,教育理论界提出了必须坚持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课堂中应强调师生的“双主体”地位,即重视教师的导,更要重视学生学的能动性。没有人的社会是不完整的社会,没有学生的课堂,那又是什么呢?因此,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眼中有人”、“胸中有法”、“脑中有纲”,对自己的学生要了如指掌,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理解他们的感受,把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下学到知识,发展能力。

 二、认识教师的职与责,因应时代要求。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师德核心问题。“以教学为中心”就是要抓好教学工作,而教学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为主,提高效率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谁诠释好45分钟,谁就抢到课堂教学制高点。不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对考试,课堂都是关键。我们应该明确:教学是门艺术,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既要有威慑力又要有亲和力,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才能真正地把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

  特别是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语文科不是挣分见效快的学科,在应试教育中不能拉开升学考试的实际性档次,而理科学生可以饶有兴趣地做习题,研究解法,因而理科所占的时间自然而然地多了,语文却不知不觉地被打入“冷宫”。所以,语文要扎根在平时,扎实于每一堂课,由点及面,辐射开去,借理科解题中常用的扩散性思维,由此及彼,培养学生学论文的兴趣。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的意识,切不可为教课文而教语文。语文教师要真正意识并影响我们的学生认识语文的价值,要上升到一定高度看语文,从而重塑“基础学科”的形象。

  那么,语文教什么?建瓯一中张守田老师认为:课文只是语文科综合例题或习题。他把课文分为两个内容系统——语言训练课和听说读写方法训练课。我认为,这很有借鉴意义。至少他坚定地认为语感的培养应是语文老师紧抓不放的基础点。那么情感教学不仅是其他学科不可或缺,更是语文课堂的主心骨。

  近几年,有不少教师一直为一部分学生理科很不错,文科却没多大长进深感困惑,甚而出现初中生作文水平停留在小学,高中生作文只有初中水平。这个现象跟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多寡不无关系。随着现代传媒的急剧发展,有些人的阅读时间被冲击了。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河奇老师也曾告诫——少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试想: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毕业之间,在繁多的课业负担之下,学生能阅读课外书的时间有几何?语文教师若不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借鉴,以“大语文”的观念拯救失落的“语文”,那么语文要打翻身仗谈何容易?!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204711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